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俄语:Сила Сибири,罗马化:Sila Sibiri,直译:“西伯利亚力量”)是西伯利亚东部地区的一条用于将天然气从萨哈(雅库特)共和国运送到滨海边疆区和中国的天然气管道。天然气管道计划总长度达到3000至5000公里,是西伯利亚到中国天然气输送路线的一部分。项目建设耗资达550亿美元,是俄罗斯自苏联解体后最大的基建项目,对满足中国巨大而日渐增长的能源需求,减少煤炭能源带来的环境污染有重要的战略意义。[1]
Remove ads
历史

2012年10月29日,俄罗斯总统普京派任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管理委员会主席阿列克谢·米勒着手参与这条天然气管道的建设,项目名称暂定为“雅库特–哈巴罗夫斯克–符拉迪沃斯托克”(Якутия — Хабаровск — Владивосток)。[2]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举行了输气管道名称竞赛,同年年底,普京正式宣布将其命名为“西伯利亚力量”。[3]
2014年5月21日,中国和俄罗斯两国签订了为期30年价值4000亿美元天然气输送合同,管道建设计划正式开始提上议程。[4]2014年9月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和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出席了在雅库茨克举办的项目东线开工仪式。[5]2015年6月29日,天然气管道在中国境内段施工正式开始,管线计划途经9个省市。[6][7]
2016年9月4日,时任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董事长王宜林和米勒签署了天然气管道黑龙江江底段的建造合同。[8]2019年3月,江底的两条管道悉数完工。2017年,位于阿穆尔州的加压站开始动工,2019年完成建设。
2019年9月30日,东线天然气管道俄方气站开始充气。[9]同年12月2日,天然气管道正式开通。[1]
2020年12月3日,东线天然气管道中段(吉林长岭-河北永清)正式投产运营;使得北京、天津、河北等地可以直接使用俄罗斯的天然气,较原有供气能力提升2700万立方米/日[10]。
2021年6月,东线天然气管道的源头位于俄罗斯阿穆尔州斯沃博德内区的阿穆尔天然气加工厂首列生产线投产[11]。
2022年12月21日,科维克塔气田至西伯利亚力量天然气管线的区段科维克塔-恰扬达段投产运行。这意味着西伯利亚力量天然气管线实现全线贯通。[12]俄罗斯总统弗拉基米尔·普京当日主持启动仪式,预计到2023年管线输送的天然气就将增加到380亿立方米的满负荷营运能力。[13][14]但因为攻打乌克兰,受到国际集体抵制影响,俄气(Gazprom)失去了欧盟最大客户,2023年业务报告中首度录得亏损高达六千多亿卢布,仍亟需寻找新的财源[15]。
Remove ads
其中预计2700公里穿越俄罗斯境内,有950公里穿越蒙古国领土,可供应至中国与东亚的“西伯利亚二号”管线,就成为了俄方近期的重要事项。该新建管道可每年额外输送5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给中国,虽然在2024年5月16日,北京发布了中俄“关于深化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俄罗斯副总理诺瓦克(Alexander Nowak)称,项目谈判应该已经接近尾声。但中国则仍待价而沽,据大陆方面消息官方态度一直比较矜持,对是否年内开工仍未有定论,另外蒙古也有意收取高昂建设与过路费,据总理罗布桑那木斯来·云额尔登(Oyun-Erdene Luvsannamsrai)在年初时透露,该管道工程他认为应该会面临推迟。[16][17][18]但若绕道中国东北,路程将被迫延长2000公里以上,为此,受到国际通缉的普京也在同年9月亲自动身,在争议声中前往蒙古[19][20]。
概述
当项目全部完工时,管道全长将达到5111公里。其中,新建管道3371公里,利用在役管道1740公里。根据中俄双方的协定,全段建设计划应该在2023年前全部完成。输气量将会逐年增长,首期每年50亿立方米,2023年底全线投产后,将达到每年380亿立方米的输气量,目前合同签订为30年(自2019年底首批俄气灌入始)[21]。预计全线投产通气后,年最大输气能力可达380亿立方米,惠及沿线四亿人口[10]。管线上共有9个加压站来确保供气畅通,总功率达到1,200百万瓦特。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采用了1422毫米超大口径、12兆帕高压力等级的天然气管道[10]。按照设计要求,能在零下62摄氏度的恶劣环境下正常运作[22],纳米复合物覆盖的管道能极大地提高使用寿命。[23]管道的材料在受力时会轻微形变,以防止地震等自然灾害造成管道开裂。[22]管道内部的涂层也经过设计,使得传输时阻力尽可能的小,减少天然气输送过程的能源消耗。而项目所使用的管道总重量更达到了250万吨。[24]
Remove ads
中国境内的管线建设与规划
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共途经九个省区市,北至黑河,经北京在山东转往江苏,南至上海长三角经济圈,设计规划了北段、中段、南段分期建设。其中,北段(黑龙江黑河-吉林长岭)于2019年12月投产通气;中段(吉林长岭-河北永清)于2020年12月3日投产运营;南段(河北永清-上海)于2020年7月启动建设[10]。其中再新建安平至泰兴段和南通至甪直段管道共1243公里,安平至泰兴段管道已于2022年投产运行。2024年11月18日,宣布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一期在中国境内全线完工,本次完工的是中俄东线南通至甪直段工程,也是中俄东线的最后一段工程。工程结束后,预计年内完成测试,为后续投入使用做准备。[25]2024年12月2日,中国和俄罗斯东线天然气管道全线贯通。[26]
重要意义
东线天然气管道项目对于中国和俄罗斯两国的能源安全都有着重要的意义。[27]对于中国而言,稳定大量的天然气进口可以有效遏制对于煤炭能源的依赖,使天然气供应多样化,不再过分依赖海上液化天然气进口。不过更重要的是环保方面的需要[28],煤炭占能源比重的下降,又能大大改善中国北方的空气污染状况。[29]对于俄罗斯而言,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及2022年乌克兰战争后,俄罗斯与欧洲及美国的关系几乎完全破裂,美国和欧盟对其实行严厉的经济制裁及减少进口俄罗斯能源,因此俄罗斯转向亚洲,中国是俄国“能源东方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稳定的出口能巩固其能源大国的地位及增加收入。[30][31][13]
参见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