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九江郡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九江郡,是中国古代秦朝三国的一个。后改为淮南郡

事实速览 历代变更, 设立 ...

历史

楚王负刍五年(前223年),秦灭楚。以楚地置郡,即有九江郡。为秦朝三十六郡之一。郡治在楚国旧都——寿春邑寿春城遗址在今安徽省寿县)。辖境包括今安徽省江苏省长江北岸和江西全省,为九江郡历来范围最大之时[1]:55,因此地有众多水泽而得名。

汉王四年(前203年),改九江郡为淮南国[2]英布淮南王。汉朝正式建立后,诸郡“以秦郡太大,稍复开置”。汉高祖六年(前201年),析置豫章郡,即包括今“江西全省之地”。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年),汉高祖第七子刘长继为淮南王。汉文帝时,从原九江郡,析置衡山国衡山郡)、庐江国庐江郡),封刘长次子刘勃为衡山王,刘赐为庐江王。汉武帝元狩元年(前122年),淮南王刘安因涉嫌谋反自杀后,淮南国撤销,复称九江郡[1]:55、56。元狩二年(前121年),析置六安国

西汉时,经多次析置,九江郡范围大大缩小,只包括今天安徽省中部淮河以南、瓦埠湖流域以东、巢湖以北地区。东汉保留郡置。汉代扬州刺史部历个治所历阳县(今和县)、寿春合肥都在郡内,成为扬州首郡。三国时期曹魏嘉平初年,改九江为淮南郡。从此九江不再作为郡名存在。

Remove ads

行政区划

秦朝时九江郡至少有十三县,寿春县曲阳县灊县历阳县雩娄县安丰县舒县阴陵县东城县钟离县建阳县六县居巢县

汉书[2]所记,汉朝时户十五万五十二,口七十八万五百二十五,有陂官、湖官。县十五:寿春邑浚遒成德橐皋阴陵历阳当涂侯国钟离合肥东城博乡侯国曲阳侯国建阳全椒阜陵

东汉章和元年(87年)因复设阜陵国(次郡级)且定都寿春[3],九江郡改治阴陵县。永和五年(140年)含阜陵国,共户89436,口432426,领阴陵、寿春、浚遒、成德、西曲阳、合肥侯国、历阳侯国、当涂、全椒、锺离侯国、阜陵、下蔡、平阿、义成等十四县[4]建安十一年(206年)权臣曹操废除阜陵等八个刘氏藩国[5],九江郡还治寿春县。

太守

西汉
东汉

与九江市的关系

今天的江西省九江市,虽在秦置九江郡的范围内,但当时并未设县。而到西汉初年建县于此,称柴桑时,九江郡范围已经大幅北退,当中还有整个庐江郡。所以两者虽然名称相同,也曾非常短暂的出现统辖关系,但除此之外几乎毫无关系。九江市首次获得九江之名,要到明朝时改江州路九江府,治德化(即今九江市),而在此之前的历史中出现的“九江”很少指今天江西省范围。

注释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