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三爷宫溪
台南溪流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三爷宫溪,旧称三爷溪或三老爷宫溪[1],为二仁溪的一条支流,流经台南市永康区及仁德区,名称取自三甲三爷宫。近期由于沿岸民生及工业废水大量排入,造成该地十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 | 此条目可能包含原创研究。 (2019年9月17日) |
形成
三爷宫溪原为鲫鱼潭水域。清道光年间,南部地区曾发生一场暴雨,导致台江内海大量淤积,而新港溪(今盐水溪)与原鲫鱼潭水路(网寮溪)亦受到阻碍,潭水无法流入盐水溪,南岸仁德“丝线过脉”遭到冲断,使潭水向南流出汇入二仁溪。鲫鱼潭消失后,西侧台南台地泉水不断流入形成鲫鱼潭溪,为今三爷宫溪的一部分。[2]
水文
三爷宫溪源头目前位置已不明,仅可于永康区大湾路942巷及942巷641弄发现溪水自地下箱涵向南流出,沿途汇聚其他支流,流至鲫潭桥北边与太子庙沟汇流后即进入仁德区,经过国道一号台南交流道后,向西南通过丝线过脉(中华医事科技大学至五空桥之间),流经五空桥以西转北形成曲流,最后于台南市仁德区与南区及高雄市茄萣区交界处流入二仁溪。[3]
主要桥梁


以下由河口至源头列出主流上之主要桥梁:
现况
目前三爷宫溪已成为排水沟,也有大湾中排、大排之称,水岸两侧已完全水泥化,时常有污水及恶臭等情况,沿岸也常发生淹水等灾情。
三爷宫溪目前为二仁溪支流中污染最为严重的溪流,由于流经人口密集地区与工业区,近年来大量废水排入,及丢弃许多垃圾,水质自上游到下游都受到严重污染,不但重金属污染超标[4],水面上时常泛著油光,还不时呈现红、橘、紫或黑等颜色,自民国65年(1976年)之后,嘉南农田水利会也停止抽取三爷宫溪溪水做为灌溉水源[1],溪内毫无生命力,水族绝迹,且恶臭不断。
由于三爷宫溪流域位于古鲫鱼潭上,地势较为低洼,而近期大湾、归仁地区发展快速,不但使河道宽度缩减且附近排水系统都导入其中[3],导致短时间的强降雨河道无法负荷,溪水暴涨且漫流出堤防,延岸大湾地区、仁德太子路、仁德太乙工业区、仁德交流道及中华医事科技大学等地区,雨季常饱受淹水之苦。台南市政府为了治水也规划一系列的工程,例如于仁德交流道西南侧兴建仁德滞洪池[5],于下游兴建分洪道,或是于上游兴建抽水站等[6],但仍还是有淹水的情况发生。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