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号[注 5] | 现有企业 | 变更日期 | 变更内容 | 户数[注 6] | 
| 1 | 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 2018年1月31日 | 经报国务院批准,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实施重组,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整体无偿划转进入中国核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不再作为国资委直接监管企业。 | 96户 | 
| 2 |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 | 2011年9月9日 | 中国乐凯胶片集团公司并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成为其全资子企业。 | 119户 | 
| 2009年4月3日 | 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公司并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成为其全资子企业。 | 138户 | 
| 2003年12月25日 | 中国四维测绘技术总公司成为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 186户 | 
| 4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 2008年11月14日 | 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与中国航空工业第二集团公司合并组建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 | 143户 | 
| 5 |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 | 2019年10月25日 | 经报国务院批准,中国船舶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实施联合重组,组建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40][41]。 | 95户 | 
| 8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 | 2009年12月31日 | 中国远东国际贸易总公司并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成为其全资子企业 | 129户 | 
| 9 | 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 | 2016年7月8日 | 经国务院批准,新组建的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代表国务院履行出资人职责,列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名单,排在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之后。 | 106户 | 
| 10 | 中国融通资产管理集团有限公司 | 2020年3月31日 | 经批准,列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履行出资人职责企业名单。 | 97户 | 
| 11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 2007年7月20日 | 中国纺织工业设计院并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成为其全资子企业。 | 155户 | 
| 2005年4月26日 | 中国寰球工程公司并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成为其全资子企业。 | 172户 | 
| 13 |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 2006年10月24日 | 中国化工建设总公司并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成为其全资子企业。 | 161户 | 
| 2007年4月17日 | 中国化工供销集团总公司并入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成为其全资子企业。 | 157户 | 
| 14 | 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 | 2019年12月9日 | 经报国务院批准,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石油公司全资和控股(参股)的4MPA以上国家干线管网、省级管网、LNG接收站、储气库、管网调度业务等资产、员工实施联合重组,组建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42][43]。 | 96户 | 
| 20 |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 | 2015年6月1日 | 经报国务院批准,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和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实施联合重组 | 111户 | 
| 2007年5月22日 | 新组建国家核电技术有限公司。 | 158户 | 
| 21 |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 | 2008年10月17日 | 中国水利投资集团公司并入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成为其全资子企业。 | 146户 | 
| 2004年12月30日 | 中国水利电力对外公司并入中国水利投资集团公司成为其全资子企业。 | 178户 | 
| 22 | 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2017年8月28日 | 经报国务院批准,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与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合并重组为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97户 | 
| 24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2009年1月7日 | 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与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合并组建为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141户 | 
| 2006年4月29日 | 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并入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成为其全资子企业。 | 166户 | 
| 25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2008年6月10日 | 中国铁通集团有限公司并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成为其全资子公司。 | 150户 | 
| 2004年2月12日 | 铁道部所属的中国铁通集团有限公司移交至国务院国资委。 | 188户 | 
| 26 |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 | 2013年1月5日 | 彩虹集团公司并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成为其全资子企业。 | 116户 | 
