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东方朔

西汉辞赋家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东方朔
Remove ads

东方朔(前154年—前93年),曼倩平原郡厌次县(今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人,西汉辞赋家政治家文学家

事实速览 东方朔, 太中大夫 ...
Thumb
东方朔画像,载于《晩笑堂竹荘画传

生平

汉武帝时,朔上书自荐,言:“臣朔年二十二,长九尺三寸,目若悬珠,齿若编贝,勇若孟贲,捷若庆忌,廉若鲍叔,信若尾生,若此可以为天子大臣矣。”[1]遂诏拜为郎,后任常侍郎、太中大夫等职。古代隐士,多避世于深山,而他却自称避世于朝廷[2]

东方朔一生著述甚丰,写有〈答客难〉、〈非有先生论〉、〈封泰山〉、〈责和氏璧〉、〈试子诗〉等,后人汇为《东方太中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班固在《前汉书》中称他为“滑稽之雄”,晋人夏侯湛写有《东方朔画赞》,对东方朔的高风亮节以及他的睿智诙谐,备加称颂,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将此文书写刻碑。此碑至今仍保存在陵县,名“颜字碑”。[来源请求]目前“颜字碑”的真迹和仿制品都存放在颜真卿公园(原名为:陵城区人民公园)的“颜碑亭”里。 他博学多才[3][4],对当时的政治局势有自己的观点,“时观察颜色,直言切谏”,但因性格诙谐,常在武帝面前开玩笑,被汉武帝视为搞笑艺人而非读书人,所以毕生未得重用[1][5]。于是东方朔写有〈答客难〉、〈非有先生论〉其中赋体散文〈答客难〉是其代表作,开了赋体文学的新领域。扬雄的〈解嘲》和班固有〈答客戏〉,都是由〈答客难〉的形式发展来的。《汉书·艺文志》著录“《东方朔》二十篇”[6]。东方朔亦著有《神异经[7]

据史记的说法,东方朔将死之际,以《诗经》“营营青蝇,止于蕃。恺悌君子,无信谗言。谗言罔极,交乱四国”之句上谏,希望汉武帝能远离小人,阻退谗言。之后不久东方朔去世,后人评价其行为正是“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的写照。[8]

Remove ads

家庭

  • 父亲:□□[注 1]
  • 母亲:□氏[注 2]
  • 大哥:□□,大嫂:□氏
  • 妻子:□氏
  • 长子:东方□,儿媳:□氏

神话

Thumb
东方朔偷桃。
Thumb
桃园西庙内东方朔偷桃彩画。

在后来的各种记载中,东方朔的事迹常被神化,将其描绘成暂居人间的神仙,如太白金星[9][10]李白也有诗曰:“世人不识东方朔,大隐金门是谪仙”[11]。东方朔同时因其滑稽多智被尊为相声业的祖师爷。

神话小说《西游记》里东方朔是东华帝君的弟子,道号曼倩,在孙悟空找东华帝君救人参果树时出现。

生活

约前132年,东方朔约在22岁时,曾随汉武帝派遣的海上方士集团,到海外各地进行过海外探险旅行,有观点认为其曾到过北极。东方朔所著的《海内十洲记﹒序》中记载:“臣……曾随师主履行:北至朱陵,扶桑,蜃海,冥夜之丘,纯阳之陵……”很有可能是古代亚洲文献中对于北极地区极昼极夜现象的描写。

东方朔的《神异经·北荒经》:“北方层冰万里,厚百丈,有磎鼠在冰下土中焉。行若鼠……”中所描述的“鼠”与现在惟一生活在北极地区的麝牛非常相像。另有人认为此为冻土中的猛犸象

但因为以上两本书都有明显模仿《山海经》的痕迹,所以其中记载的真实性存疑。

《东方朔画赞》

《东方朔画赞》为西晋文人夏侯湛所著,为父在乐陵郡(唐时移属乐安郡)任太守时,因到该地时所著的文章。[注 3]后被世人传颂,并书成文字。其中有据传为王羲之所书小楷《东方朔画赞》,以及后世的颜真卿《东方朔画赞碑》(全名《汉太中大夫东方先生画赞》,又名《东方朔画像赞》)

《东方朔画赞碑》书于唐天宝十三年,此时颜真卿年龄为46岁。距离在长安千福寺书《多宝塔碑》晚二年,书风已渐渐成熟。结字内敛外拓,上下开张。具有雄浑的庙堂之气。此碑刻于唐天宝十三载冬辛卯朔(755年1月14日),距离安史之乱(755年12月16日)尚有11个月。此时颜真卿已从长安贬至偏远的平原郡任太守一职。由于被贬后颜已察觉安禄山有谋反之意,因而在与安禄山派遣的官员游历后,于东方朔祠时在书刻《汉太中大夫东方先生画赞》以此宣告自己效忠于唐朝

艺术

影视

注释

参考文献

延伸阅读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