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ading AI tools
17世纪前叶的一场欧洲战争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三十年战争(德语:Dreißigjähriger Krieg;1618年-1648年)是由神圣罗马帝国的内战演变而成的一场大规模欧洲战争。战争以波希米亚人反抗哈布斯堡家族统治为开始,最后以哈布斯堡家族战败并签订世界首个国际公约《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而告终。这场战争使各日耳曼邦国的人口损失约25-40%;路德城维滕贝格75%人口阵亡,波美拉尼亚65%的人口阵亡,西里西亚25%的人口阵亡,德意志各诸侯国男性有将近50%阵亡,包括平民有约800万人死亡。[16]在时间上相关的冲突包括于利希王位继承战争、八十年战争、曼托瓦王位继承战争、托尔斯腾森战争、法西战争和葡萄牙王政复辟战争。
三十年战争 | |||||||||
---|---|---|---|---|---|---|---|---|---|
欧洲宗教战争的一部分 | |||||||||
左上至右下 波西米亚人将帝国特使掷出窗外(1618年5月23日)、古斯塔夫·阿道夫在吕岑战死(1632年11月16日)、尼德兰的战舰出发前往泊地(1639年10月21日)、罗克鲁瓦战役中的西班牙大方阵(1643年5月19日) | |||||||||
| |||||||||
参战方 | |||||||||
反帝国同盟至1635年[注 1] | 帝国同盟至1635年[注 2] | ||||||||
1635年布拉格和约后 | 1635年布拉格和约后 | ||||||||
指挥官与领导者 | |||||||||
兵力 | |||||||||
最大实际人数[a] | 最大实际人数 | ||||||||
伤亡与损失 | |||||||||
战斗死亡:[c] 11万人在瑞典服役[11] 8万人在法国服役[12][d] 3万人在丹麦服役[12] 5万人其余国家[12] |
战斗死亡: 12万人在帝国服役[12] 未知在西班牙服役[e] 3万人在巴伐利亚服役[12] 3万人其余国家[12] | ||||||||
因病而死的军人:70万–135万[f] 平民死亡:350万–650万人[13] 总死亡: 450万–800万[14][15] |
直到20世纪,这场冲突才被视为16世纪宗教改革发起的德意志宗教斗争的一部分。1555年的奥格斯堡和约将神圣罗马帝国分为了新教和公教两个部分。和约规定宗教由当地君主决定,同时保障宗教自由与平等。但在接下来的50年中,新教在这些边界之外的扩张动摇了帝国权威。尽管宗教分歧是导致战争爆发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学者们普遍认为,其空前的范围和烈度都是由于奥地利、西班牙的哈布斯堡王朝和法国波旁王朝之间争夺欧洲统治地位所推动的[17]。
战争开始于1618年[g],此年哈布斯堡的腹地波希米亚爆发叛乱,由于波希米亚境内的宗教信仰以基督新教居多,斐迪南二世因致力于推动民众信仰天主教而被废黜,取而代之的是普法尔茨的弗里德里希五世。虽然波希米亚叛乱很快被镇压,但战斗扩大到了莱茵河上游的普法尔茨,其战略的重要性吸引了荷兰共和国和西班牙的参与,荷兰趁机重新与西班牙开战。与此同时,野心勃勃的外国君主,如丹麦的克里斯蒂安四世和瑞典的古斯塔夫·阿道夫二世,因在帝国境内拥有领土,且可以以藩侯的身份参与政治,在不久后也加入了战争。反复的外国干预将一开始的内部王朝争端转变为更具破坏性的全欧范围内的冲突。
