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世界摩托车锦标赛
國際摩托車錦標賽最高等級賽事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世界摩托车锦标赛(英语:Grand Prix motorcycle racing,简称MotoGP),是指摩托车赛中最重要的一项赛事。
历史概览
MotoGP于1949年由国际摩托车联合会(FIM)统一规则后,形成的世界摩托车公路锦标赛,比一级方程式赛车还早一年成立;开始时称为WGP,全部赛事在欧洲进行,且一年只有6站比赛。
在整个20世纪80年代,WGP开始在全球范围内飞速发展。分站数量由1987年的15站,增至2018年的19站,分散在全球五大洲。
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2002年,GP赛的最高级别被限制在四个气缸500cc。
因而当时所有机车都是两冲程的,以在发动机排量既定的情况下获得更大动力输出。
Remove ads
2002年国际摩托车联合会把最高级别的500cc级别和整个赛事名称都改称为MotoGP,不再是WGP。
从2007年开始,MotoGP级别的机车将被限制在最高排量800cc。公布的原因是要照顾车手安全,因为GP级别摩托车的动力输出和最高速度在2002年以来已经有了充分的增长。
从2010年开始,250cc级别的赛事将改变为使用四冲程四缸600cc的赛车,并更名为Moto2。
从2012年开始,125cc级别的赛事将改变为使用四冲程单缸250cc的赛车,并更名为Moto3;而MotoGP级别的赛车排量限制恢复至1000cc;主因是车队反应800cc赛车让经营成本增加,却让厂车的过弯速度降低可看性。
从2019年开始,新增使用电动摩托车的MotoE级别,初期称为MotoE世界杯,2023年起升格为世界锦标赛。
技术
GP级摩托车是特制的赛车,追求速度和可观赏性,最高转速18000转/分,直线速度一般达到340km/h以上,平均圈速也能达到250km/h以上,丝毫不亚于F1。像F1赛车一样,GP级摩托车也并不仅仅是用来比赛,更要用来展示制造商的技术和设计实力。
因此,所有GP级摩托车大都是昂贵的轻材料制成,比如钛合金、镁合金或碳纤维等制品 (但禁止使用碳纤维轮框),同时包括精密电子器件,遥感勘测,发动机管理系统和牵引控制,碳素纤维闸,还有高级发动机技术,像本田的V5发动机配置和Aprilia的RS3赛车,后者甚至使用了F1赛车用的Cosworth设计的气阀制动系统。
虽然这些技术的应用成本一般不能被大众接触和购买,不过一些制造商原先仅在赛场上使用的技术,后续也慢慢下放在市售车上;例如本田的UNIT Pro-link悬挂、山叶的CrossPlane曲轴与DeltaBox车架、杜卡迪的Desmodromic气孔与Monocoque车架等。
MotoGP级别组使用的摩托车不能对大众出售;这点和其他比赛不同,比如世界超级摩托车锦标赛里的摩托车是以量产型摩托车改良。
其他级别,例如250cc、600cc排量的GP级摩托车,有相应对外发售的普通版本;Moto2级别所使用的发动机甚至来自凯旋市售车Street Triple 765。一辆250cc的车和一辆小汽车差不多价钱,往往用来进行种类繁多的国家级比赛。
Remove ads
Remove ads
近年赛势
从各个车队的情况看,本田、山叶、铃木等日本厂商提供车辆、技术及资金支持的车队占尽了优势,雄厚的技术资金实力使它们自1975年开始近三十年的时间几乎垄断了冠军领奖台。而意大利车厂杜卡迪车队于2003年进军Moto GP赛事,在2007年由于知名车手凯西·斯通纳的加入,该年囊括车队总冠军和车手总冠军两项大奖,成功打破近30多年日本厂商的长期垄断。
铃木于2011年赛季结束后便宣布退出,但于2015年重新加入Moto GP赛事,车队名为Team Suzuki Ecstar。[1]
80年代在125与250级别活跃的艾普利亚于2015年重返Moto GP赛事,与原本的开放组车队Gresini Racing合作,车队名为Aprilia Racing Team Gresini。[2]
由于原厂车队与卫星车队在金钱与技术等其他资源的不对等,赛会组织Dorna近年来为了比赛的可看性而致定了许多规定,像是卫星车队可以在赛季中使用较多具的发动机与油量、可以使用抓地力更好的软性轮胎、允许在赛季中针对发动机进行开发、不限制车队与车手的私人测试次数等规定,甚至于在2016年所有车队均使用统一的发动机控制单元,并于2019年再次规范使用统一的惯性测量单元。
