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統帝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宣統帝
Remove ads

溥儀耀之浩然帝也。穆宗承繼子、德宗兼祧子也,嫡母孝定景皇后葉赫那拉氏。本生考醇親王載灃,德宗弟也,本生妣幼蘭。光緒三十二年春正月十四誕於醇邸。

Quick facts 宣統帝, 年號 ...

三十四年冬十月壬申,德宗疾大漸,皇太后軍機議立儲君,眾諫以時值危難,當立長君,皇太后怒,乃命溥儀教養宮內。癸酉,德宗崩,奉皇太后懿旨入承大統,為嗣皇帝,嗣穆宗,以明年為宣統元年,兼承大行皇帝之祧。父載灃奉皇太后懿旨監國,為攝政王。軍國機務,中外章奏,悉取攝政王處分,稱詔行之,大事並請皇太后懿旨。複尊皇太后為太皇太后,是日,太皇太后亦崩。

其後政事多出攝政王。唯時革命黨起謀倡民主,廢帝制,國家多事。

三年十月,攝政王載灃奏皇太后隆裕,繳監國攝政王章,退歸籓邸。皇太后懿旨,晉世續徐世昌為太保,衛護皇帝。未幾,革命事竟。十一月,皇太后命召集臨時國會,以國體或共和或君憲事付公決。十二月,袁世凱奏與革命軍伍廷芳議,贊成共和。十二月廿五,以承皇太后懿旨,頒《退位詔書》,遜位,留皇帝名號,不問政事,退居養心殿臨時政府與立《清室優待條件》,凡三章十九條,計皇室優待條件八,皇族待遇條件四,滿、蒙、回、藏待遇條件七。故宮以乾清門為界,皇帝轄門北,國民政府領其南。

中華民國六年六月,張勳。七月一日,擁溥儀復辟。民益憤,乃於十二日退位。

十三年十一月五日,馮玉祥使鹿鐘麟擁兵闖紫禁,廢《清室優待條件》,更立新款五,迫溥儀離宮。乃遷故醇王邸,繼亡日本公使館。後避居天津張園靜園凡七年,靜觀世事。

二十一年,日本恃東北久矣,恐起世論,乃於三月一日迎溥儀至長春,為滿洲國執政,謀裂中國,建元大同二十三年,改號滿洲帝國,僭稱皇帝,改元康德。以鄭孝胥為國務院總理,後以張景惠繼之。然政事多出日人。

三十四年,日本敗降,滿洲國繼亡。溥儀為軍所俘,解往北地,彼國待之殊優。其間,嘗詣遠東國際軍事法庭,證日軍據華,挾其僭立事。

三十八年中共得國,以其為日寇傀儡,貶為戰犯一九五〇年解之歸國,羈哈爾濱撫順一九五九年末,國家主席劉少奇特赦之,位與庶民同。後中共委以政協委員

一九六七年十月十七日,崩。骨灰奉安於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一九九五年,妻李氏遷葬諸私塚華龍皇家陵園,在崇陵側。五娶皆無所出,以族子毓喦

今多稱廢帝遜帝,或以年號稱宣統帝。嘗為滿洲皇帝,故亦有稱康德帝者。

嘗口述家世生平,弟溥傑編成《我的前半生》行世。

Remove ads

宗室

  • 父 醇親王 載灃
  • 母 醇親王嫡福晉 幼蘭 蘇完瓜爾佳氏
  • 妻 皇后 婉容 郭布羅氏
  • 李淑賢
  • 妾 淑妃 文繡 鄂爾德特氏
  • 妾 明賢貴妃 玉齡 他他拉氏
  • 妾 福貴人 李玉琴
  • 嗣子 毓喦

清德宗
大清君主

滿洲國君主
聲音動靜,具錄於維基共享︰大清宣統皇帝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