颶風巴德(英語:Hurricane Bud)是2006年太平洋颶風季形成的第2場獲得命名的熱帶氣旋,也是首場颶風和大型颶風。系統源於7月上旬進入東太平洋的一股東風波,於7月10日在下加利福尼亞州最南端以南海域發展成熱帶低氣壓。不久後,氣旋升級成熱帶風暴,並且很快就開始發展出風眼。巴德開始快速增強,於7月11日升級成颶風,並於7月13日達到最高強度,在薩菲爾-辛普森颶風等級下達到三級颶風標準。
由於行經洋面水溫降低,外部環境趨於不利,巴德迅速減弱,到7月15日便降級成熱帶低氣壓。系統中的對流繼續減少,最終在7月16日消散。這場風暴自始至終遠離陸地,所以在熱帶氣旋階段沒有造成任何已知的影響,只有最終的風暴殘留給夏威夷州帶去少量降水。
氣象歷史
2006年6月27日,一股東風波離開非洲西海岸向西移動,穿越大西洋後於7月7日進入東太平洋,在曼薩尼約以南約1010公里海域催生出低氣壓區。次日,系統內的對流組織有所改善,引起氣象機構的進一步關注。7月11日清晨,美國國家颶風中心將低氣壓區歸類為熱帶低氣壓。受墨西哥北部上空向西延伸的中層副熱帶高壓脊產生的轉向氣流影響,氣旋存在期間始終保持朝西北偏西方向移動。[1]
熱帶低氣壓北面起初有另一個小規模上層低氣壓系統存在,產生的北向風切變和乾燥空氣令熱帶低氣壓的雷暴活動發展受阻。但系統成為熱帶低氣壓後,北面的天氣系統減弱,風切變也隨之消減。[2]由於所處洋面水溫較高,氣旋於協調世界時7月11日早上6點升級成熱帶風暴並獲名「巴德」(Bud)。風暴接下來由於外界環境更加有利而迅速增強,[1]表現出組織嚴密的帶狀格局,此前裸露在外的環流中心也被對流包裹起來[3]。UTC7月12日凌晨0點,巴德發展出風眼並升級成颶風[1]。中心周圍的對流得以深化,風眼牆東南部的雷暴活動爆發導致衛星圖像上的風眼變得模糊不清。各象限的外流井井有條,但因同熱帶風暴阿萊塔的相互影響,大部分外流還是限制在東部半圓內。[4]7月12日晚,巴德的強度在薩菲爾-辛普森颶風等級下達到二級颶風標準[1]。
7月13日清晨,風暴達到三級颶風強度,成為本季首場大型颶風[1]。其風眼直徑約為37公里,周圍由完整的環狀深層對流圍繞,組織結構層次分明。氣旋的規模較小,風場範圍同期有一定程度收縮。[5]UTC當天早上6點,颶風達到風力時速205公里,最低氣壓953毫巴(百帕,28.14英寸汞柱)的最高強度。接下來,巴德因行經洋面水溫降低,大氣環境趨於穩定而開始快速弱化,[1]於UTC當天下午18點減弱成二級颶風。風眼變得模糊,核心對流雲頂開始回暖[6]。7月14日清晨,風暴強度已低於颶風標準,並在這天失去大部分對流[1]。除水溫降低、外界大氣環境不利外,東南向風切變也令氣旋進一步弱化。到了這天晚上,巴德只有中心以北尚有少量雷暴活動留存。[7]7月15日,風暴降級成熱帶低氣壓,再於次日退化成殘留低氣壓,最終於7月17日在夏威夷州東北偏東方向約1210公里海域的下層東向季風帶中消散[1]。
影響
颶風巴德存在期間始終遠離陸地,在熱帶氣旋階段沒有構成任何已知影響,也沒有引發任何熱帶氣旋警告[1]。不過,風暴消散兩天後,其殘留給夏威夷群島帶去了少量降水[8]。
參見
參考資料
外部連結
Wikiwand in your browser!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Every time you click a link to Wikipedia, Wiktionary or Wikiquote in your browser's search results, it will show the modern Wikiwand interface.
Wikiwand extension is a five stars, simple, with minimum permission required to keep your browsing private, safe and transpar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