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三脚渡天德宫
位於臺北市士林區三腳渡碼頭的廟宇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三脚渡天德宫,是位于台湾台北市士林区福华里、基隆河畔三脚渡码头的土地祠,早先为躲拆除而装有轮子的违建,后来设有升降机以避淹水,现被台北市政府列为装置艺术。
沿革
位在基隆河畔三脚渡码头的此庙,早期是一座隐身于田头田尾的小土地公庙[1]。该区域属于士林区福华里[2]。
后来当地捕红虫的渔民收容被六合彩彩迷丢弃在基隆河、淡水河的神像,并搭起铁皮屋供奉。但遭到拆除队用怪手破坏,遂改用帆布车棚容纳。为了躲避行水区的违建稽查,庙设计成可活动的铁皮屋,方便信众将庙扛在肩上。其后,庙身四角还装车轮,逢工务局前来拆除,信众可推著神像上大卡车逃走。[1][3][4][5][6]
约2005年左右,老渔民们以老人年金筹资,与艺术家们合作将此庙改建为可以升降以避淹水,也成为当地的地标[6]。
新庙身集资新台币200多万元打造配有升降机。每逢陆上台风警报或豪雨特报,庙方焚烧一炷清香后就会开启马达,让18吨重的新庙便沿着庙身四周7米高的不锈钢柱缓缓升起,以避免淹水。[1][5]
反应
在处于违建时期,对信众此种躲避方法,林文义以“意味着一种旧时代告别之前,悲壮的挣扎、抗拒”来形容[3];长期记录淡水河堤社区的摄影师曾文邦则开玩笑说:“这真是充分展现台湾人的‘刁民’性格!”[4]
装有起落架后,有人问启动时,是否先掷筊请求神示同意,三脚渡协会前理事长张福来笑说:“不同意也得同意”,但通常只抬升2、3米——他解释,升太快怕土地公吓到[1]。台北市政府工务局水利工程处也体恤地方信仰,将此庙列为装置艺术[5]。
参考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