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
中國春節電視綜合晚會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英语:CMG Spring Festival Gala),原称中国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简称央视春晚或总台春晚[1],是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为庆祝农历新年而于每年农历除夕晚间举办的电视综合晚会,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内关注度最高的电视节目之一。央视春晚由1983年始正式公开举办,起初采用茶话会形式,1993年改为“盛典式”,主要以艺术形式进行政治宣传,宣扬对过去一年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伟大成就[2]。2014年,央视春晚由央视“台长工程”升格为“国家项目”,规格定为中国国内文艺晚会最高级,地位与奥运会开幕式等同[3]。
![]() |
Remove ads
Remove ads
历史
在中国大陆,广义上的春节晚会历史可以追溯到1956年的电影《春节大联欢》,该片由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制作,以纪录片形式拍摄,邀请各界著名人士参与,为中国大陆有影像记录的第一场春节晚会。1960年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前身)再首次举办第一个春节联欢晚会,也是首次在演播室演播的第一个综艺晚会[7]。
在1961年至1962年的文艺政策松动之时,北京电视台共举办了三届“笑的晚会”[7]:
- 第一次晚会全部节目为相声;
- 1962年1月20日举行第二次晚会,节目除相声为主,还有话剧片段、独角戏、洋相和笑话等戏剧节目。其是中国大陆首次电视直播的春节晚会,起用主持人,演播时首次采用茶座式方式,在现场的演员们分散围坐,兼为现场观众及表演者,改变了以舞台为中心的传统形式,并首次把小品表演搬上荧幕,被视为日后春节联欢晚会的雏形[8];
- 第三次着重表演,节目编排以小品表演做主而减少说唱。
最后一次笑的晚会所编排的诸多小品获得不少观赏效果,但被当时一些观赏评论抨击“讽刺现实”或“为笑而笑”、“向小市民趣味讨好”。三轮晚会结果遭受内部批评,从此亦销声匿迹,未能脱逃文革之厄运。[7]
1978年中央电视台(当时仍称为北京电视台)恢复春节联欢晚会,但当时并未引起广泛关注;1979年电视台在春节期间录影播出《迎新春文艺晚会》,引起一定反响。[7]1983年,中央电视台在除夕夜以现场直播形式举行春节晚会,并定名为“春节联欢晚会”,此后作为惯例延续下来。1986年起,广电部禁止各地方台在除夕制播同类的晚会节目,央视春晚成为全国唯一能在除夕播出的电视春节晚会[9],同年起,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开始多语言转播央视春晚。
1993年,央视春晚进行重大改革,由原来的茶话会形式改为“盛典式”,加强政治功能,“针对过去一年党和政府的伟大成就,用艺术的形式进行宣传”,并开始实行导演竞标制[2]。每年春晚的筹备成为央视文艺节目部门的首要任务,晚会筹备期长达3-9个月不等。
2012年4月,春晚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证书,认证为世界上观众人数最多的国内节目[10]。
2014年,央视春晚由央视“台长工程”升格为“国家项目”,规格定位为中国国内文艺晚会最高级[11]。
2019年,随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于2018年3月正式组建成立,晚会正式名称改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春节联欢晚会》。
Remove ads
制作
1983年、1984年春晚的演出场地位于北京南礼士路的广播大院演播厅,面积不到600平方米,由于场地过于狭窄,无法上演大型节目,1985年春晚大胆尝试将主会场设于北京工人体育馆,但由于设备及调度原因使直播效果欠佳,1986年春晚又搬回至广播大院演播厅举行。1987年随着中央电视台迁址,春晚场地亦改至中央电视台彩色电视中心内的1000平米演播大厅,1997年,央视将其总部内一块圆形的绿化用地改建为地下演播大厅,屋顶呈半球型网架设计,使用面积为1600平方米,高度达30米,直径约50米,可容纳近千名观众,其后被命名为中央电视台彩色电视中心一号演播厅,于1998年春晚正式启用后成为现时央视春晚的专用演播厅。
