廿四史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Remove ads
廿四史,中國古代各朝撰寫個廿四部史書個總稱。儕是歷來納為正統個史書,個咾又稱「正史」。
Remove ads
歷史名稱
三史
四史
「三史」加上《三國志》,稱為「前四史」。
十史、十三史
唐代,記載三國至隋朝十隻王朝個史書(《三國志》、《晉書》、《宋書》、《南齊書》、《梁書》、《陳書》、《魏書》、《北齊書》、《周書》、《隋書》)合稱「十史」。
據《舊唐書·經籍志上》,十史搭《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史合稱「十三代史」。
十七史
到著宋代,來拉「十三史」個基礎上,加入《南史》、《北史》、《新唐書》、《新五代史》,形成「十七史」。
廿一史
明朝萬曆年間,國子監刊行個正史來拉宋代「十七史」之上,增加《宋史》、《遼史》、《金史》、《元史》四部史書,合稱「二十一史」。
廿二史、廿三史、廿四史
清朝乾隆初年,刊行《明史》,加先前各史,總名「二十二史」。後首增加《舊唐書》,成為「二十三史」。又從《永樂大典》裏輯錄出《舊五代史》。乾隆四年(1739年),經乾隆帝欽定,合稱「二十四史」。並刊「武英殿本」。
廿五史、廿六史
因《元史》撰寫之內容實為缺漏,外加用字離疏,柯劭忞於民國六年(1917年)召編《新元史》,民國九年(1920年)脫稿,民國十年(1921年)大總統徐世昌下令將《新元史》列入「正史」,與「二十四史」合稱「二十五史」。而多數地方沒拿渠列進來,反而拿趙爾巽咾啥編寫個《清史稿》列進來。或者拿兩部史書儕列入正史,合稱「二十六史」。
Remove ad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