| 2005年8月1日 | 中国长城计算机集团公司并入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成为其全资子企业。 | 169户 | 
| 30 | 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公司 | 2017年6月29日 | 经报国务院批准,中国恒天集团有限公司整体并入中国机械工业集团公司,成为其全资子企业。中国恒天集团有限公司不再作为国资委直接监管企业。 | 100户 | 
| 2013年7月18日 | 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与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实施联合重组,重组后的新集团沿用“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名称。 | 113户 | 
| 2009年7月8日 |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并入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成为其全资子企业。 | 136户 | 
| 2007年12月18日 | 中国海洋航空集团公司并入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成为其全资子企业。 | 152户 | 
| 2007年12月1日 | 中国福马机械集团有限公司并入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成为其全资子企业。 | 153户 | 
| 2005年4月26日 | 中国纺织物资集团总公司并入中国恒天集团公司成为其全资子企业。 | 172户 | 
| 2004年12月16日 | 中国进口汽车贸易中心并入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成为其全资子企业。 | 181户 | 
| 33 | 鞍钢集团公司 | 2010年5月26日 | 攀钢集团有限公司并入鞍钢集团公司成为其全资子企业。 | 125户 | 
| 34 | 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 2016年9月22日 | 经报国务院批准,宝钢集团有限公司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实施联合重组。 | 102户 | 
| 36 | 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 | 2015年12月11日 | 经报国务院批准,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整体并入中国远洋,成为其全资子企业。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不再作为国资委直接监管企业,新名称为“中国远洋海运集团有限公司”,将成为全球第四大集装箱海运商,总部将设于上海。 | 108户 | 
| 2010年8月5日 | 上海船舶运输科学研究所并入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成为其全资子企业。 | 123户 | 
| 2005年3月9日 | 中国外轮理货总公司成为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 177户 | 
| 40 | 中国中化集团公司 | 2007年6月25日 | 中国种子集团公司并入中国中化集团公司成为其全资子企业。 | 157户 | 
| 2007年4月17日 | 沈阳化工研究院并入中国中化集团公司成为其全资子企业。 | 157户 | 
| 41 | 中粮集团有限公司 | 2016年7月15日 | 经报国务院批准,中国中纺集团公司整体并入中粮集团有限公司,成为其全资子企业。中国中纺集团不再作为国资委直接监管企业。 | 104户 | 
| 2014年11月26日 | 中国华孚贸易发展集团公司整体并入中粮集团有限公司,成为其全资子企业。 | 112户 | 
| 2013年3月12日 | 中国华粮物流集团公司并入中粮集团有限公司成为其全资子企业。 | 115户 | 
| 2012年4月10日 | 发改委和财政部所属的中国华粮物流集团公司移交至国务院国资委。 | 118户 | 
| 2006年3月17日 | 中谷粮油集团公司并入中粮集团有限公司成为其全资子企业。 | 167户 | 
| 2004年12月16日 | 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总公司并入中粮集团有限公司成为其全资子企业。 | 181户 | 
| 42 | 中国五矿集团公司 | 2015年12月8日 | 经报国务院批准,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整体并入中国五矿集团公司,成为其全资子企业。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不再作为国资委直接监管企业。 | 109户 | 
| 2009年10月26日 | 长沙矿冶研究院和鲁中冶金矿业集团公司并入中国五矿集团公司成为其全资子企业。 | 132户 | 
| 2005年4月26日 | 中国有色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并入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成为其全资子企业。 | 172户 | 
| 2004年12月16日 | 邯邢冶金矿山管理局并入中国五矿集团公司成为其全资子企业。 | 181户 | 
| 43 | 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 2009年12月31日 | 中国邮电器材集团公司并入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成为其全资子企业。 | 129户 | 
| 2009年10月26日 | 中国新兴集团总公司并入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成为其全资子企业。 | 132户 | 
| 2009年7月8日 | 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并入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成为其全资子企业。 | 136户 | 
| 2008年9月10日 | 中国轻工业品进出口总公司并入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成为其全资子企业。 | 147户 | 
| 45 | 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 | 2016年11月23日 | 经报国务院批准,中国储备棉管理总公司整体并入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成为其全资子企业。中国储备棉管理总公司不再作为国资委直接监管企业。 | 101户 | 
| 46 | 国家开发投资公司 | 2010年12月23日 | 中国高新投资集团公司并入国家开发投资公司成为其全资子企业。 | 122户 | 
| 2009年4月3日 | 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和中国成套设备进出口集团总公司并入国家开发投资公司成为其全资子企业。 | 138户 | 
| 2006年10月24日 | 中国投资担保有限公司并入国家开发投资公司成为其全资子企业。 | 161户 | 
| 47 | 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 | 2015年12月29日 | 经报国务院批准,中国外运长航集团有限公司整体并入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成为其全资子企业。中国外运长航集团有限公司不再作为国资委直接监管企业。 | 107户 | 
| 2008年12月19日 | 中国对外贸易运输集团总公司与中国长江航运集团总公司合并组建为中国外运长航集团有限公司。 | 142户 | 
| 48 | 华润集团有限公司 | 2007年12月26日 | 三九企业集团并入华润集团有限公司成为其全资子企业。 | 151户 | 
| 2006年10月24日 | 中国华源集团有限公司的国有股权划转给华润集团有限公司。 | 161户 | 