战争的第一阶段从1618年持续到1635年,在此期间主要是神圣罗马帝国的德意志成员之间的内战,外部势力主要起支持作用。1635年之后,在法国和瑞典结盟,以此对抗同为哈布斯堡家族的皇帝斐迪南三世和西班牙,战争的烈度不断加大,大量的人员物资被投入,帝国成为了群雄逐鹿的战场。1648年秋,三十年战争以帝国战败、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而告终。该条约规定了帝国给予巴伐利亚和萨克森等邦国更大的自治权,并明确了尼德兰从西班牙独立、瑞士从神圣罗马帝国独立;瑞典和法国从中获益,吞并了神圣罗马帝国的部分领土。通过长期的战争,法国成功地达成了削弱哈布斯堡王朝、实现中欧地区政治的碎片化的目的。法国由此改变了欧洲的力量平衡,一跃成为陆上最强大的力量。对于德国而言,这场战争使得原本就分散割裂的帝国更加松散,此后德意志地区一直处在邦国林立的状态。战争对长期领导帝国的哈布斯堡王朝造成了沉重打击,使它在欧洲恢复天主教统治和建立英法那样统一的君主制国家目标成为泡影。这一目标在之后的几个世纪里都未能实现,直到250年后来自东北边区的普鲁士通过绝对武力才得以达成。
1517年马丁·路德《九十五条论纲》为标志的德意志宗教改革,引导了全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同样地分裂为天主教与新教两派。随着查理五世在1555年奥格斯堡会议上签署《奥格斯堡和约》,暂时结束了天主教徒和新教徒之间的战争,和约内容主要是:
神圣罗马帝国周边国家出于自身利益,间接促成三十年战争的爆发:
新教和天主教之间的紧张局势在16世纪后半叶愈演愈烈,《奥格斯堡和约》的约束力开始失效,趋于瓦解。由于一些改宗新教的亲王主教拒绝放弃对教区的统治权,作为回应,哈布斯堡家族、帝国天主教诸侯和西班牙人寻求夺回对上述教区的控制。1583年至1588年间的科隆战争是在此背景下发生的。事件的缘由是因科隆选侯格布哈特·特鲁赫泽斯·冯·瓦尔德堡改宗加尔文派,由于其是帝国的选帝侯(选侯),势必会导致选侯中新教势力强过天主教,新教徒会被选为国王和皇帝可能性出现。西班牙军队随后驱逐了格布哈特,先前在选举中以十票对十二票输给格布哈特的恩斯特被重新选举为科隆大主教,后者来自维特尔斯巴赫家族。此后,天主教区域内巴伐利亚公国、维尔茨堡等地的“教随国立”政策变得严厉而且苛刻,这导致了天主教辖区内的路德派信徒只能在改宗和流亡之间选择。原先信奉新教路德派的诸侯国,如:莱茵-普法尔茨、拿骚、黑森-卡塞尔、勃兰登堡-普鲁士先后改宗加尔文派。因此在十七世纪初,莱茵河畔、多瑙河南岸是以天主教占多数,新教路德派在神圣罗马帝国和北欧占多数,加尔文派立足于帝国中西部、瑞士、荷兰。三个教派的信徒无处不在,然而,在一些独立领地和帝国自由城市,三派信徒人数处于均等。
令哈布斯堡西班牙统治者感到惊讶和意外的是,同宗奥地利哈布斯堡皇帝却忠实遵循查理五世的宗教政策:对诸侯的宗教信仰采取包容态度。自斐迪南一世至马蒂亚斯诸位皇帝为了避免因帝国内部信仰不同从而引发宗教战争的可能,从而对帝国内部的宗教事务尤其是新教的传播采取放任和不强制的政策。皇帝的政策行为触怒了寻求宗教统一性的势力。与此同时,信奉路德派的瑞典和丹麦-挪威致力于援助帝国境内新教徒,以此获得政治和经济方面的影响力。
