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七字仔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七字仔,早期称为歌仔调,又称为七字调七字仔调,为歌仔戏最具代表性的曲调之一。每段四句,每句七字,遂得此名。在歌仔戏剧中的使用比率十分高,为最典型的曲调。[1]身骑白马走三关,改换素衣回中原,放下西凉没人管,思念三姐王宝钏。”这是歌仔戏剧目《薛平贵》的最著名唱词,即七字仔最典型的例子[2]

事实速览 汉字, 白话字 ...

此曲调由锦歌“四空仔”变化而来[3],宜兰地区将早期演唱的七字调称为“四空仔七字调”[4]。七字调伴奏使用乐器以壳仔弦为主,搭配笛子大广弦月琴[5]。基本结构为每段4句、每句7字,唱词结构为4字加3字形式。演唱者可于前述原则外,视表演需求加入虚字、衬字[6]。其中一、二、四句押韵,第三句可押可不押[7]

曲调变化

七字仔曲调可透过以下变化,产生多元的情感表现:

  • 速度调整:一般速度展现中性情感称作“中板七字调”[6]。快板速度展现急切、生气、愉悦情绪称作“快板七字调”[8],慢板呈现伤心、沮丧称作“慢板七字调”[9]
  • 音高调整:配合演唱者音域,或角色状态,可区别为七字高腔、中腔、低腔[3]
  • 结构变化:省去间奏称作“七字连”,仅唱前两句称作“七字仔上爿”,仅唱后两句称作“七字仔下爿”[10]
  • 唱奏调整:将伴奏过门予以填词演唱称作“七字连空奏”[11]。将局部唱词转为念白,形成半念半唱的方式称作“七字仔白”[12]。伴奏仅处理前奏、间奏、尾奏,但演唱时不伴奏称作“七字清板”[6]

参见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