1988年的春晚开始引入“分会场”的概念,在直播中穿插广东、四川、黑龙江三个分会场事先录制的节目和现场画面。1989年的春晚在中国剧院设置分会场,穿插在主舞台节目的表演中。1996年的春晚设置了上海、西安两个分会场,首次实现了主会场和分会场实况直播,晚会中多个节目均由各会场连动共演,成为中国电视史上多会场跨地域晚会直播的一个里程碑。2002年的春晚在深圳世界之窗设置分会场,第二次进行异地直播,同时也是首次在室外进行直播。2015的春晚将语言类节目与歌舞类节目分离,语言类节目单独在九号演播厅表演[12],在提升转播效果的同时,也节约了搬运道具的时间[来源请求]。2016年,春晚时隔多年后重新启用分会场,并依照“东西南北拜大年”的原则选取四地作为分会场。由于春晚直播时长限制,每个分会场只能截取其中几个最具特色的节目在除夕当晚播出,完整版演出会以“春节联欢晚会分会场节目展播”形式于春节期间在央视综合频道、综艺频道播出。2017年至2019年的春晚均沿袭了此一设定。2020年春晚,仅在粤港澳大湾区(港珠澳大桥白海豚岛)及河南郑州设分会场,因受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影响为预先录制形式[13]。2021年至2023年间,受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及“乙类乙管”防控政策转段影响,春晚不设立分会场,直到2024年恢复“1+4”模式。
央视春晚在开办初期,聘用的主持人多以明星为主。现时,央视春晚基本上由央视主持人主持。从数量上来看,1990年的春晚,只有赵忠祥一名主持,为历年最少;而2000年的春晚则邀请了20名主持人,为历年之最。朱军为主持春晚次数最多的主持人(1997年至2017年,共21届)。
Remove ads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春节联欢晚会已经有着特有的节目流程和固定模式,从纯粹的综艺晚会上升为承载国家叙事及意识形态话语的重要载体。整台晚会持续四个半小时以上,节目安排在四十个左右,以语言类节目为主、歌舞类节目为辅,穿插魔术表演、杂技表演、武术表演、儿童舞蹈表演、体育舞蹈表演、少数民族歌舞、地方戏曲选段联唱等环节,通常以《春节序曲》作开场曲,《难忘今宵》作为晚会结束曲。随着制播技术的升级,近年央视春晚逐渐改以短片形式作开场。节目类型方面,相声、小品是春节联欢晚会的主要内容,一般以生活趣事、社会现象、弘扬正能量、宣传国家最新政策为题材,歌舞类节目则以舞美场面宏大为特色。各类节目需经过导演组由节目导向、效果方面进行的多轮审查,才能进入“带妆带观众大联排”阶段。“大联排”一般在晚会直播前进行四至六轮,在直播前两天进行的最后一次“大联排”基本确定节目最终内容,并按正式流程录制备播版本。
春晚对一般演员的酬劳是象征性质的,由人民币一千元至数千元不等。目前已知价码最高的明星王菲劳务费也不过5000元[20]。由于春晚的高关注度,许多原本知名度不高的演艺人通过这个舞台一举成名,成为当时炙手可热的明星,如张明敏、陈佩斯、朱时茂、董文华、费翔、毛阿敏、宋祖英、毛宁、赵本山、宋丹丹、刘谦、小沈阳等。
Remove ads
春晚首次出现商业广告是在1984年中国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零点报时时段,电视屏幕右上角时钟图案出现了山东钟表企业康巴丝的商标,自此开始了春晚的商业化征程。1985年春晚,为引入社会资金,央视连同中国工商银行发售与彩票性质类似的“春节联欢晚会赞助纪念券”,并在晚会中直接加插商业广告,受到观众批评,自此春晚不再单独设置商业广告时段。由于春晚的性质及高关注度,春晚上的广告植入便成为国内各商家的“兵家必争之地”。多次参与春晚创作的电视导演甲丁曾透露“仅《新闻联播》后到春晚开始前这一时段的广告,就能够养活一个小地方台一年”[21]。春晚的广告也由单纯的字幕贴片发展为主持人口播、春晚贺电、屏幕下方提示字幕、节目软性广告植入、多屏互动等各种形式。从2003年开始,央视将春晚收益最高的“冠名权”和“整点报时”广告以招投标形式出售。由于2010年中国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的植入广告引发争议,2011年央视春晚曾取消节目软性广告植入。随着新媒体发展,2015年起,央视与国内互联网公司合作进行“春晚红包”互动环节,腾讯、阿里巴巴、百度等企业先后成为春晚独家互动合作伙伴。