1606年,帝国自由市多瑙韦尔特因宗教紧张局势引发暴力行为。起因源于该市信奉路德派的市长禁止天主教一年一度的圣驾巡游,导致该市发生骚乱。促使以巴伐利亚公爵马克西米利安一世为首的天主教外部势力的介入。暴力事件结束后,帝国加尔文派的信徒感觉受到威胁,组建了以普法尔茨选侯腓特烈四世和腓特烈五世为首的新教联盟,作为回应,天主教方组建了以巴伐利亚公爵马克西米利安一世为首的天主教联盟。
紧张局势于1609年进一步升级,因于利希—克莱沃—贝格公爵约翰·威廉死后无嗣引发的于利希继承战争,两个敌对的申请者争夺联合公国的继承者。第一个是勃兰登堡选侯夫人安娜,她是公爵约翰·威廉大姐玛丽·埃莱奥诺雷的长女,第二位是普法尔茨—诺伊堡伯爵沃尔夫冈·威廉,他是公爵约翰.威廉二姐安娜与普法尔茨—诺伊堡伯爵菲利普·路德维希的长子。安娜宣称联合公国应由长系继承。沃尔夫冈·威廉则以公爵约翰·威廉最年长的男性继承人自居。双方都是新教徒。1610年,出于阻止双方战争的目的,皇帝鲁道夫二世的军队占据联合公国,直至宫廷会议解决双方纠纷。然而,一些新教诸侯惧怕信奉天主教的皇帝会把联合公国据为己有,阻止联合公国落入新教徒之手。法兰西国王亨利四世与荷兰共和国的代表建议派兵入侵联合公国,但计划随着亨利四世遇刺身亡而告终。为了在竞争中获取优势,沃尔夫冈·威廉改宗天主教,勃兰登堡选侯约翰·西吉斯蒙德改宗加尔文派。争议在1614年的《克桑滕和约》得到解决,联合公国被拆解[18]:于利希和贝格给沃尔夫冈·威廉,约翰·西吉斯蒙德获得克莱沃、马克、拉文斯贝格。
荷兰叛乱的背景对于认识导致三十年战争原因是必需的。众所周知,西班牙与荷兰签订的十二年休战条约将于1621年到期,当时整个欧洲意识到这点,西班牙帝国试图再次征服荷兰共和国。时任弗兰德尔军司令斯皮诺拉尝试通过友好领土直抵荷兰共和国,而行军路线中唯一的敌对国家是普法尔茨选侯国,因此普法尔茨选侯国在欧洲具有相当重要的战略意义远远超过了它自身的价值。这解释了为什么英格兰国王詹姆斯一世于1612年为女儿伊丽莎白·斯图亚特与普法尔茨选侯腓特烈五世的婚礼做准备,尽管当时的社会习俗和舆论认为公主该嫁给另一个王室。
欧洲列强均想插手帝国事务,以获取利益。它们分为两派,其中哈布斯堡王朝集团由奥地利大公国、西班牙帝国与神圣罗马帝国的天主教诸侯国组成,并得到教宗及波兰立陶宛联邦的支持;而另一方为反哈布斯堡王朝集团,由法兰西王国、丹麦-挪威联合王国、瑞典帝国、荷兰帝国及德意志的新教诸侯国组成,并得到英格兰王国、俄罗斯沙皇国的支持。法国虽是天主教国家,但是在首相黎塞留枢机主教的主导下,对于世俗政治的考量胜过了神学观念,为削弱欧洲大陆上的头号竞争对手哈布斯堡王朝,毅然支持新教国家阵营。
战争起始于1618年波希米亚地区(即今捷克)人民反抗天主教哈布斯堡王朝的民族及宗教起义,其导火索为著名的布拉格掷窗事件(或称扔出窗外事件)。而整场战争共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波希米亚阶段(1618年-1624年)、丹麦阶段(1625年-1629年)、瑞典阶段(1630年-1635年)及法国-瑞典阶段(1636年-1648年),战争最后以哈布斯堡王朝集团战败、参战各国于1648年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告终,总计持续了三十年之久。
1552年的帕绍和约结束了神圣罗马帝国新教徒和天主教徒之间的施马尔卡尔德战争,而1555年的奥格斯堡和约试图通过修复现有边界来防止未来的冲突。根据教随君定的原则,国家要么是路德宗(当时是最常见的新教形式)要么是天主教。其他条款保护了多瑙沃特等城市的大量宗教少数群体,并确认路德宗对自帕绍以来从天主教会夺取的财产的所有权。
