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印度河-恒河平原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印度河-恒河平原map
Remove ads

印度河-恒河平原(英语:Indo-Gangetic Plain),又称北方平原(Northern Plain)或北印度河平原(North Indian River Plain),是一片拥有肥沃土壤的平原,横跨印度次大陆北部和东北部,面积达70万平方公里(27万平方英里)的区域。它涵盖印度北部和东部、巴基斯坦东部、尼泊尔南部以及几乎整个孟加拉国。该平原以流经该地区的两大主要河流系统 - 印度河恒河而得名。

事实速览 印度河-恒河平原, 国家 ...

平原从北方的喜马拉雅山脉延伸至南方的德干高原北部边缘,并从东方的印度东北部延伸至西方的伊朗边境。这块平原是印度次大陆上许多主要城市的所在地,居住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近七分之一。由于该地区是由印度河、恒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上游为中国雅鲁藏布江)三大河流的沉积物所形成,让此平原具有世界上最大,且不间断的冲积层。由于此地有丰富的水资源,而成为世界上人口最稠密和农业耕作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

Remove ads

历史

Thumb
印度河-恒河平原西部,印度河流域文明所涵盖的地理范围。

印度河流域文明于公元前3000年发源于此地,是印度次大陆上最早的人类定居点之一。[1]此地区在吠陀时期(约公元前1500年至600年)被称为"雅利安国"(义为雅利安人的神圣国土)。根据《摩奴法论 (2.22)》,"雅利安国"是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和温迪亚山脉之间的区域,从东方之海(孟加拉湾)延伸到西方之海(阿拉伯海)"。[2][3]此地区是史上被称为印度斯坦的一部分,印度斯坦这一名称曾指整个印度次大陆。[4]"印度斯坦人"也常指代该地区的人民、音乐及文化。[5][6]

这块肥沃的土地曾促进多个帝国的崛起和扩张,例如孔雀王朝贵霜帝国笈多王朝,它们的人口和政治中心都设于这块平原上。孔雀王朝存在于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曾将印度次大陆的大部分地区统一,是印度次大陆上有史以来最大的帝国。[7]贵霜帝国于公元1世纪中期由今日的阿富汗扩张到印度次大陆的西北部。[8]丝绸之路的海上贸易部分于此期间蓬勃发展。[9]笈多时期存在于公元4世纪至公元7世纪,以其艺术、建筑和科学而闻名。[10]

此地区的大部分在公元12世纪时由拉杰普特人统治。[11]拉杰普特人国王普里色毗罗阇三世统一几个拉杰普特邦国,并在1191年的第一次塔兰战役英语First Battle of Tarain中击败由阿富汗入侵的希哈布丁·戈里英语Muhammad of Ghor古尔王朝)军队。[12]然而希哈布丁在第二次塔兰战役英语Second Battle of Tarai中击败拉杰普特人,结果是信奉伊斯兰教突厥语族奴隶所建的德里苏丹国在13世纪于当地崛起。[13][14]蒙兀儿帝国开国君主巴布尔于公元1526年越过开伯尔山口,横扫此地,建立帝国(此帝国政府由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构成),在接下来的近三个世纪里成为这个地区的统治者。[15]

由印度人希瓦吉建立的马拉塔帝国在公元18世纪初曾短暂占领此地。[16][17][18]大约在同一时期,名为兰季德·辛格的锡克人在印度河-恒河平原的西北部建立锡克帝国[19][20]欧洲人于公元15世纪末抵达印度南部(也称印度半岛)。[21]英国东印度公司历经普拉西战役(1757年)和布克萨尔战役(1767年)之后,将其在恒河下游平原的势力巩固。当马拉塔帝国也被英国东印度公司击败之后,整个印度河-恒河平原即受英国统治。这段统治期间持续到1947年印度宣布独立为止。[22]

Remove ads

地质

Thumb
用以显示印度不同区域的地形图。

这块平原以流经当地的两大主要河流系统 - 印度河和恒河来命名。此地区的形成是由于印度河、恒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三大主要河流系统持续将泥沙沉积在北部喜马拉雅山脉和南部德干高原之间既有的洼地中的结果。关于这块洼地的形成方式,有不同的理论。印度地质学家达拉肖·瓦迪亚英语Darashaw Nosherwan Wadia认为此洼地是自南部高原和北部山脉形成以来就存在的沟槽。奥地利地质学家爱德华·修斯则认为这个洼地是一个大型的向斜构造,是喜马拉雅山脉向南推进,而受印度大陆阻挡时形成。[23]