近年来,央视春晚与国内互联网公司合作进行“春晚红包”互动环节。在2015年的春晚中,腾讯首次与春晚合作,观众可使用微信“摇一摇”功能瓜分价值5亿人民币的微信现金红包;2016年的春晚,阿里巴巴获得春晚独家合作权,以手机支付宝“咻一咻”及“集五福”形式送出8亿红包。但在2017年,前一年极富争议的红包活动从春晚上暂时消失,2018年,阿里巴巴再次夺得独家合作权,观众可使用手机淘宝与春晚跨屏互动,同时瓜分总值6亿红包。2019年,百度成为央视春晚独家红包互动合作伙伴,观众可在直播期间通过百度客户端参与瓜分9亿红包。2020年,快手短视频成为央视春晚独家互动合作伙伴,观众可在直播期间通过快手APP参与瓜分10亿红包。2021年,抖音成为央视春晚独家互动合作伙伴,观众可在直播期间通过抖音APP参与瓜分12亿红包。2022年,京东成为央视春晚独家互动合作伙伴,互动活动从1月24日持续到2月15日,观众可共瓜分15亿红包和物品[22]。2023年,五粮液成为央视春晚独家互动合作伙伴,互动方式为通过央视频分四轮抽取总价值上亿的五粮液产品[23]。
Remove ads
在镜面形式方面,1983年至2012年春晚为4:3制式,2013年及之后春晚改为16:9制式播出,标清频道在2013年至2015年期间采用信箱模式播出,2016年至今与高清频道采用相同制式播出。从2008年春晚开始出现16:9制式版画面比例,在原CCTV高清频道(现体育赛事频道)播出,但在播出4:3比例的画面时屏幕两侧会有切边。综合频道、综艺频道(2012年)、中文国际频道(1993年)、CCTV大富(1999年)在1993年至2012年为4:3切边播出。2010年开始出现16:9制式版直播和重播版春晚、彩排版16:9制式春晚在其之前开始出现该比例的时候就同时开始出现,之后改为信箱模式,中文国际频道、英语频道2015年起改为16:9制式[注 3]。
在伴音技术方面,1983年至2012年春晚为单声道制式,这也是当时中国电视普遍所采用的声音制式,2013年及之后春晚改为杜比数字环绕声制式播出,标清频道则采用立体声播出。现今春晚在央视自家频道(CCTV-13除外)的直播和重播均提供杜比数字环绕声信号,但是通过地方电视主频道收看转播的央视春晚则通常只有立体声。
在字幕方面,1984年春晚,央视为个别歌舞类节目配备手写歌词字幕,自1985年春晚起,在直播期间,歌舞类节目启用电脑排版的简体中文字幕(1996年及以前在屏幕底部居中显示,1997年至今改为左对齐显示);而在晚会重播时(包括歌曲和语言类节目)才会在其下方配上现代标准汉语字幕(字体为央视频道常用的字体),此前重播的晚会所有内容(包括主持人的台词)均有字幕,近年来逐步取消,改为仅在歌曲和语言类节目使用。自2010年起至2023年(2014年除外),春晚歌舞类节目字幕使用毡笔黑字体;2024年,春晚歌舞类节目改为方正体字幕。
Remove ads
播出平台
注:除央视第一、三、四套节目外,以上列表为逢年通常参与转播或重播的平台,但可能并非每年均有参与转播或重播,或重播安排时间可能有变化;而非固定的转播或重播平台、重播时间的,参见各届春晚条目。
Remove ads
中国内地的大部分省级卫星频道和地方电视台主频道在当晚同步转播央视春节联欢晚会,部分地方电台频率也会同步转播央视春晚的电视伴音。在港澳地区,由已落地的综合频道港澳版(由香港亚洲电视/港台电视33、澳广视以免费电视频道形式转播)负责转播,澳广视由2013年起获安排在旗下频道(澳视澳门台,后改为澳视高清台/澳门综艺频道)同步转播,香港无线电视、奇妙电视则从2021年起获安排在旗下频道(现时一般为TVB Plus、香港国际财经台)同步或延时转播。
由于《春节联欢晚会》属于央视自有版权节目,因此春晚亦不存在地方台强制同步转播的现象,并非所有电视台都会完整转播央视春晚,地方台也须向央视签订书面授权方可转播晚会。自2014年巴西世界杯开始,央视就加强了自有版权节目的保护,其中要求地方台授权转播春晚时不得以任何形式遮盖央视台标[注 6]。由于近年来央视春晚的网络传播权采取授权形式(未获得授权的不得播出),因此通过网络直播的大部分地方电视台卫星频道和地面主频道在转播春晚时,如使用对应官方客户端观看的,则会以宣传片屏蔽,回看同理。
此外,过去《春节联欢晚会》直播结束后,会有各地卫视或地面频道录制该节目在春节期间安排重播,以及会在相声小品等专题节目引用央视春晚的画面。从2015年开始,央视自有版权保护的协议条件当中,亦同样要求地方台转播春晚时不得在中途插播节目和广告,以及不得拆分作为节目素材供自己使用和给第三方使用。而在2017年,因北京卫视为省级电视台享有政策照顾兼广电总局要求无偿传送的卫视频道,故北京卫视在除夕凌晨转播完春晚后,获央视授权安排重播,且录制央视综合频道高清版节目带,2021年起取消该安排。