该协议因1555年后新教扩展到以前被指定为天主教的地区,以及奥格斯堡不承认的改革宗信仰的发展,特别是加尔文宗的发展而受到破坏[19],这是一种被路德宗和天主教徒视为敌对的神学。不同的经济和政治目标越来越多地取代了宗教争端;路德派的萨克森、丹麦-挪威和瑞典[h]以及加尔文宗的勃兰登堡-普鲁士在波罗的海贸易中相互竞争[21],在为北方的冲突埋下了伏笔。
帝国及其代表机构的碎片化性质阻碍了这些问题的管理,其中包括分布在德意志、低地国家、意大利北部以及现代法国的阿尔萨斯和弗朗什孔泰的300个帝国政治体。它们的规模和重要性不等,从投票给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七位选侯,到亲王主教辖区和汉堡等帝国城市[i]。税收,通常作为自治机构运作。在他们之上是帝国议会,在1663年之前,议会不定期举行会议,主要是讨论的论坛,而不是立法的论坛[22][j]。
尽管皇帝是由选举产生的,但自1440年以来,该职位一直由哈布斯堡家族的成员担任。作为神圣罗马帝国最大的单一领主,他们控制着包括奥地利、波希米亚和匈牙利在内的超过800万臣民的领土。此外他们还统治西班牙,直到1556年两个帝国分家,此后西班牙保留了米兰和弗朗什孔泰等领土。虽然奥地利和西班牙的哈布斯堡王朝经常合作,但他们的目标并不总是一致的。西班牙帝国是一个全球性的海上大国,其领土包括西属尼德兰、米兰、那不勒斯王国、菲律宾和美洲的大部分地区。相比之下,奥地利是一个陆上大国,其战略重点是确保在德意志及其东部边境对抗奥斯曼帝国的优势地位[24]。
在奥格斯堡会议之前,宗教统一弥补了缺乏强大的中央权威;一旦哈布斯堡代表的天主教正统性被移除,它就为那些试图进一步削弱它的人提供了机会。其中包括雄心勃勃的邦国,如路德教的萨克森和天主教的巴伐利亚,以及境外的法国,它在其北部、南部和比利牛斯山脉的边界上与哈布斯堡王朝的土地对峙。由于许多外国统治者也是帝国亲王,帝国内部的分裂吸引了外部势力,如丹麦的克里斯蒂安四世,他于1625年以荷尔斯泰因-戈托普公爵的身份参战[20]。
自1526年开始,因联姻关系波希米亚国王由哈布斯堡家族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兼任。1583年帝国皇帝兼波希米亚国王鲁道夫二世将宫廷搬到波希米亚的布拉格,并对于当地的新教徒采取宽容态度[25]。1611年鲁道夫二世的弟弟马提亚斯继位,1617年他安排堂兄斐迪南二世担任波希米亚国王。斐迪南二世残酷的禁止和迫害新教。1618年5月23日,布拉格的新教徒发动起义,人们在图恩伯爵的率领下冲进王宫,将斐迪南二世派来的两名钦差从窗口投入壕沟,是为布拉格抛窗事件,并成立临时政府,由30位成员组成,宣布波希米亚独立。
1619年3月马提亚斯在维也纳病死,斐迪南二世继承帝位。同年6月波希米亚起义军进入奥地利公国境内,兵临维也纳城下。斐迪南二世逼于形势,在表面上假意答允进行谈判,实际上在暗地里向天主教同盟求助,并答允将来把普法尔茨选帝侯的爵位转让予巴伐利亚公爵马克西米连一世,以换取天主教同盟出兵相助。不久,天主教同盟即出兵25,000人,并赞助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大量金钱。起义者被逼于该年8月退回波希米亚,而波希米亚议会亦于该月选出信奉新教的普法尔茨选帝侯腓特烈五世为波希米亚国王。
