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临界威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中国临界威慑策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对中华民国等国家使用的一种政治与军事策略,最早来自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源自威慑理论,属于灰色地带战术,是一种心理战,想法接近于孙子兵法的“不战而屈人之兵”。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会透过军事,政治与经济等各种手段来对其他国家施压,经由逐渐升高压力,但不会超过界线,到达发动直接战争的地步,使得其他国家屈服。
台湾认为,以台湾为目标的临界威慑策略是一种准侵略手段,目的在于入侵台湾。
概论
临界威慑(英语:Borderline Deterrence)的名称来自于威慑理论(Deterrence theory),是利用核武器对于敌国进行吓阻的政策。用于军事领域,是一种边缘政策,将情势升高到接近发生战争,但还未实际战争的情况,产生足够的压力,迫使敌方主动屈服[1]。
这个策略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将领赵锡君,在2003年出版的《慑战》中提出。中华民国前国防部副部长林中斌称为“超军事手段优先”,认为中国大陆会优先采取经济、外交、心理、媒体、认知作战来施压,以军事手段来做后盾,但不会优先采用战争手段[2]。在赖清德就任中华民国总统后,中国大陆采取了临界威慑策略来对台湾施压[3]。
注释
相关条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