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时期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决议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又称为第三个历史决议[1][2],是在2021年11月8日-11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讨论并审议通过的一项“历史决议”[3]。中共中央政治局委托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向全会说明了该决议起草的有关情况[4]。
该决议于11月11日在会议结束后通过,全文于11月16日对外发布,主要内容就中国共产党自我总结的在该党建立一百年历史中的成就以及经验、挫败、教训等,在该决议中指出要坚持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路线,将改革开放政策称赞为“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不过内文也以大篇幅具体阐述了中国在转型摸索道路上的一系列负面问题,并且紧随其后肯定了中共十八大后,习近平出任中共中央总书记执政以来,推行的各项继续深化改革开放的政策[5]。
这篇指导性决议与1945年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1981年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6]一样,是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最重要[7][8]、最权威的三份关键历史文献之一[9]。
Remove ads
背景
起草
2021年3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十九届六中全会重点研究总结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成就和历史经验问题,成立文件起草组,由习近平担任组长,王沪宁与赵乐际担任副组长,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有关领导人及有关中央部门和地方负责人参加,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领导下起草文件[4]。
2021年4月1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对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重点研究全面总结党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问题征求意见的通知》,在中国共产党内外一定范围内征求意见。9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决定,决议征求意见稿下发党内一定范围征求意见,包括征求党内部分老同志意见,还专门听取了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代表意见[4]。
2021年10月18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问题。中共中央政治局听取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稿在党内外一定范围内征求意见的情况报告,决定根据这次会议讨论的意见进行修改后,将决议稿提请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12]。
Remove ads
基本内容
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王晓晖表示,《决议》共七个部分,与前两次的历史决议主要总结历史教训、分清历史是非不同,此次决议主要总结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此次决议也用较大篇幅呈现十八大以来的成果[1][13]。主要有以下历史时期: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以孙中山先生等人发动辛亥革命开始,觉醒了处于半封建和半殖民的旧中国,不久后的十月革命社会主义传入中国,引导了1920年代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再到中国共产党与人民,最终成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事件。
-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8),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和实践了各种理论思想、实现社会变革、外交与军事突破、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成就,并重申否定激进的错误政策,以及重点批判了“文化大革命”种种危害。
-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 中国共产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1978~1989),以邓小平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拨乱反正,创立了邓小平理论,推行实行改革开放,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键正常化走向。
-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1989~2002),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国内外形势十分复杂(指六四事件、南方谈话、银河号事件、1996年台海危机、美国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中美撞机事件)、世界社会主义出现严重曲折(指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考验面前捍卫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确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等成绩。
- 十六大以后(2002~2012),以胡锦涛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绩,特别强调了这一时期经济体制和国家开放程度实现决定性地转变,并称“科学发展观”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十八大以来(2012至今),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各项成就,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二十一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是传承著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同时列举过去诸多弊端的改善方面,全面肯定了习近平上台后对于生态、科技、经济、意识形态、国防、海洋、民族、反腐、香港、台湾、社会、外交、防疫等各方面制定推行的政策[14]。
说明
2021年12月1日,《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的说明》,强调本决定传递了承上启下的历史结论,突出对于未来中国方向的引导作用[15]。
评价
- 中共十九届六中全会全体会议公报认为,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的意义在于[16]:
- 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
- 开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
- 仅用几十年时间就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
- 实现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
- 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
- 中国时事分析网站《内参》编辑倪凌超表示:习近平正试图把自己塑造成中国国家历程的史诗中的英雄,通过推动历史性决议来将自己置于党和现代中国宏大叙事的中心。又表示这份文件也是帮助他保持这种权力的工具[17]。
- 明报[18]、TVBS[19]、苹果新闻网[20]、联合早报[21]、BBC[22]、法国国际广播电台[23]、美国之音[24]、华尔街日报[25]认为,新决议突出习近平功绩,为其在2022年中共二十大后连任中共中央总书记铺路,甚至恢复中共十二大后不再设立的党主席职务[26][27]。
- 部分反共境外时评认为该百年决议着重在毛时代的成绩,中国改革开放将会终结,并可能开始新一轮极左路线,放弃邓小平路线重回共产国有计划体制等推测[28]。不过,全文公开后定性惨痛教训的基调却给予致命一击,时事评论一般认为这是完成全面否定极左路线的标志,大致上还拥护了改革开放方向[29][30],业已使得十年“内乱期”之称最终全部被认可了下来,百年决议能出具利用40年探索的实际证据进行比较,后来党内发文指出这一次所做的结论有底,已经足以对文革的地位正式进行盖棺论定,也赞扬中共官方总算能根本性的解决思想问题是一大成就。另外并补充,历史观的稳定性有了着落,对未来研讨都会有很大帮助等看法[31]。虽然如此,但也有人认为第三份历史决议说的跟做的不同,仍主张改革开放已经终结[32]。
Remove ads
参见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原始文献: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维基文库中的相关原始文献: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的说明
- 中国共产党历史
-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决议
-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45年)
-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1981年)
-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
-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庆祝活动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