作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与波希米亚国王,斐迪南当然不能容忍波希米亚人自行选出对立国王,于是在解除维也纳之围后随即出兵反攻,而天主教同盟之一的西班牙亦出兵进攻普法尔茨。1620年11月8日,波希米亚和普法尔茨联军在白山战役与蒂利伯爵所统率的天主教同盟军决战,联军虽占有地利,但因装备落后,终为天主教同盟军所败,腓特烈五世被逼逃亡荷兰,而波希米亚则重新纳入神圣罗马帝国的版图。波希米亚约有四分之三的地主的土地落入神圣罗马帝国的地主之手。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更强迫波希米亚的百姓改信天主教,并焚毁波希米亚的书籍,以及宣布德语为波希米亚的官方语言。1621年至1623年,蒂利再度击败普法尔茨的新教诸侯军队。至此战争的第一阶段———捷克阶段以哈布斯堡皇室为代表的天主教同盟军大获全胜而告终。
到了1620年摩尔达维亚权贵战争已接近尾声,摩尔达维亚大公卡斯帕·格拉齐亚尼企图脱离奥斯曼统治,并和波兰立陶宛联邦结盟,他认为被波兰统治好过被土耳其人管治,此举令奥斯曼出兵摩尔达维亚,波立联邦国王齐格蒙特三世亦出兵支援,最终引发了波兰-奥斯曼战争(1620-1621),波立联邦军队指挥官若乌凯夫斯基于9月带兵入摩尔达维亚,并于楚措拉和土耳其军队遭遇并战斗,即楚措拉战役,波军大败,若乌凯夫斯基被杀,在苏丹奥斯曼二世带领下土耳其军队自摩尔达维亚乘机挺进至波立联邦边界。1621年波兰将军扬·卡罗尔·霍德凯维奇于霍腾成功击败土耳其军队,最终波兰和鄂图曼帝国签订条约结束战争。
虽然捷克阶段的战事以奥地利获胜暂时告终,但法国并不能容忍查理五世时期的哈布斯堡帝国复活;而荷兰则于1621年与西班牙开战,至此仍未结束。英王詹姆士一世则担心其女婿普法尔茨选帝侯腓特烈五世的命运;丹麦和瑞典则不愿看到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再度在全国实施有效的统治。因此,本来只是波希米亚人民反对神圣罗马帝国欺压的起义战演变为广泛的国际战争。1625年,法国枢机主教黎塞留提议英国、荷兰与丹麦结成反哈布斯堡联盟,丹麦负责出兵,而英国与荷兰则在幕后支持,由此战争的第二阶段——丹麦阶段正式展开。1623年一贯主张支援奥地利的奥利瓦雷斯公爵成为西班牙首相,于是西班牙参战的力道急速攀升,也造就1627年之前西军的一连串胜利。
1625年,信奉新教的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四世在英、法、荷三国的支持下与新教联盟共同向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发动进攻,很快便占领日耳曼的西北部,与此同时,由曼斯菲尔德率领的英军则占领波希米亚西部。这次新教联军可说是节节获胜,但于1628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雇用声名显赫的波希米亚贵族华伦斯坦的雇佣军,华伦斯坦不负其所望,于该年4月击败曼斯菲尔德,其后再击败丹麦,并控制了萨克森。丹麦被迫于1629年5月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签定《吕贝克和约》,并保证不再插手日耳曼事务。战争第二阶段以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势力伸延到波罗的海告终[26]。