| 49 | 中国旅游集团公司[香港中旅(集团)有限公司] | 2016年7月11日 | 经报国务院批准,中国国旅集团有限公司整体并入中国港中旅集团公司,成为其全资子公司。中国国旅集团有限公司不再作为国资委监管企业。 | 105户 | 
| 2007年7月20日 | 中国中旅集团公司并入中国港中旅集团公司成为其全资子企业。 | 155户 | 
| 2004年12月16日 | 中国旅游商贸服务总公司并入中国中旅集团公司成为其全资子企业。 | 181户 | 
| 2003年12月25日 | 中国免税品集团总公司成为中国国旅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 186户 | 
| 50 |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 2008年5月21日 | 新组建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 151户 | 
| 51 | 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公司 | 2010年3月15日 | 中国新时代控股集团公司并入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公司成为其全资子企业。 | 127户 | 
| 2006年12月28日 | 中国地质工程集团公司并入中国新时代控股集团公司成为其全资子企业。 | 159户 | 
| 2004年12月16日 | 中机国际工程咨询设计总院并入中国新时代控股集团公司成为其全资子企业。 | 181户 | 
| 53 | 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2011年1月31日 | 中商企业集团公司并入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成为其全资子企业。 | 121户 | 
| 2010年2月2日 | 中国包装总公司并入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成为其全资子企业。 | 128户 | 
| 2008年7月3日 | 中国国际企业合作公司并入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成为其全资子企业。 | 149户 | 
| 2008年1月18日 | 中国唱片总公司并入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成为其全资子企业。 | 150户 | 
| 2006年8月25日 | 中国寰岛集团公司并入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成为其全资子企业。 | 165户 | 
| 55 |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 2008年9月10日 | 中煤国际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与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合并组建为中国煤炭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 147户 | 
| 58 | 中国钢研科技集团公司 | 2006年12月28日 | 冶金自动化研究设计院并入中国钢研科技集团公司成为其全资子企业。 | 159户 | 
| 59 | 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 2004年9月16日 | 中国蓝星集团总公司与中国昊华化工集团总公司合并组建为中国化工集团公司。 | 187户 | 
| 62 | 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 | 2016年8月22日 | 经报国务院批准,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中材集团公司实施重组。 | 103户 | 
| 2005年4月26日 | 天津水泥工业设计研究院并入中国中材集团公司成为其全资子企业。 | 172户 | 
| 2004年12月30日 |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院和中国轻工业机械总公司并入中国建筑材料集团有限公司成为其全资子企业。 | 178户 | 
| 68 | 中国中车集团公司 | 2015年8月6日 | 经报国务院批准,中国北方机车车辆工业集团公司和中国南车集团公司实施联合重组。 | 110户 | 
| 70 | 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 | 2003年12月25日 | 中国海外工程总公司成为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 186户 | 
| 72 | 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2010年8月5日 | 中国房地产开发集团公司并入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成为其全资子企业。 | 123户 | 
| 2005年8月1日 | 中国港湾建设集团总公司与中国路桥集团总公司合并组建为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169户 | 
| 75 | 中国农业发展集团总公司 | 2009年12月8日 | 中国农垦集团总公司并入中国农业发展集团总公司成为其全资子企业。 | 131户 | 
| 2004年12月16日 | 中国牧工商集团总公司并入中国农业发展集团总公司成为其全资子企业。 | 181户 | 
| 77 | 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 | 2010年10月18日 | 中国出国人员服务总公司并入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成为其全资子企业。 | 122户 | 
| 2010年4月12日 |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并入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成为其全资子企业。 | 126户 | 
| 2009年9月16日 | 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公司并入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成为其全资子企业。 | 135户 | 
| 2005年8月1日 | 中国医疗卫生器材进出口公司并入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公司成为其全资子企业。 | 169户 | 
| 78 | 中国保利集团有限公司 | 2019年7月8日 | 经报国务院批准,中国保利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中丝集团有限公司实施重组,中国中丝集团有限公司整体无偿划转进入中国保利集团有限公司,不再作为国资委直接监管企业。 | 96户 | 
| 2017年8月21日 | 经报国务院批准,中国轻工集团公司、中国工艺(集团)公司整体并入中国保利集团公司,成为其全资子企业。中国轻工集团公司与中国工艺(集团)公司不再作为国资委直接监管企业。 | 98户 | 
| 2008年11月14日 | 中国海诚国际工程投资总院和中国轻工业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公司并入中国轻工集团公司成为其全资子企业。 | 143户 | 
| 2006年10月24日 | 中国工艺品进出口总公司与中国工艺美术集团公司合并组建为中国工艺集团公司。 | 161户 | 
| 86 | 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2011年9月29日 | 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与中国水电工程顾问集团公司合并组建为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117户 | 
| 87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2011年9月29日 | 中国葛洲坝集团公司与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合并组建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117户 | 
