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三三制战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三三制战术最早起源于抗日战争期间,成熟于第二次国共内战期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训练大纲中的一种步兵班“突击”战术。

战术原则
解放军排以班为单位分成三个梯队,一个班又分成了三个伍,每个战斗小组三人,以便相互接应。
三人战斗小组呈箭镞式进攻队形,每名士兵任务分工明确,进攻-掩护-支援。一个步兵班分三个小组,班长,副班长,还有一个小组长,各带一小组人行动。
行动时三名士兵组成一个战斗小组,两名士兵在前,组长在后, 呈三角阵型,三个战斗组组成一个战斗班,三个战斗班组成一个战斗群,进攻时呈“散兵线”队形展开。
战斗班展开时士兵根据组长或班长指令随时变换战斗队形,战斗群展开后用:口语、手语、军号、或无线电来传达战术指令,一个战斗群的正面宽度最高能展开到八百米左右。[1]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