曾于19世纪末期担任印度测绘局局长英语Surveyor General of India的前英国军官悉尼·布拉德英语Sidney Gerald Burrard认为,该地区是地壳中存在的一条深邃的裂谷,后来被冲积物填满。他还指出喜马拉雅山脉和德干高原地区存在其他裂谷。然而,美国费迪南德·海登英语Ferdinand Vandeveer Hayden和英国理查德·奥尔德姆英语Richard Dixon Oldham等地质学家驳斥这一观点,他们表示没有证据表明有裂谷存在,而且并不可能存在如此巨大的裂谷。根据最近的研究,由于印度板块向北漂移,史前特提斯洋海床上的沉积物向北端褶皱,后来由于北部喜马拉雅山脉的隆起而形成槽地。该地区在淤泥长期沉积,而成为一最大,且不间断的冲积层[23]

Remove ads

地理

Thumb
在双河间地区 (doab),卡迪尔 (khadar)(绿色部分)位于河流旁边,而邦戈尔 (bangar)(橄榄色部分)地势较高且距离河流更远。

这片肥沃的平原横跨印度次大陆北部和东北部,面积有70万平方公里。涵盖印度北部和东部、巴基斯坦东部、尼泊尔南部以及几乎整个孟加拉国。从北方的喜马拉雅山脉延伸至南方的温迪亚山脉、萨特布拉山脉以及乔塔纳格浦尔高原英语Chota Nagpur Plateau,并从东方的印度东北部延伸至西方的伊朗边境。此地是许多主要城市的所在地,居住人口近世界人口的七分之一。[23][24]它主要涵盖印度西部的拉贾斯坦邦、西北部的旁遮普邦哈里亚纳邦昌迪加尔德里(此两处为联邦属地)、北部的北方邦、东部的比哈尔邦西孟加拉邦以及东北部的阿萨姆邦[23][25]

印度河-恒河平原被德里岭英语Delhi Ridge分为两个流域,德里岭是阿拉瓦利山脉向北的延伸。西部由印度河水系流向海洋(阿拉伯海),东部则由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水系组合后流向海洋(孟加拉湾)。[26][27]此平原包含四个不同的地理区域:[23]

  • 巴布尔区域: 这是一个狭窄的区域,宽约7-15公里(4.3-9.3英里),位于喜马拉雅山山麓的正下方。这个地带的地层渗透性极高,主要由河流携带的石头和岩石组成。大多数溪流带来的河水在这个区域都渗入地下。[23]
  • 特莱平原: 这是紧邻巴布尔区域的地带。区域主要由重新出现的溪流和河流沉积的新淤泥所组成。于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都有大量降雨,地表由茂密的湿润常绿植被覆盖。[23][28]
  • 邦戈尔 (Bangar): 这个地带由河流沉积的较老冲积土组成,形成洪泛平原上的主要肥沃区域。也包含红土沉积。[23]
  • 卡迪尔 (Khadir): 最后一个区域涵盖邦戈尔地带以南的低洼地区。主要由河流流经平原上部时携带的新淤泥组成。[23]

水文与气候

此地区有三大河流系统,地下水位英语water table高。由于当地丰富的水资源和肥沃的冲积土壤,而成为世界上人口最稠密和农业耕作最密集的地区之一。[23][29][30]平原东部在夏季后的季风期间降雨量大,经常导致洪水,并造成水灾。降雨量从东向西递减,西部地区包含较干燥的区域,如塔尔沙漠[24][31]

其中所含较小地理单元

此平原可再细分为各种次地理单元,例如巴基斯坦的信德平原(Sindh Plains)和印度河三角洲英语Indus River Delta、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拉贾斯坦平原(Rajasthan Plain)和旁遮普平原英语Punjab plain(也称Punjab-Haryana Plain)、印度和孟加拉国的恒河平原(Ganga plain)、印度的布拉马普特拉河谷英语Brahmaputra Valley、尼泊尔的特莱平原,以及印度和孟加拉国的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三角洲英语Ganges-Brahmaputra Delta(也有恒河三角洲(Ganges Delta)之称)。

信德平原

信德平原构成印度河-恒河平原的西部,涵盖巴基斯坦塔尔沙漠以西的信德省地区,北部与旁遮普平原接壤,南部则是印度河三角洲。[32]此地区年降雨量约为13英寸(330毫米),主要集中在6月至9月。[33]当地主要的经济活动为农业。[34][35]

印度河三角洲

Thumb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提供的印度河三角洲卫星照片。

印度河三角洲涵盖的是印度河流入阿拉伯海的区域。三角洲的大部分位于巴基斯坦南部的信德省,一小部分位于印度的卡奇县。三角洲的面积约为41,440平方公里(16,000平方英里),在与海洋交汇处的宽度约为210公里(130英里)。[36][37]此地区气候干旱,年降雨量仅为25至50厘米(9.8至19.7英寸)。[38]自1940年代以来,由于大量印度河水受到大模灌溉工程截取,导致三角洲的水量减少。[39]该地区是世界上最大的干旱红树林所在地。[40]根据2003年的估算,印度河三角洲活跃区域的人口数为九十万,渔业为当地主要的产业。[41]

