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江支队

由中共南下干部组成的部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江支队
Remove ads

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江支队,简称长江支队,是中国共产党于1949年3月成立的主要来自晋察冀解放区的南下干部部队,目的是跟随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下横渡长江以接管新解放区。8月11日抵达福建后南下任务完成,长江支队番号撤销,原人员归中共福建省委领导。

事实速览 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江支队, 存在时期 ...
Thumb
长江支队队员佩戴的臂章

军队沿革

建立原因

1947年8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但由于地方政府无法配合而导致后勤补给得不到保障,刘邓被迫从野战部队中抽调两万余人充实大别山解放区的地方政府,以确保顺利支前。1948年8月24日,时任中共中央中原局第一书记的邓小平在给中共中央的电报中,建议中共中央做好抽调干部接管解放区的准备。随后,刘伯承也在报告中重申了邓小平的意见。[1]:2-6

中原曾不顾削弱主力兵团抽出很大兵力展开,建设军区、分区和县基干队,今天证明是成功的。对于展开,也应尽可能做到预有准备,大别山因无准备,花了近两个月时间才展开完毕。江汉、桐柏两区吸取了大别山的经验,预先配好分区、地委、专署及县级党政军的一套机构和部队,故十天半月就大体完成了展开的任务。今后到新区,最好事先区分野战军和军区,每个军区为一单位,配齐军区、分区、县等三级党政军机构(包括部队)......

——邓小平,《关于今后进入新区的几点意见》[2]

1948年10月,毛泽东、中共中央先后发出指示,要求解放区准备轮训、培训和选拔各级干部随时准备抽调南下。10月29日中共中央华北局决定从太行太岳两个解放区中组建南下区党委,以派遣干部接管一个省级的新解放区(苏南)。1949年3月21日,太行、太岳两区南下干部在武安汇合,并正式成立中国人民解放军长江支队,4月24日启程南下。[1]:6-41

Remove ads

南下

1949年4月24日起,长江支队从武安出发,先步行至汤阴,再到老田庵站乘火车抵达开封。到达淮河时,由于淮河大桥在淮海战役中被杜聿明下令炸毁,支队只得从浮桥通过,抵达蚌埠。后乘火车抵达明光,支队经滁县浦口。5月12日,支队从浦口的长江北岸乘轮渡横渡长江,到达南京城,5月23日启程赶往苏州[1]:43-61

长江支队设立之初的本意是接管南,但4月27日苏南解放时长江支队尚在安阳华东局遂安排山东南下干部接管,导致抵达苏州的长江支队无从听调。6月,陈赓在南京参加第二野战军总前会议时,计划让长江支队跟随三兵团四兵团前往西南,但在张鼎丞的提议下,中共中央最终决定让长江支队继续南下接管福建。7月13日部队从苏州出发,8月1日抵达浦城,10日抵达建瓯[1]:66-80

番号取消

8月11日,张鼎丞、曾镜冰等人在建瓯召开会师大会,中共闽浙赣省委宣布撤销,长江支队亦正式撤销,原编制内的组织、人员均归中国共产党福建省委员会领导。[1]:81

组织结构

支队部机关、区党委机关

长江支队部共372人[3],党委委员名单如下[1]:1-2

各大队机关

下表列出长江支队除支部队外的各大队组织序列[4][1]:1

更多信息 大队编号, 大队人数 ...

注:灰色单元格内的干部表示原属闽浙赣省委的地下党员。

Remove ads

参见

注释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