篆刻
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Remove ads
篆刻
概略
刻篆書於石、是云『篆刻』。 篆書有小篆、大篆、金文、甲骨等。 差違所筆記時代也。 不可刻異時代篆書。譬如刻金文與小篆。 材石、木、金属。 凡使用石。壽山、青田、巴林等。 此中國之産。又産地浙江省、 福建省。 巴林所産内蒙古自治區 古來、篆刻用金。故可鋳造、唯所有王公官吏。 明朝時、或發見軟石。称『圖書石』。青田石之類也。今不出。 元以前、印泥以朱與水。朱以水滲、不可使細密印。 明時、某者発明新印泥。其以油、故可細密印。
以普及世間、文人愛好之。篆刻流行、出流派甚多。 清時、出登派、浙派。 又壽山石有『田黄』。 此稀、歴代皇帝愛好之。今時、此不可出。時在収輯之者。
著名者
呉昌碩、趙之謙、 何震、丁敬等。
素材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