由于萨克森统治了上萨克森行政圈和下萨克森行政圈的勃兰登堡,在波希米亚和普法尔茨的战役中,这两个帝国圈都保持中立。然而,弗里德里希在1623年的证词意味着萨克森的约翰·格奥尔格和加尔文主义者勃兰登堡选帝侯格奥尔格·威廉开始担心斐迪南打算收回目前由新教徒持有的前天主教主教区。当蒂利在1625年初恢复罗马天主教哈尔伯施塔特教区时,这些担忧似乎得到了证实。
作为荷尔斯泰因公爵,克里斯蒂安四世也是下萨克森行政圈的成员,而丹麦经济则依赖波罗的海贸易和通过厄勒海峡的交通费。1621年,汉堡接受了丹麦的“监督”,而他的儿子弗里德里希成为吕贝克、不来梅和维尔登的联合行政长官;占有确保了丹麦对易北河和威悉河的控制[27]。
斐迪南曾用从波希米亚叛军手中没收的地产向华伦斯坦支付对弗里德里希的支持,现在他与他签订了在类似基础上征服北方的合同。1625年5月,下萨克森州议会选举克里斯蒂安作为他们的军事指挥官,尽管并非没有抵抗。萨克森和勃兰登堡将丹麦和瑞典视为竞争对手,并希望避免任何一方卷入帝国。由于德意志的冲突成为法国与其在西班牙和奥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竞争对手之间更广泛斗争的一部分,谈判和平解决方案的尝试失败了[5]。
在1624年6月的贡比涅条约中,法国同意资助荷兰对西班牙的战争至少三年,而在1625年12月的海牙条约中,荷兰和英国同意资助丹麦对帝国的干预[k]。希望建立一个更广泛的联盟来对抗斐迪南,荷兰人邀请法国、瑞典、萨沃伊和威尼斯共和国加入,但它被事件所取代[29]。1626年初,该联盟的主要缔造者红衣主教黎塞留在国内面临新的胡格诺派叛乱,在三月的蒙松条约中,法国退出了意大利北部,西班牙之路被重新开辟[30]。
荷兰和英国的补贴使克里斯蒂安能够制定雄心勃勃的三部分竞选计划;当他率领主力沿着威悉河而下时,曼斯菲尔德将在不伦瑞克的克里斯蒂安和黑森-卡塞尔的莫里斯领导的部队的支持下攻击马格德堡的华伦斯坦。进步很快就崩溃了。曼斯菲尔德于4月在德绍桥被击败,当莫里斯拒绝支持他时,不伦瑞克的克里斯蒂安回到了沃尔芬比特尔,不久后他死于疾病。8月,丹麦人在卢特遭到全面围攻,曼斯菲尔德的军队在11月去世后解散[31]。
克里斯蒂安的许多德意志盟友,如黑森-卡塞尔和萨克森,对取代丹麦的帝国统治几乎没有兴趣,而海牙条约中商定的补贴也很少得到支付。英格兰的查理一世允许克里斯蒂安招募多达9,000名苏格兰雇佣兵,但他们需要时间才能到达,虽然能够减缓华伦斯坦的前进速度,但不足以阻止他[32]。到1627年底,华伦斯坦占领了梅克伦堡、波美拉尼亚和日德兰半岛,并开始计划建造一支能够挑战丹麦控制波罗的海的舰队。他得到西班牙的支持,这为西班牙提供了开辟另一条战线对抗荷兰人的机会[33]。
1628年5月,他的副手冯·阿尼姆围攻施特拉尔松德,这是唯一拥有足够大造船设施的港口,但这使瑞典卷入了战争。古斯塔夫·阿道夫国王向施特拉尔松派遣了数千名苏格兰和瑞典军队,由亚历山大·莱斯利指挥,他也被任命为总督[34]。冯·阿尼姆被迫于8月4日解除围攻,但三周后,克里斯蒂安在沃尔加斯特再次失利。他开始与华伦斯坦谈判,尽管他最近取得了胜利,但他担心瑞典干预的前景,因此急于达成和平[35]。
