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合成第五十八旅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合成第五十八旅(英语:58th Combined Arms Brigade),又称“百旅之杰”或“杨根思部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第八十三集团军下辖的一个中型合成旅,驻地河南省许昌市、长葛、漯河。
Remove ads
历史概述
1932年9月初,中共福安中心县委在福安兰田举行武装暴动。9月14日,在福安溪潭双阳村正式成立了以詹如柏为队长、马立峰为政委的闽东工农游击第一支队。这支部队随后于1934年9月30日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闽东独立师第一纵队,第二次国共合作开始后编入新四军战斗序列,后为华东野战军第一纵队第一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军第五十八师[2]。
尽管建制可追溯至第一次国共内战时期的红军部队,但由于长期远离中共中央未能接受正规化改编,也并未像陕北红军那样在第一次国共内战末期与中央红军取得联系并合编,所以五十八师的前身虽然具有“红军血统”,但五十八师并不被官方认定为“红军师”。相似的情况也出现在昆嵛山红军游击队(即后来的步兵第七十九师)上。
长津湖战役中,第五十八师第一七二团三连连长杨根思(入朝前曾被多次授予“战斗英雄”称号)攻占了长津湖以南下碣隅里外围的制高点一零七一高地。1950年11月29日拂晓至上午10点,他亲率第三排在长津郡下碣隅里外围1071.1高地东南小高岭的作战中,打退美军多次进攻,在耗尽弹药、战斗只剩他一人的情况下,杨根思怀抱炸药同进攻高地的联合国军士兵同归于尽,完成了切断敌军退路的任务,时年28岁。这也是“杨根思部队”名称的来源[3]。
回国后,1998年第五十八师改编为摩托化步兵第五十八旅[2],2001年被改为机械化步兵旅,成为全军数字化机械化步兵试点单位之一。2017年改变为现有编制。
Remove ads
沿革
参考资料:[2]
Remove ads
荣誉
著名成员
-
闽东工农游击第一支队的缔造者之一詹如柏(1902年—1935年),1935年被捕牺牲。
Remove ads
参考来源
参见
注释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