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啟超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梁啟超
Remove ads

梁啟超,字卓如廣州新會人。

Thumb
梁啟超像

生平

父寶瑛,中秀才,以經學教授鄉里。生於同治十二年二月廿三日。少穎敏,南海康有為奇其才,乃從有為辦強學會,倡言變法。光緒廿一年馬關約成,啟超從有為入京,集各省舉人公車上書請拒約、遷都、練兵事,德宗嘉之。廿四年,德宗銳意行新政,詔求通變才,啟超及譚嗣同林旭劉光第等請定國是,言事數見效。頃之,太后復訓政,諸言新政者皆予膺懲,嗣同等俱下獄棄市。啟超旋與有為走脫,流寓日本[]。未幾,亦輾轉泰西各國,倡以保皇立憲,設會辦報,由是亡命十餘年焉。

民國元年,黨禁開,啟超始謀歸國。十一月,抵京師總統袁世凱頗優遇之。二年,啟超會同黎元洪湯化龍熊希齡等立進步黨於京,元洪為理事長,啟超等為理事。七月,希齡授國務總理,招啟超入閣授司法總長。明年二月,疏辭,遷幣制局總裁,尋休致。及歐戰起,啟超知中立不足禦侮,頗遊說政府,言參戰以圖自強,數歲而議成[]

Thumb
啟超像
Thumb
啟超與赴歐考察團

六年張勳復辟,啟超聞震忿,遂以參讚赴與國務總理段祺瑞誓師討勳。七月,勳避荷蘭使館,啟超從祺瑞軍入京,授財政總長。十一月,祺瑞以南征師潰謝政,啟超亦去位。八年,參戰各國議和巴黎。總統徐世昌既設外交委員會,以啟超與林長民蔣百里張君勱等往法國會辦外務。抵巴黎,俄而述作《世界大同與中國》,謂修約維權和平諸事。五月,學運起,啟超馳電紓解之。厥後居數年,啟超復立學社,以修德、辦學、鑒史、著述為務[]十五年,不豫。居三年,疾篤,一月十九日卒於協和醫院,年五十五。

Remove ads

著作

  • 《飲冰室文集》
  • 《變法通議》
  • 《中國史敘論》
  • 《新史學》
  • 《李鴻章傳》
  • 《清代學術概論》
  • 《中國文化史》
  • 《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
  • 《先秦政治思想史》
  • 《屈原研究》
  • 《情聖杜甫》

親族

啟超妻李氏,孕一子二女,曰思順、思成、思莊。姬侍王氏,孕四子二女,曰思永、思忠、思達、思懿、思寧。思禮。

排行名諱生母配偶
1梁思順李氏
2梁思成李氏林徽因
林洙
3梁思永王氏李福曼
4梁思忠王氏
5梁思莊李氏吳魯強
6梁思達王氏俞雪臻
7梁思懿王氏
8梁思寧王氏
9梁思禮王氏麥秀瓊

考據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