由于曼托瓦王位继承战争的爆发,奥地利的资源紧张,华伦斯坦说服斐迪南同意在1629年6月的吕贝克条约中相对宽松的条款。克里斯蒂安保留了他在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的德意志财产,以换取放弃不来梅和弗登,并放弃对德意志新教徒的支持。虽然丹麦将石勒苏益格和荷尔斯泰因保留到1864年[l],但这实际上结束了其作为主要北欧国家的统治[36]。
再一次,用来取得胜利的方法解释了为什么战争没有结束。斐迪南付钱给华伦斯坦,让他没收庄园,从城镇勒索赎金,并允许他的手下掠夺他们经过的土地,无论它们属于盟友还是对手。1628年初,当斐迪南废黜世袭的梅克伦堡公爵并任命华伦斯坦为他的位置时,对这种策略和他日益增长的权力的愤怒达到了顶点。尽管反对这一法案的行为团结了所有德意志亲王和王公,不分宗教,但巴伐利亚的马克西米利安因获得普法尔茨而受到损害。虽然新教徒希望恢复弗里德里希并将立场恢复到1618年,但天主教联盟只主张1627年之前的立场[37]。
1629年3月,斐迪南因成功而过于自信,通过了一项归还法令,要求归还1555年后从天主教堂夺取的所有土地。虽然从技术上讲是合法的,但在政治上却是极其不明智的,因为这样做会改变德意志北部和中部几乎每一个州的边界,否认加尔文主义的存在,并在近一个世纪以来一直没有显著存在的地区恢复天主教。斐迪南深知所有相关的亲王都不会同意,他使用了帝国法令的手段,再次声称他有权在未经协商的情况下修改法律。这种对“德意志自由”的新攻击确保了持续的反对并破坏了他先前的成功[38]。
战争第二阶段由神圣罗马帝国获胜后,华伦斯坦便计划在波罗的海建立一支强大的舰队,瑞典国王害怕从此神圣罗马帝国会超越瑞典,取得在波罗的海的优势地位。因此瑞典在法国的资金援助下,于1630年7月出兵,在波美拉尼亚登陆,从而开始了战争的第三阶段——瑞典阶段。
在瑞典与波兰-立陶宛的战争期间,古斯塔夫在过去的几年里对他的军队进行了重组和现代化,由他的天主教堂兄西吉斯蒙德统治,西吉斯蒙德是瑞典王位的宣称者,并得到了帝国辅助部队的支持。由于只有像黑森-卡塞尔这样的少数新教国家仍然公开反对巩固帝国权力,这使得瑞典成为黎塞留最明显的盟友,黎塞留的政策是“阻止西班牙的进步进程”,并“保护她的邻国免受西班牙人的侵害”压迫”[39]。由于法国资源在意大利被束缚,他帮助谈判了1629年9月瑞典和波兰之间的阿尔特马克休战协议,使古斯塔夫斯得以自由参战。部分是出于支持他的新教共同宗教主义者的真正愿望,例如克里斯蒂安,他还希望最大限度地提高他在波罗的海贸易中的份额,这为瑞典提供了大部分收入[40]。
在与皇帝谈判失败后,古斯塔夫于1630年6月率领近18,000名瑞典军队登陆波美拉尼亚。他以施特拉尔松德为桥头堡,沿着奥得河向南向斯德丁进军,并胁迫波美拉尼亚公爵波吉斯瓦夫十四世与他的对手西吉斯蒙德结盟,以确保他在波美拉尼亚的利益[41]。结果,波兰人将注意力转向俄罗斯,发动了1632年至1634年的斯摩棱斯克战争[42]。
然而,瑞典对德意志广泛支持的期望被证明是不切实际的,到1630年底,他们唯一的新盟友是马格德堡行政长官克里斯蒂安·威廉,他的首都被蒂利围攻[43]。尽管帝国士兵对他们的领土造成了破坏,但萨克森和勃兰登堡在波美拉尼亚都有自己的野心,这与古斯塔夫的野心发生了冲突。以前的经验还表明,邀请外部势力进入帝国比让他们离开更容易[44]。作为回应,古斯塔夫将他的部队向南移动到勃兰登堡,洗劫了库斯特灵和奥得河畔法兰克福,而5月的洗劫马格德堡被证明是一种强大的招募工具。
