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刘秀平定关东之战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刘秀平定关东之战,是指平定函谷关以东的地区的经过,相当于关东六国故地[注 1]

背景

更始年间,全国大乱,铜马、大肜、高湖、重连、铁胫、大抢、尤来、上江、青犊、五校、檀乡、五幡、五楼、富平、获索等各个武装势力四起,总数达数百万人,寇掠郡县[参 1]

更始元年十月,刘秀被封为破虏将军,持节出使河北地区,负责为更始政权接收该地区,起初非常顺利,在邺城与邓禹会面,以邓禹为将军。刘秀至邯郸,得到士人耿纯的加入,北到柏人,又得到贾复、陈俊、刘𬙂故将朱祐的加入,然而朱祐露骨的劝进一度令刘秀不快。北上卢奴,刘秀得到耿况父子的效忠。不久,邯郸地区出现动乱,更始元年十二月壬辰(公元24年1月16日),当地豪族刘林、王郎、李育、张参等人于早上率车骑数百入邯郸城,王郎诈称为汉成帝之子,在故赵王宫自立为帝,以邯郸为首都[参 2],并遣将出兵收降周边燕、赵等地郡县,势力日盛。“自赵国已东,至于辽左,皆从风而靡矣”[参 1][参 3]

建立根据地

更始二年春季,刘秀看到王郎势力强大,于是北至蓟城,随后当地风传王郎以十万户为捕获刘秀的赏赐、广阳王子刘接图谋起兵向应王昌,城中惊扰,刘秀打算募兵抗击王郎,但没有人响应,不久王郎的使者己到蓟城,当地大小官员都出城迎接,蓟城降附王郎,刘秀一众在耿弇、铫期等人的帮助下,杀出蓟城南下,中途耿弇走散[参 4][参 5][参 6]。因为听闻王郎派兵在后追杀,刘秀等人一路上也不敢进入城邑,渡过结冰的呼沱河。后来得到信都没有归附王昌,更斩杀王昌使者的消息,刘秀一行人于是行向信都,信都太守任光得到消息后出城迎接[参 7],刘秀入驻后,以任光为左大将军、李忠为右大将军,收得四千士卒[参 8]

同样不肯归附王郎的和成郡太守邳彤知道刘秀在信都后,率精骑二千归附刘秀[参 9],昌城刘植、宋子耿纯等人也率宗族及其乡邑归附刘秀,总共有数万人归附[参 2]

平冀州

事实速览 消灭王郎之战, 日期 ...

刘秀以耿纯为前将军、刘植为骁骑将军,与任光、李忠等率兵扩张势力,又向全国发檄文呼吁打倒王昌。后大将军邳彤攻降堂阳、贳县二县[参 10];前将军耿纯降下曲阳,大军北渡呼沱河,攻入中山国,克卢奴;刘秀又率兵西向,克新市、真定、元氏、防子,兵锋进入赵国地界,在真定时,拥众十余万的真定王刘扬归降,刘秀在当地迎娶郭圣通[参 11][参 12]

屯驻在柏人的王郎大将李育,将进入赵地的刘秀前锋朱浮、邓禹击败,李育随后与刘秀大战于郭门,李育兵败,退保柏人城,刘秀围攻不克,转而攻占广阿。王郎也派李恽进攻鄗城,在刘秀行经鄗城时,李恽企图里应外合攻克鄗城,但被察觉而兵败被杀[参 13]。同一时间,上谷太守耿况在儿子耿弇的劝说下,拒绝了王郎使者的招降,并与渔阳太守彭宠联手攻打王郎,攻克蓟城,王郎大将赵闳战死,随后二郡联军南下,沿途消灭王郎的势力,涉及跨越涿郡、中山、钜鹿、清河、河闲等郡的22个县,联军至广阿后,归附在广阿的刘秀[参 5][参 14][参 15][参 16],而更始朝廷也派谢躬率兵进攻王昌。其后刘秀率兵东围钜鹿[参 2]

