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丘基卡马塔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丘基卡马塔map
Remove ads

丘基卡马塔(西班牙语:Chuquicamata)位于卡拉马,是世界上最大的露天铜矿。1952年建造了浮选和冶炼设施,至1968年扩产至年产量50万吨铜。矿场归智利国营铜矿公司CODELCO英语CODELCO所有。矿场顶部海拔高度为2,850米(9,350英尺),矿坑深度达850米(2,790英尺),仅次于美国犹他州宾汉谷铜矿场,是世界上第二深的露天矿坑。

事实速览 丘基卡马塔, 位置 ...

历史

在殖民前和殖民时期,印加人西班牙探险者就对丘基卡马塔的矿藏进行了开采,而在1879年至1912年间,[1]智利和英国的公司则专注于开采该地的斑铜矿矿脉。在20世纪90年代,此矿的露天采场曾被誉为世界最大矿坑,但之后其地位被埃斯孔迪达矿所超越;后者如今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生产矿,年产能高达75万吨,占2000年全球总产量的5.6%。几个世纪以来,丘基卡马塔一直是铜矿开采的重要地点,1899年发现的“铜人”木乃伊就是明证,这具木乃伊的制作年代可追溯到公元550年左右。这尊木乃伊是在一个古矿井中被发现的,显然是被落石所困。[2]此外,有记载表明,16世纪初佩德罗·德·瓦尔迪维亚穿越此地时,曾从当地人手中获得铜马蹄铁[3]

太平洋战争爆发前,此地的采矿活动规模尚小。太平洋战争后,智利吞并了秘鲁玻利维亚的部分领土,包括丘基卡马塔。此时,大批矿工受“红金热”的吸引涌入该地区。[4]很快,丘基卡马塔地区遍布矿坑,矿权申请一度多达400余份。

当时,采矿营地混乱无序。由于1873年的《矿业法》存在漏洞,矿权归属常引发争议,而1891年智利内战期间卡拉马被占、叛军没收忠诚者矿场的事件,更让局势变得错综复杂。[5]许多矿工聚居在矿场周边的临时棚户区内,如蓬塔德里莱斯普拉西拉班科德拉蒙德等地。这些聚居地为矿工提供酒精、赌博、卖淫等服务,谋杀案件也几乎每日发生。直至1918年,[4]军队才介入维持秩序。最终,这些棚户区被矿场东侧的废渣填埋。

早期开采主要集中在如萨拉戈萨和巴尔马塞达这样的高品质矿脉,其铜矿含量可高达10-15%,而低品质的矿石则被遗弃。

1899至1900年间,拉科姆帕尼亚德科布雷德安托法加斯塔公司合伙人诺曼·沃克曾尝试处理低品位矿石,但以失败告终,致使公司负债累累[6]。由于缺水、与世隔绝、沟通困难、资金匮乏以及铜价波动,采矿业在当时并未真正全面发展。尽管如此,大型矿业公司最终还是崭露头角,他们以商业公司的形式进行组织,而非采矿作业,以此规避采矿法规中的问题。这些公司开始收购和整合小型矿山和矿权。[7]1951年,年轻的切·格瓦拉在他的回忆录《摩托日记》中记录了与阿尔贝托·格拉纳多一起参观矿山的经历,他将其描述为“......一出现代戏剧的场景。你不能说它缺乏美,但它是一种没有优雅的美,威严而冰冷。”

Thumb
1925年的丘基卡玛塔
Remove ads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