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1952年上海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上海历史 | |
世纪: | 19世纪上海 | 20世纪上海 | 21世纪上海 |
年代: | 1920年代上海 | 1930年代上海 | 1940年代上海 | 1950年代上海 | 1960年代上海 | 1970年代上海 | 1980年代上海 |
年份: | 1948年上海 | 1949年上海 | 1950年上海 | 1951年上海 | 1952年上海 | 1953年上海 | 1954年上海 | 1955年上海 | 1956年上海 |
纪年: | 壬辰年(龙年)、上海开埠109周年、上海设市25周年 |
主要官员
- 市委第一书记:陈毅
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与协商委员会[注 1]
- (协商委员会)主席:陈毅
- 市长:陈毅
- 院长:韩述之→汤镛
-
第一书记、市长、协商委员会主席陈毅
大事记
- 3月21日,中共上海市委派遣74个“五反”工作检查队分赴全市36个行业74家私营工商企业,发动工人参加五反运动。3月25日市长陈毅在市增产节约会议上,作动员报告,宣布上海市“五反”运动开始。经过定案处理的153030户,其中守法户占39.01%、基本守法户45.57%、半守法半违法户11.98%、严重违法户2.95%、完全违法户0.47%;资本家违法所得7.49亿元,行贿1140万元;盗窃国家经济情报1169件,应退补金额3.4亿元。4月4日毛泽东向全国批转上海市五反运动第一期的10条经验。
- 10月1日,16家私营广播电台公私合营,成立上海联合广播电台。
- 10月2日,人民公园开放。
- 10月8日,蒙古人民革命党总书记、总理泽登巴尔访问上海。
- 10月23日,上海各界共2万余人于文化广场举行庆祝在京召开的亚洲及太平洋区域和平会议胜利成功的大会。亚洲、中东、拉丁美洲21国的和平代表出席大会。电台进行实况直播。
- 10月24日,上海第二医学院开办。
- 是月 江湾区和新市区合并为江湾区。洋泾区分为东昌区和洋泾区。
- 是月 全市高等院校进行院系调整。保留复旦大学、交通大学、同济大学、第一医学院、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纺织工学院、财经学院、外语专科学校、水产学院、中央音乐学院华东分院、中央戏剧学院华东分院,新建华东化工学院、华东体育学院、第二医学院、华东政法学院,外迁上海航务学院,并停办一批学校,调整一批学科、专业。
- 上海工业总产值恢复到历史最高水平。
- 全市国营、公私合营企业职工进行工资改革。至1953年有23万名职工工资调整。1956年扩大到500多个行业、4万多家企业、60万名职工,年均工资提高14.5%,为70.01元,比全国水平高37.3%。
- 逸园跑狗场旧址改建成文化广场。
- 上海开始向苏联和东欧国家派遣留学生和进修生。50年代累计派出近千人。
- 全市开始开展扫除文盲运动。大量举办识字夜校、识字班、识字组,教干部、青壮年工人和农民识字。
- 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军事题材影片《南征北战》。
- 上海出版各类图书2810种,印行18311万册(张)。
注释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