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丁克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丁克家(1813年—1873年),讳碗来,字镇业,号纯良,本籍福建晋江陈棣乡[1]。是清代台湾知名商人及孝子,曾立有孝子坊[1][2]。其孝行事迹曾被拍摄成电视连续剧,且被收入吴延环编撰的《三十六孝》一书中[1][2]

生平

清道光五年(1925年),十三岁的丁克家与三兄丁克邦一起来台探望在台湾鹿港经商的父亲丁朴实,当时丁朴实已经六十三岁[1][2]。后来丁克邦返回福建,丁克家则继承父业留在鹿港经商,先是经营杂货买卖,后来开设船头行,以“协源”为商号,是鹿港泉郊成员之一[1][2]

丁克家相当重视后代的教育,聘请老师到家中教子[1][2]。其中六子丁寿泉登光绪六年(1880年)庚辰殿试第三甲第四十八名进士,特别知名[1][2]

同治十二年(1873年),丁克家逝世[1][2]

事迹与纪念

丁克家父亲丁朴实晚年中风全盲,丁克家在他身旁照顾[1][2]。而因为丁朴实喜欢听戏,于是丁克家白天经商,晚上则“夜引其父听戏”[1][2]。某日邻居家失火,丁克家欲背著父亲逃难,但大门外已是熊熊大火,丁克家不敢冒着大火逃出,而待在庭中[1][2]。不久火势被扑灭后,周边只有丁家独存,众人乃认为是丁克家的孝行感天,而能幸免于难[1][2]

光绪六年(1880年)彰化士绅蔡德芳等人将丁克家的孝行事迹上报,而后清廷下旨建坊,并让他入祀孝悌祠[1][2]。丁克家孝子坊为清代台湾旌建的五座孝子坊之一,但已经不存[1]

民国时期,华视在1979年播放《丁克家孝行》的连续剧[1][2]中华邮政在1982年发行的“中国民间故事邮票”邮票中的5元邮票“侍疾救父:清丁纯良”即是取材自丁克家的孝行事迹[1][2][3]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