在Moto3组别称霸已久的奥地利车厂KTM,宣布在2017年同时加入Moto2与Moto GP级别。[3]
Moto2的统规发动机供应商即将在2019年由凯旋提供,采用发动机为旗下Street Triple车型所使用的765c.c直列三缸发动机。[4]
MV Agusta宣布与Foward Racing车队合作,在2019年将以车架制造商的身份加入Moto2的级别,这也是MV Agusta睽违42年后再度重返GP大奖赛。[5]
2019年新增Moto E电动赛事,车辆采用意大利公司Energica专门开发之Ego Corsa为统规车辆。[6]
KTM宣布,因资源整合等因素,将于2020年赛季将退出Moto2层级,同时将会让旗下的Husqvarna厂牌重回Moto3赛场。[7]
Suzuki宣布,2022年赛季结束,将退出Moto GP赛事。
Remove ads
比赛分站
列表为2024年各分站与时间表(截至2024/9止)
Remove ads
赛事内容
赛事由国际摩托车联合会(FIM)主办,各分站赛主办国负责承办的每场比赛,具体管理和争端仲裁由MotoGP赛事委员会执行。
尽管MotoGP在这里作为一个级别的名称,但也作为三个级别赛事的统称。这种用法是官方于2002年规定的,但更多的场合“MotoGP”指的是MotoGP级别。
目前MotoGP这项赛事根据发动机排量分为3个级别,意味着每个分站会有三组赛事:
由于MotoGP组的技术指标远远高于其他组,这组比赛往往是赛事中的焦点。
各分站进行为期三天的赛事:
车手可以熟悉场地特性,并提供数据给车队针对场地进行车辆调校。
- Moto3:拥有三段的练习赛事,每段时间各为40分钟,三段自由练习综合排名在前14名可以直接进入第二阶段(Q2)的排位赛,剩下的车手则必须参加第一阶段(Q1)的排位赛。
- Moto2:拥有三段的练习赛事,每段时间各为40分钟,三段自由练习综合排名在前14名可以直接进入第二阶段(Q2)的排位赛,剩下的车手则必须参加第一阶段(Q1)的排位赛。
- MotoGP:(2023年英国站起生效)拥有三段的练习赛事,星期五第一段自由练习(FP1)为45分钟,不列入成绩计算。其后的练习时段(PR)为一小时,将决定直接进入第二阶段(Q2)排位赛的前10名车手,剩下的车手则必须参加第一阶段(Q1)的排位赛。星期六第二段自由练习(FP2)紧接在排位赛之前,时间为30分钟,不列入成绩计算。
决定于正式比赛中发车的顺序。
- Moto3:时间为15分钟,由自由练习第15名以后的车手进行,前四名选手可以进入第二阶段;其余未晋级的车手则是按照第一阶段排位的成绩,于正式比赛中发车位置第19名后开始排序。
- Moto2:时间为15分钟,由自由练习第15名以后的车手进行,前四名选手可以进入第二阶段;其余未晋级的车手则是按照第一阶段排位的成绩,于正式比赛中发车位置第19名后开始排序。
- MotoGP:时间为15分钟,由自由练习第11名以后的车手进行,前两名选手可以进入第二阶段;其余未晋级的车手则是按照第一阶段排位的成绩,于正式比赛中发车位置第13名后开始排序。
- Moto3:时间为15分钟,由自由练习的前14名车手与Q1的前4名车手竞争,取得在正式比赛的发车顺序。
- Moto2:时间为15分钟,由自由练习的前14名车手与Q1的前4名车手竞争,取得在正式比赛的发车顺序。
- MotoGP:时间为15分钟,由自由练习的前10名车手与Q1的前2名车手竞争,取得在冲刺赛与正式比赛的发车顺序。
2023年起于MotoGP级别实行,赛事长度约为正赛的一半,每个比赛周末的星期六下午3时开赛(卡塔尔站为夜赛,于星期六晚上8时开赛)。
各级别均为20分钟,提供车手与车厂于正式比赛前做最后的练习与车辆调校。2023年起取消Moto2及Moto3级别的热身赛。
同级别的所有车手下场,在数十圈的比赛一较高下;而按照每个分站场地的不同,赛事圈数也有所不同。MotoGP级别比赛距离介乎100-130公里,比赛时间介乎40-45分钟。 另外在正式比赛开始之前,从闱场出发至发车位置称为探路圈(Sighting Lap),至发车位置后于正式比赛前还会有一至二圈的暖胎圈(Warm-Up Lap)。
得分标准
积分由前15名分别获得,而选手必须要跑完该赛事才可获得。
积分除了用为车手年度个人排名外,还用于车队排名 (队上车手积分总和) 与制造商排名 (该场成绩最好的车手为单场积分)
Moto GP年度车手名单
名单为2024年参赛车队与选手(粗体为制造商厂队)
历届总冠军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