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武烈帝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Remove ads

夏世祖武烈皇帝,姓赫連,諱勃勃,字屈孑[],本姓劉,匈奴鐵弗部人,南單于之裔也。父衛辰,為鐵弗之酋,受前秦封,為西單于,督攝河西諸部。

Quick facts 夏武烈帝, 年號 ...

苻氏之亂,中原板蕩,道武帝拓跋珪興兵討衛辰,衛辰敗歿,部眾離散。勃勃亡奔叱干部,酋帥太悉伏初納之。未幾,魏帝索勃勃甚急,悉伏懼,執送于魏。勃勃宗人營救,得脫,遂奔後秦,匿於部酋沒弈于所。弈于以其壯貌,乃以女妻之。勃勃身長八尺五寸,腰帶十圍,風儀魁偉,性辯慧[]後秦文桓帝姚興見而奇之,甚加禮敬,拜驍騎將軍,使監雜虜。

及秦、魏通好,勃勃潛懷怨望。東晉義熙三年丁未,暨西元四〇七年,於高平川襲殺岳父弈于,盡併其眾[]。自以夏后氏之苗裔,建國號曰「大夏」,自立為天王、大單于,紀元龍昇,署置百官。

龍昇七年癸丑,暨四一三年,始姓赫連氏,言其徽赫與天相連[]。其性兇悍,嗜殺戮,然雄略過人,善用奇兵。屢引游騎侵擾秦疆,關中為之騷動。

義熙十三年丁巳,暨四一七年,晉太尉劉裕帥師伐秦,陷長安。明年,裕東還,留子劉義真鎮之。勃勃聞關中空虛,乃率眾南向。時長安守備渙散,遂為所據。冬十一月,勃勃僭即皇帝位於灞上,改元昌武[]。尋還都統萬城,留太子等鎮長安。

初,以叱干阿利為將作大匠,發夷夏十萬人築統萬城。勃勃自言:「朕方統一天下,君臨萬邦,可以統萬為名。」其城蒸土為之,工役嚴酷,錐入寸餘,輒殺作者而實之。[]城成,宮殿壯麗,乃勒石城南,以頌功德。

真興七年八月,疾篤,崩于永安宮。太子昌嗣位,諡曰武烈皇帝,廟號世祖。昌發二百里內二萬五千民,於統萬西十五里鑿嘉平陵以葬[][][][一〇]。其制度極侈,陵上起殿堂,擬統萬宮室,飾以珠玉金寶。既成,焚之,以送父靈。

Remove ads

家屬

  • 父:夏太祖桓皇帝 劉衛辰
  • 母:桓文皇后 苻氏
  • 后妃
    • 皇后 梁氏
    • 夫人 沒弈于之女
  • 子女
    • 子:太子 ,後為倫所害。
    • 子:陽平公 延
    • 子:太原公 ,後嗣位。
    • 子:酒泉公 倫
    • 子:平原公 ,後嗣位。
    • 子:河南公 滿
    • 子:中山公 安
    • 子:助興
    • 子:謂以代
    • 子:上谷公 社干
    • 子:廣陽公 度洛孤
    • 子:丹陽公 烏視拔
    • 子:武陵公 禿骨
    • 女:赫連皇后,適魏太武帝拓跋燾。
    • 女:二人,皆為魏太武帝之昭儀。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