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三百钱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三百錢
Remove ads

三百钱(英语:Sam Pak Tsin)是香港新界葵涌一个海湾,位于海滨花园永顺街之间一带。

Thumb
已全面作工业用途的三百钱海湾

历史

三百钱是一个位于原德士古油库荃湾华人永远坟场两个山头之间的小海湾,对出的蓝巴勒海峡是港九连接新界珠江三角洲的重要航道。[1]在海湾内,过去被木厂用作储存木材,湾内浮着一排排的木材。三百钱岸边有小石滩,岸上有十数间村屋和小量农田,可分为上下两村。

三百钱由租自荃湾锺姓人的谢氏居住。南华早报始创人之一谢缵泰曾在1915年购入一座两层西式别墅,作为“中华革命历史院”内有孙中山杨衢云的巨像,并命名为光汉楼。1930 年代,转售给香港基督教女青年会作为营舍,惟于二战时被摧毁。[2]

1960年代,香港政府发展荃湾新市镇,需在荃湾对出海面填海。为安置原停泊于荃湾的渔船,三百钱和以南的海湾被辟作避风塘,工程于1965年完成,避风塘使用至今。[3][4][5]

1970年代中,三百钱岸上的平整工程展开。村民需徒置到荃湾和葵涌区的公共房屋,地皮后来成为青荃桥的工地和作其他临时用途。三百钱的自然海湾最终亦被填埋,1983年建成荃湾屠房

Remove ads

参考来源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