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三攀他旺沙兰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三攀他旺沙兰寺(泰语:วัดสัมพันธวงศาราม วรวิหาร,英语:Wat Samphanthawongsaram),简称三攀寺(泰语:วัดสัมพัน,英语:Wat Samphan),是一座泰国三级皇家寺庙[1]。它坐落在三聘街(也被称为曼谷唐人街),是一座始建于大城时期古寺。
![]() |
建筑景观
寺院四周环绕着连接至湄南河的天然运河,因而得名岛寺(英语:Wat Ko)。1796年,拉达那哥欣建国之初,拉玛一世国王整修了整座寺庙,并将其打造成皇家寺庙,并命名为朗卡拉兰寺(泰语:วัดเกาะแก้วลังการาม,英语:Wat Ko Kaew Langkaram)。后来,在拉玛四世国王统治时期,寺院改名为三攀他旺沙兰寺(英语:Wat Samphanthawongsaram Worawiharn),以纪念负责主要的寺庙修复工作三攀他旺王子(Chui)。此外,三攀他旺王子也是拉玛一世国王的侄子。后来,寺院的名字也成为了该地区的名字。
授戒堂内的主要佛像是一尊由空心原木制成,外覆石灰的坐佛。佛像的手臂由木头制成,并贴上金箔。佛像内部和底座下方放置着许多银和铅制的供奉牌位。
圣殿所在区域曾是丹·比奇·布拉德利在暹罗(当时的泰国)的第一个住所,丹是一位来暹罗传教的美国医生和新教传教士。此外,他曾出版泰国第一份报纸,也是暹罗第一家印刷厂的创始人[2]。正因如此,当时圣殿周围设有许多印刷厂[3]。
在拉玛五世国王统治期间,国王在这座寺庙和附近的巴吞空卡寺一起主持了奉献伽亭仪式。
此外,在1932年的暹罗革命中,泰国人民党海军派系在1932年6月24日的黎明时分动员了大约500名武装水兵占领了皇家广场,声称要镇压在该寺庙举行的中国起义。[4][5]
Remove ads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