黎塞留再一次利用法国的财力来调和瑞典人和德意志人之间的分歧。1631年的巴瓦尔德条约为瑞典人及其新教盟友(包括萨克森和勃兰登堡)提供了资金。这些款项每年总计400,000帝国塔勒,即100万里弗,再加上1630年的额外120,000帝国塔勒。虽然不到法国国家总预算的2%,但占瑞典预算的25%以上,并允许古斯塔夫支持一个36,000人的军队[45]。他于1631年9月在布赖顿费尔德取得重大胜利,然后在1632年4月在雷恩取得重大胜利,蒂利在那里战死[46]。
蒂利死后,斐迪南再次求助于华伦斯坦,华伦斯坦意识到古斯塔夫过度扩张并在菲尔特站稳了脚跟,在那里他可以威胁到他的补给线。战争中最大规模的战役发生在8月下旬,当时对城外帝国营地的一次进攻被血腥击退,这可以说是古斯塔夫在德意志战役中犯下的最大错误[47]。两个月后,瑞典人和帝国人在吕岑会面,双方伤亡惨重;一些瑞典部队损失超过60%,而华伦斯坦的副手帕彭海姆和古斯塔夫斯本人则被杀[48]。战斗一直持续到黄昏时,华伦斯坦撤退,放弃了他的大炮并受伤[48]。尽管他们输了,这让瑞典人声称胜利,尽管结果仍然存在争议[49][50]。
古斯塔夫死后,瑞典的政策由他极其能干的首相阿克塞尔·乌克森谢纳指导。1633年4月,瑞典人和他们的德意志盟友在法国人的资助下成立了海尔布隆联盟,并于7月在奥尔登多夫击败了由巴伐利亚将军布隆克霍斯特-格隆斯菲尔德领导的帝国军队[51]。吕岑战役严重影响了华伦斯坦的声望,而他的国内反对者则声称他未能支持布隆克霍斯特-格隆斯菲尔德。1634年2月,斐迪南皇帝下令逮捕他,再加上他准备改变立场的谣言;25日,他在埃格被自己的军官暗杀[52]。
失去华伦斯坦和他的组织使斐迪南皇帝依赖西班牙获得军事支持,他们主要关心的是重新打开西班牙之路以对抗荷兰人。这意味着战争的焦点现在转移到了莱茵兰和巴伐利亚。1634年9月2日,新任命的西班牙尼德兰总督奥地利红衣主教斐迪南在意大利召集了一支18,000人的军队,并于1634年9月2日在多瑙沃特遇到了15,000人的帝国军队。三天后,他们在诺德林根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这摧毁了瑞典在德意志南部的权力并导致他们的德意志盟友叛逃,他们现在试图与皇帝和解
瑞典军队由国王古斯塔夫二世·阿道夫率领,与勃兰登堡和萨克森选帝侯联合,在1631年9月17日,于布赖滕费尔德会战打败了神圣罗马帝国的军队,占领了波美拉尼亚。1632年初,神圣罗马帝国军的统帅蒂利伯爵在莱希河战败身亡,瑞典军占领美因茨,在4月再攻陷奥格斯堡和慕尼黑。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在这危急存亡之际,再度起用原被贬斥的华伦斯坦为统帅,在该年11月与瑞典军进行吕岑会战,可是瑞典再度获胜,但同时瑞典军的主帅古斯塔夫二世国王亦阵亡,从此瑞典军丧失进攻能力,而华伦斯坦则退回波希米亚,后来因为被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所猜妒,遭其派刺客暗杀[53]。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借此机会联合西班牙盟军,在1634年9月于第一次诺德林根会战大败瑞典军,逼使瑞典军撤回波罗的海沿岸。萨克森与勃兰登堡则于1635年5月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签订《布拉格和约》。战争第三阶段 - 瑞典阶段以哈布斯堡皇帝获胜而告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