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三民主义研究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沿革
为了提倡三民主义,中华民国教育部早期在台湾各大专院校普设三民主义研究所,毕业生多成为高级中学科目“三民主义”教师或是大专院校共同科目“中华民国宪法”、“三民主义”、“国父思想”等教师[1]。而三民主义也是大学联合招生考试必考科目之一,直至2000年取消[2]。李登辉政府任内,1994年取消三民主义考试,但保留高中三民主义课程;陈水扁政府任内,2005年高中取消三民主义课程。[3]
改制
随着1990年代台湾政治民主化、意识形态多元化的发展,各大学为了学术专业以及学生出路考量,三民主义研究所纷纷改名。例如
- 国立台湾大学三民主义研究所:2000年更名国家发展研究所(Graduate Institute of Development Studies),属国立台湾大学社会科学院。
- 国立政治大学三民主义研究所:“鉴于环境变迁与学术社群之需求”,1994年11月28日更名中山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所,2007年更名国家发展研究所(Graduate Institute of Development Studies),属国立政治大学社会科学学院。[4]
-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三民主义研究所:1968年成立,2003年更名政治学研究所(Graduate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cience),属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国际与社会科学学院。[5]
- 中国文化大学三民主义研究所:1962年成立,2009年更名中山学术研究所及中国大陆研究所,2016年更名国家发展与中国大陆研究所,属中国文化大学社会科学院。[6]
Remove ads
另见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