然而,王郎兵虽与谢躬兵相持不下[参 17],王郎也派倪宏、刘奉统兵数救援钜鹿,南䜌一战,钜鹿援兵被刘秀打败[参 18];王郎又遣兵攻信都,在信都豪族马宠的里应外合下,王郎兵进入信都,刘秀闻讯后派任光率兵收复信都,不幸的是,任光兵卒在途中逃散,向王郎投降,幸运的是,谢躬于随后打败王郎,克复信都,刘秀以李忠为信都太守[参 8]

夏季,王郎的钜鹿守将王饶虽受刘秀围攻,但久无克降的迹象,刘秀听从耿纯的建议,以邓满继承围困钜鹿,亲率精锐攻打邯郸[参 19],途中拒绝王郎派出的求和使者,刘秀大军主攻邯郸城北,经过20余日的围攻后,更始二年五月甲辰(公元24年5月27日),王郎部下李立打开城门,刘秀军入城,王郎被王霸诛杀[参 20],所得与王郎交通的文书被刘秀烧毁,以“令反侧子自安”[参 8]

平定王郎后,更始朝廷封刘秀为萧王,令其罢兵入朝,但被刘秀所辞拒[参 8],更始朝廷又派苗曾任幽州牧、韦顺任上谷太守、蔡充任渔阳太守。

萧王派吴汉与耿弇调发幽州十郡兵,但幽州牧苗曾不从,于是在无终,苗曾迎接吴汉一行人时,吴汉乘其不备诛杀苗曾,耿弇亦在上谷杀韦顺、蔡充,调发幽州兵马南归信都[参 8][参 21]

Remove ads

平铜马

秋季,萧王出兵攻铜马,战于鄡,之后吴汉率幽州兵与萧王会于清阳,又一次打败铜马,并将其围困,铜马受围月余后突围,至馆陶被萧王追上打败并投降,残余的部众与东南方的高湖、重连合兵,萧王军于蒲阳将其击败,部众投降,降兵分配萧王诸将,萧王因而总兵力达数十万,别号“铜马帝”。势力强大起来的萧王出兵攻灭在射犬的铜马余部大肜、青犊等十余万众,余众散亡[参 8],并提醒谢躬追击铜马余部尤来。尤来在大肜、青犊败亡后,北走隆虑山,谢躬于是以刘庆、陈康留守邺城,出兵攻尤来于隆虑山,但战况不利[参 22]

南平河内

萧王图谋占领河内地区,率兵从邯郸亲至河内,河内太守韩歆降,萧王以寇恂为河内太守、冯异为孟津将军,与河南地区的更始朱鲔等对峙。又乘谢躬在隆虑山与尤来相持不下时,派吴汉、岑彭率兵进攻邺城,在吴汉使者的劝说下,魏郡太守陈康反正,开邺城门迎接吴汉兵入城。谢躬听闻吴汉至邺,但没有得到邺城己降的消息,不知就里下率轻骑数百夜归邺城,被吴汉、岑彭所袭杀[参 8],其部将庞萌降[参 23]。 冬季,萧王派邓禹率冯愔、樊崇、宗歆、邓寻、耿䜣、左于等六裨将,统兵二万进军关西。当时洛阳地区由更始武阴王李轶、大司马朱鲔、丞相李松、廪丘王田立、河南太守武勃等屯驻,而更始定国上公王匡、襄邑王成丹、抗威王刘据等则屯河东[参 8]

更始三年春季,在与冯异的书信往来中,李轶表露降意,冯异因此腾出兵力北破天井关、南降成皋已东的13个县,斩杀河南太守武勃[参 24]。萧王得到冯异上奏的李轶书信役,反将其公开全国,朱鲔得悉后派人杀李轶,又将兵攻平阴,又派苏茂率兵三万北渡黄河攻温,被寇恂与冯异击退,并乘胜南渡黄河绕着洛阳跑了一圈才撒退。[参 25]

Remove ads

北剿武装集团

大约同一时间,萧王北攻尤来、大抢、五幡等,战于元氏,击败敌军,萧王一路追击,至右北平顺水北岸,反被敌军所败,萧王受困并与大军失联,残军退保范阳,萧王回来前一度谣传萧王己战死,在吴汉的努力下,数日后军心渐稳。尤来、大抢、五幡等虽胜犹败,连夜撒军,萧王又派吴汉、景丹、盖延等率军追击,接连在安次、渔阳、潞东等地战胜,至平谷一战消灭敌军[参 25],萧王军继续追击,兵锋深入右北平的无终、土垠之间,至浚靡而还[参 21],河北地区的武装势力基本被平定,但仍有小股势力存在,如大半年后的建武二年正月初一(26年2月6日),吴汉在邺城以东清剿檀乡,余部皆降。

