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中华百科全书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中华百科全书》,是中国文化大学于1981年到1983年在台湾出版的纸本百科全书。
此条目需要添加合适的信息框模板,或是更新现有的信息框。 (2023年2月) |
历史
《中华百科全书》是中国文化大学创办人张其昀感于中华民国缺少可供一般国民检阅参考的需要的百科全书,于是倡导组成编纂委员会[1]。由该校教授宋晞自1980年3月开始筹备[2][3]、成文出版社发行人黄成助负责总经销[1]。
1981年4月19日,中国文化大学校长潘维和在台北市国宾大饭店国际厅举行第一册发表会,中华民国总统府资政陈立夫致词,百多位学术界和出版界人士前往参观[1]。1983年9月15日,全套十册出版,发行三千套,成本约新台币三千多万元[3]。2005年间,推出线上版[4]。
编排
《中华百科全书》采辞典型式综合编排,以辞目首字笔画为序,每页分上、中、下三栏[1]。编辑方式是分栏编辑列出该栏辞目,而后集合各栏辞目归类,删其重复成一万五千余辞目后,再邀请各界专家学者一千七百零四人撰稿[2][3]。归类以中华文化为基础,分为三民主义、革命史迹、哲学、宗教、文学、史学、传记、政治、经济、法律、社会、科学、地学、中外地志、海洋、军事、美术、音乐、戏剧、体育、家政、图书出版、历史文物、教育、大学、新闻、工学、农学、商学、医学、药学、图片、地图这四十部门[1]。全文在一千万字以上,其中内附图片的地图约占各类篇幅的十分之一[2][3]。在最后第十册附刊“全书总目录”、“中华大事记”、“本书辞目分类索引”及“英汉辞目对照表”,以便读者查阅[2]。
参见
参考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