拉贾斯坦平原

Thumb
塔尔沙漠。

拉贾斯坦平原是印度河-恒河平原印度中的最西端,主要由塔尔沙漠组成。[a]塔尔沙漠的面积为20万平方公里(7.7万平方英里),延伸达650公里(400英里)。约四分之三的平原位于印度,其余位于巴基斯坦。在印度,这个地区的三分之二属于拉贾斯坦邦西部,向阿拉瓦利山脉以西延伸,其余部分则是哈里亚纳邦、旁遮普邦和古吉拉特邦的部分地区。该地区的平均海拔为325米(1,066英尺),从东向西逐渐降低,在靠近印度河三角洲和 卡奇盐沼英语Rann of Kutch时降至约150米(490英尺)。该地区的西部由移动沙丘(当地称dharian)覆盖,东部地区(拉贾斯坦邦戈尔)则多岩石。该地区大多为干旱气候,只有卢尼河等季节性河流能供水,以支持规模有限的农业。[23]

旁遮普平原

旁遮普平原位于拉贾斯坦平原的东部和东北部。它以西北至东南走向延伸640公里(400英里),直至阿拉瓦利山脉,宽约300公里(190英里),从印度的哈里亚纳邦延伸到巴基斯坦的旁遮普省。海拔从北部的275米(902英尺)到西南部的176米(577英尺)不等。该平原西部较大的区域主要由印度河的支流(拉维河比亚斯河萨特莱杰河)排水。东部边界的一小块狭长区域则由亚穆纳河排水。包含德里市的中间地带,除季节性的格加尔-哈克拉河英语Ghaggar-Hakra River外,基本上没有主要河流。该地区属于湿润的亚热带气候,冬季干燥,大部分降雨发生在7月至9月的西南季风期间。[23]

恒河平原

Thumb
恒河平原位于印度河-恒河平原的东部地区(图上方喜马拉雅山脉下方浅色部分)。

恒河平原是印度河-恒河平原中最大的次单元,横跨北方邦、比哈尔邦和西孟加拉邦,面积达37.5万平方公里(14.5万平方英里)。恒河及其支流,如亚穆纳河、戈默蒂河加格拉河甘达克河昌巴尔河戈西河河,都流入该地区。源自喜马拉雅山脉和德干高原的各条河流和溪流为该地区提供肥沃的土壤。该地区地势向东南方向缓缓倾斜,分为上恒河平原、中恒河平原和下恒河平原三个区域。上恒河平原从北部的西瓦利克山脉延伸至南部的德干高原,面积达14.9万平方公里(5.8万平方英里),亚穆纳河大致构成其西部边界。该区域南北长约550公里(340英里),东西宽约380公里(240英里),平均海拔为100-300米(330-980英尺)。[23]

中恒河平原向上恒河平原东部延伸,构成北方邦东部和比哈尔邦的一部分。面积达14.4万平方公里(5.6万平方英里),南北长330公里(210英里),东西宽600公里(370英里)。海拔从西部边界的100米(330英尺)到东南方向的30米(98英尺)不等。该平原主要由加格拉河、甘达克河和科西河排水。下恒河平原包括比哈尔邦、西孟加拉邦的部分地区以及孟加拉国的大部分地区。它沿着从北部喜马拉雅山麓到南部孟加拉湾的580公里(360英里)地带延伸,面积达8.1万平方公里(3.1万平方英里),西起措达那格浦尔高原英语chota nagpur plateau,东至孟加拉国与印度的东部边界。西部边界的平均海拔为50米(160英尺)。[23]

Remove ads

布拉马普特拉河谷

Thumb
于阿萨姆邦的布拉马普特拉河谷。
Thumb
布拉马普特拉河谷地图。

布拉马普特拉河谷主要涵盖印度阿萨姆邦,是印度河-恒河平原向东的延伸。它从北部阿鲁纳查邦东喜马拉雅山脉英语Eastern Himalayas延伸至南部的加罗-卡西-詹蒂亚山脉(Garo-Khasi-Jaintia range)和米基尔山脉英语Mikir Hills。其东部是帕凯山那加丘陵,西部是下恒河平原的边界。估计该地区的面积为5.6万平方公里(2.2万平方英里),由布拉马普特拉河及其支流排水。海拔从东部的130米(430英尺)到西部的30米(98英尺)不等。[23]

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三角洲

Thumb
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三角洲(图下方深色部分为孟加拉湾)。

恒河-布拉马普特拉河三角洲是由恒河和布拉马普特拉河在汇入孟加拉湾时形成的河流三角洲。它横跨孟加拉地区,包括孟加拉国和印度西孟加拉邦,是世界上最大的河流三角洲,也是该平原最肥沃的地区之一。[42][43]此三角洲从西部的胡格利河向东延伸约260公里(160英里)至梅格纳河[44]面积超过10万平方公里(3.9万平方英里),其中三分之二位于孟加拉国。它也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居民超过1.3亿。[45]该地区容易遭受强烈的热带气旋侵袭。[46]当地最重要的产业为农业和渔业。[47]

参见

注记

参考文献

书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