称帝

萧王势力在南北皆传捷报,于是有人劝进,被萧王拒绝,还兵蓟城[参 26],在蓟城与渔阳太守彭宠会面。

更始三年夏季,公孙述称帝的消息传出。萧王南至中山,又有人劝进,至南平棘,再有人劝进,这次萧王没有拒绝,南至鄗,萧王刘秀得到彊华所进的符谶《赤伏符》“刘秀发兵捕不道,四夷云集龙鬬野,四七之际火为主”,于是在鄗城南边的千秋亭五成陌设置坛场,公元25年8月5日,萧王刘秀正式称帝,改元为建武,更鄗城为高邑[参 25]

平定山西

事实速览 平定山西之战, 日期 ...

自更始二年十二月开始,邓禹率军西进攻箕关,仅用十日就攻破箕关,然后攻进河东地区,兵围安邑,但围攻了近半年也未能取胜,而更始政权也派樊参将数万人入河东攻打邓禹,于解县南边被邓禹斩杀。更始三年六月壬戌(公元25年8月8日),王匡、成丹、刘据等发兵攻邓禹,邓禹军失利,樊崇战死。隔日,建武元年六月甲子(公元25年8月10日),邓禹击败王匡等,俘获刘据及更始河东太守杨宝等人,于是占领安邑,平定了今山西地区,紧接着,邓禹军西渡黄河,攻进关西地区[参 2][参 27]

平叛

事实速览 平彭宠之战, 日期 ...

建武二年正月,真定王刘杨与其弟临邑侯刘让谋反被诛。二月,渔阳太守彭宠因为不愿受征入朝,于是起兵反叛,发兵二万攻打蓟城的幽州牧朱浮,被上谷太守耿况派出的援军击退,彭宠又出兵占领广阳、上谷、右北平等郡县。入秋,光武帝派邓隆率军北上,邓隆军屯潞水南岸,朱浮亦率兵屯雍奴,彭宠发兵大败邓隆军,朱浮见彭宠战胜后撒兵。次年春,彭宠继续攻略上谷、右北平等郡县,又勾结匈奴为外援,也与张步等势力交结[参 21]

建武三年三月壬寅(27年5月10日),彭宠攻克蓟城,自立为燕王,而朱浮在耿况的骑兵掩护下,南奔良乡[参 28],同年十一月乙未(12月29日),涿郡太守张丰起兵反,自称为“无上大将军”,与彭宠结盟[参 8]

建武四年,光武帝遣祭遵等攻张丰,并于五月辛巳(28年6月12日)亲至卢奴,在祭遵军的攻势下,张丰被其功曹孟厷所拘执,向祭遵归降,祭遵军收复涿郡,斩张丰。然后祭遵受光武帝命令屯驻良乡[参 29]。稍后,彭宠亲率兵将数万及匈奴骑兵二千,攻打分别屯驻在良乡、阳乡的祭遵和刘喜,然而匈奴骑兵在军都被耿弇之弟耿舒击败,祭遵军也在潞击败彭宠军,彭宠退兵。上谷太守耿况与其子耿舒攻打彭宠,占领军都[参 21]

建武五年二月,29年3月30日,彭宠被其奴仆所杀,投奔光武帝。彭宠的部属韩立、高宣立彭午为燕王,不久彭午却被其国师韩利所杀,投奔祭遵军,祭遵军于是平定彭宠势力[参 8][参 30]

Remove ads

平河南

收洛阳

事实速览 平朱鲔之战, 日期 ...