| 88 | 中国安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2019年4月2日 | 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武警水电部队组建为国有企业后,使用“中国安能建设总公司”名称。目前,已完成公司制改制,更名为“中国安能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列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代表国务院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名单。 | 97户 | 
| 92 | 华侨城集团公司 | 2005年4月26日 | 华联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的国有股权划转给华侨城集团公司。 | 172户 | 
| 95 | 中国铁路物资总公司 | 2004年2月12日 | 铁道部所属的中国铁路物资总公司移交至国务院国资委。 | 188户 | 
| 96 | 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 2012年5月10日 | 中国印刷集团公司并入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成为其全资子企业。 | 117户 | 
| 2011年5月25日 | 中国华星集团公司并入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成为其全资子企业。 | 120户 | 
| 2010年12月23日 | 新组建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 123户 | 
| 97 | 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有限公司 | 2020年6月5日 | 列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履行出资人职责企业名单 | 97户 | 
|  |  | 2020年6月3日 | 经国务院批准,上海诺基亚贝尔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诺基亚贝尔”)不再列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履行出资人职责企业名单,按照股权关系由相关中央企业管理。[44] | 96户 | 
|  |  | 2013年6月24日 | 撤销华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45] | 114户 | 
|  |  | 2007年12月1日 | 撤销中国汽车工业总公司。 | 153户 | 
|  |  | 2006年3月17日 | 长江口航道建设有限公司移交至交通部成为长江口航道管理局。 | 167户 | 
| 26 | 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 | 2021年4月28日 | 经国务院批准,新组建的中国卫星网络集团有限公司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代表国务院履行出资人职责,列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名单。 | 96户 | 
| 93 | 中国电气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 2021年9月25日 | 经国务院批准,组建中国电气装备集团有限公司,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代表国务院履行出资人职责,列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名单。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所属相关企业、中国西电集团有限公司整体划入中国电气装备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西电集团有限公司不再作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 | 96户 | 
| 95 | 中国物流集团有限公司 | 2021年12月6日 | 经报国务院批准,中国铁路物资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物流板块实施专业化整合。中国铁路物资集团有限公司更名为中国物流集团有限公司,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代表国务院履行出资人职责,列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名单。中国铁路物资集团有限公司不再作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 | 
| 64 | 中国稀土集团有限公司 | 2021年12月23日 | 经国务院批准,组建中国稀土集团有限公司,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代表国务院履行出资人职责,列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名单。 | 97户 | 
| 36 | 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有限公司 | 2022年7月25日 | 经国务院批准,组建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有限公司,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代表国务院履行出资人职责,列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名单。 | 98户 | 
| 49 | 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有限公司 | 2022年12月31日 | 经批准,中国南水北调集团有限公司列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履行出资人职责企业名单[46]。 | 
|  | 中国华录集团有限公司 | 2023年11月23日 | 经报国务院批准,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与中国华录集团有限公司实施重组,中国华录集团有限公司成为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不再作为国务院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47]。 | 97户 | 
| 67 | 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 | 2024年10月18日 | 经国务院批准,组建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代表国务院履行出资人职责,列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名单。[48] | 98户 | 
| 22 | 中国雅江集团有限公司 | 2025年7月19日 | 经国务院批准,组建中国雅江集团有限公司,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代表国务院履行出资人职责,列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名单。[49] | 99户 | 
| 73 |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 2025年7月29日 | 经国务院批准,组建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代表国务院履行出资人职责,列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名单。[50] | 100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