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七子之歌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七子之歌》是闻一多于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的一组共七首新诗,题材分别包括清政府割让、租借给列强的七处土地:澳门香港台湾威海卫广州湾九龙旅大旅顺大连)。

事实速览 写作日期, 主题 ...

创作背景

因为清朝落后腐败,晚清皇帝昏庸无能而被列强侵略。闻一多在到美国留学时,各地的阅历令他在留学期间心感悲愤,终在1925年写下《七子之歌》组诗,以寄思国之情。诗人以拟人的手法将这七处“失地”比作远离母亲怀抱的七个孩子,用小孩子的口吻哭诉他们被迫离开母亲的襁褓,受尽异族欺凌,渴望重回母亲怀抱的强烈情感。

闻一多写作这组诗篇的时候正值在纽约艺术学院留学期间。他在美国生活将近三年,多次亲身体会到种族歧视的屈辱,他所看到和听到的一切都激发起他的不满。因此,在这段时间里,他创作了大量的诗篇,一方面怀念故乡,一方面抒发对帝国主义列强的诅咒。这组《七子之歌》就在这种背景下诞生了,写完《七子之歌》的第二天,闻一多就在写给好友梁实秋的信中将之称为“国家主义的呼声”。

“七子”取自《诗经》《邶风·凯风》:

邶有七子之母不安其室。七子自怨自艾,冀以回其母心。诗人作《凯风》以愍之。吾国自《尼布楚条约》迄旅大之租让,先后丧失之土地,失养于祖国,受虐于异类,臆其悲哀之情,盖有甚于《凯风》之七子,因择其中与中华关系最亲切者七地,为作歌各一章,以抒其孤苦亡告,眷怀祖国之哀忱,亦以励国人之奋斗云尔。国疆崩丧,积日既久,国人视之漠然。不见夫法兰西之ALSACE---LORRAINE耶?“精诚所至,金石能开。”诚如斯,中华“七子”之归来其在旦夕乎!

——《七子之歌》序
Remove ads

相关变迁

更多信息 地点, 变迁 ...
Remove ads

歌曲使用

李海鹰在1997年作曲、容韵琳领唱、中国中央电视台制作的大型电视纪录片《澳门岁月》主题曲亦使用此组诗——《七子之歌·澳门》[1]

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澳门部队新兵都要学唱《七子之歌》[2]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