占领山西地区后,称帝不久的刘秀开始进军河南地区。建武元年八月己亥(公元25年9月14日),光武帝从高邑至怀县,派耿弇屯驻五社津以备荣阳方向;派吴汉等进军河南,包围洛阳的朱鲔[注 2]。八月𡈼子(9月27日)光武帝在怀县祠社稷,癸丑(28日),光武帝至河阳(今孟县),同日,更始廪丘王田立归降光武帝。九月辛卯(11月5日),被围困近月余的朱鲔受到岑彭的劝说,加上吴汉军一度攻入洛阳东门,朱鲔决定举洛阳向光武帝投降,其部将苏茂亦降。在河阳,朱鲔受封为平狄将军、扶沟侯[参 8]。十月癸丑(11月27日),光武帝入驻洛阳,以洛阳为首都。不久,遣岑彭统军南入荆州。

建武元年十一月甲午(公元26年1月7日),光武帝北上怀县。同日,更始梁王刘永称帝,建都睢阳,除梁国外,刘永还辖有济阴、山阳、沛、楚、淮阳、汝南等郡,同时扩大势力,北至黄河,南至陈、颖川等地。2个月后,渔阳太守彭宠、涿郡太守张丰相继叛乱,用3年时间才平定叛乱。

事实速览 灭刘永之战, 日期 ...

建武二年三月,虽然燕地发生叛乱,但光武帝仍遣盖延、马武、王霸、刘隆、马成、苏茂等进攻刘永,先克襄邑,再克麻乡。四月,盖延军围睢阳,然而苏茂因与诸将有隙,于是杀淮阳太守潘蹇、占据广乐后归降刘永,被刘永封为淮阳王。同年八月某个晚上,盖延攻占睢阳,刘永出东门逃至虞(梁郡),不料当地人反叛刘永,刘永的母亲及妻子都被杀,刘永于是逃奔谯,盖延发兵追击刘永,先占鲁郡,再占永沛郡[注 3]。苏茂、佼彊、周建听闻盖延克睢阳后,发兵抗击盖延,但都在沛西被盖延击败,苏茂退守广乐,佼彊、周建则和刘永退至湖陵。随后,沛、楚、临淮三郡被盖延军平定[参 2][参 31]

建武三年二月,在湖陵的刘永封董宪为海西王,又封张步为齐王,企图联手对抗光武帝,己归附光武帝的张步于是杀死光武帝使者伏隆后,归附刘永。四月,光武帝遣吴汉等率军围苏茂于广乐,周建派兵救援苏茂,但被吴汉所打败,苏茂见势不利,放弃广乐,与周建一起退至湖陵。苏茂、周建兵败后,睢阳出现叛乱,归附刘永,于是吴汉与盖延围攻睢阳,七月,睢阳被围困百日后出现饥荒,刘永之弟刘防举全城降于盖延,刘永在突围逃往酂的中途时,被部将庆吾所杀,之后庆吾被光武帝封侯[参 31]

刘永死后,苏茂、周建在垂惠拥立刘永之子刘纡为梁王,佼彊驻守西防[参 31]

建武四年春,苏茂、周建于蕲被盖延所败,西防被庞萌攻克,苏茂、周建投靠董宪。七月丁亥(公元28年8月17日),光武帝至谯,派马武、王霸围攻垂惠。同月,董宪部将贲休以兰陵城归降光武帝,盖延率军救援,后盖延攻郯城无功而还,董宪乘机收复兰陵城,贲休被杀,西防也重新反叛附于佼彊[参 2][参 32]

建武五年二月,垂惠围城战出现突破,周诵乘刘纡、周建出战时,控制垂惠归降马武,刘纡、周建投奔在西防的佼彊,周建在途中死亡。三月,光武帝派庞萌与盖延负责平定刘永故地,同月,庞萌反,杀楚郡太守孙萌后归附董宪,光武帝又派杜茂、马武进攻西防,数月后攻克后,刘纡与佼彊逃奔董宪。六月,光武帝率兵参与桃城之城,打败围攻桃城的庞萌、苏茂、佼彊等。七月,光武帝至蕃,统兵攻圢董宪,于昌虑大败董宪,佼彊投降、苏茂投奔张步。董宪与庞萌退守郯城。八月己酉(公元29年9月3日),光武帝至郯,以吴汉攻郯,同月克郯城,董宪与庞萌退至朐城。刘纡被其士卒高扈斩首降吴汉。同月,湖陵被光武帝派王常所攻拔,刘永势力被灭。同年2月,燕地的叛乱彻底平定[参 2][参 33]

备注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