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維爾·張伯倫

二戰初英國首相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內維爾·張伯倫
Remove ads

內維爾·張伯倫 英文 Arthur Neville Chamberlain英吉利人,殖民地相約瑟夫次子也[]西元一八六九年三月十八日,誕於伯明翰

Thumb
張伯倫首相之像

生平

Thumb
張伯倫赴慕尼黑會議

張氏聰悟,好花鳥,工音律,登梅森學院習冶金諸術。一九一一年,以金屬廠經理入選伯明翰市議員。一九一五年,授伯明翰市長。明年,兼國家服務總監。及內閣以募勞工不利詰之,疏辭。首相勞合喬治以張氏孚望玩忽,厭甚,遂弗用。一九一八年,復選充下議院議員。保守黨既秉政,起為郵政總局局長,累擢衛生、財政部大臣。時張氏兄奧斯汀掌外交部,張氏亦附於黨魁鮑德溫,乃與聞機務,權浸盛。一九三七年,鮑德溫乞骸骨;五月,英王詔拜內閣總理大臣,兼領保守黨魁首[]。會張氏當國,推心任舊侶哈利法克斯子爵等,內外事詣閣親裁。又請改租稅、慎刑罰、勵實業、寬恤勞工,皆諮議而行。張氏以海內蕭條,從容視民疾苦,卒定工廠、居宅、體育及薪假諸律例;復請撫租戶,察衛福,廣興互市,濟農賈災傷與虧額者,輿論號為治平。

Thumb
張伯倫署《慕尼黑協定》還

當此時,歐洲戰勢紛囂,元首希特勒欲入寇捷克,逼割蘇台德畀之。議員邱吉爾艾登艾德禮等皆請援捷克,而張氏主調停,論戰不足禦[]一九三八年九月,張氏出使德國,偕總理達拉第首相墨索里尼等與希特勒媾和於慕尼黑。自是德人焰日熾,而歐洲諸小邦皆畏甚,綏靖風氣為之一振[]明年三月,希特勒進師收捷克全土[],置其地內屬。張氏聞希氏背盟,益惶怒,乃遣使蒞法國及波蘭訂盟約,議練精兵備戰守。九月,希特勒遽縱兵掠取波蘭,張氏至議院,請與德人宣戰,大戰遂起[]。英法聯軍戰不利,德人盡陷波蘭、丹麥挪威;俄頃,復謀攻、法諸國。議院彈章訐奏百十入,斥誤國,張氏極陳其戰守策可恃,弗聽。一九四零年五月,張氏求退,疏薦以外相哈利法克斯組閣;及哈氏固讓,張氏始薦邱吉爾代己為首相。尋遷樞密院議長,參預閣事。十月,稱疾歸第。十一月九日,卒於漢普郡,年七十有一,葬西敏寺

Remove ads

考據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