Remove ads
从1993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起,中央电视台通过卫星同步向海外直播。2015年2月初,在中央电视台举行的春节联欢晚会海外推介会上,中央电视台首次宣布启动在国际网络的对外直播[27]。2015年2月12日,2015年中央电视台春晚宣传片首次亮相美国纽约时代广场[28]。2015年2月18日晚(即从2015年起逢除夕夜),中央电视台在国际主流社交网络平台Twitter(@CCTV_America),Google+(CCTV News)及视频分享网站YouTube[29]上同步直播了2015年中国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并随即引发舆论的关注与热议[30]。
在春晚播出前,中国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内地版)、综艺频道、国防军事频道、农业农村频道和中文国际频道(仅限亚洲版)[b]通常会从19时50分左右(即春晚贴片广告时段)开始并机(含20时整点报时),一直到春晚结束后的广告时段为止。而央视综合频道(港澳版)则在春晚开始之前播放纪录片(节选)及CCTV-1频道呼号(2019年[31]、2021年[32])或中国梦主题歌曲展播MV(2020年[33]),不播出20时整点报时。少儿频道则一直到春晚开始时切入节目画面,且在春晚结束后休台。
政治意义
春晚具有明显的政治性质,虽然表面上是庆祝活动,而不是传播政治议程,但无可避免地带有政治色彩。如1990年中国国家领导人江泽民和李鹏就出现在节目中,并发表讲话表达了对未来良好的祝愿,这个时长六分钟的现场直播片段是国家领导人在其历史上参与该节目的唯一例子。[34]随着观众的增长,该节目成为具有国家意义的仪式化事件,带有浓厚政治色彩的节目开始出现,国家对其制作的参与度也越来越高。通常春晚的某些部分会专门用来庆祝前一年的国家的成就和对来年重大事件的预演。具官方媒体报导,宣部和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的主要官员也会在晚会彩排期间到场监督制作[35]。大公报在评论春晚这些年的政治演变时说,春晚已经从“年终茶话会”演变成“带有政治宣传的大会”。[36]人民解放军每年都会出现在该节目的节目中,通常以歌曲的形式出现,但有时也会出现以军事为主题的小品喜剧。 许多晚会的知名歌手都有解放军文工团背景,包括阎维文、宋祖英、董文华和彭丽媛。
评价
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院长赵子忠评价称,中国的春晚,是全球当代文化中的精品。他在评论中表示“试想如果我们的春晚能坚持100年,点点滴滴记载着中华民族的前行脚步,该是世界东方多么宝贵的文化瑰宝[37]。”
作家冯骥才曾表示,“每年大家都给春晚挑毛病,但如果哪一天春晚不办了,大家一定会感到失落。”“除夕夜看春晚已成为中国人的新年俗。”[38]
自从1983年央视首次播出春节联欢晚会以来,有关春晚的争议与批评之声就不绝于耳。由于春晚是中国大陆最具影响力的电视节目之一,在全球海外华人也有一定的知名度,故与春晚有关,或者在春晚舞台上出现的各种争议性事件,备受社会的高度瞩目。这些争议与批评涉及方方面面,包括了意识形态与政治色彩、对外交往、节目编排与调动、节目类型多样性、商业与广告化、地域与种族歧视、社会地位歧视、动物保护主义、假唱风波、抄袭、社会道德、科学伦理等多个热点话题,涵盖了语言类节目(小品、相声)、歌曲与舞蹈、魔术等多种艺术形式。[34]
收视率
央视春晚至创办以来一直是中国年度关注度最高、收看人数最多的晚会节目。根据CSM及央视公布的的春晚收视数据,21世纪以来春晚收视最高的一届为2010年虎年春晚的38.26%(全国并机直播频道收视总和)。但是春晚的收视率一直呈现“北热南冷”的态势,以2008年央视春晚为例,根据AGB尼尔森媒介研究的数据显示,相比较北方市场而言,南方地区观众则并不热衷春晚节目。[39]
数据来源:2001-2008年数据采用CSM《CCTV春晚收视14年》[62],2009年以后采用每年央视公开数据。
我最喜爱的春晚节目评选
从1990年央视春晚开始,中央电视台主办的《中国电视报》组织评选“我最喜爱的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节目”,1992年起举行颁奖晚会,2001年起颁奖晚会与元宵晚会合并举办,2012年后取消评选[63]。
相关节目
为了满足广大戏曲爱好者的需要,1991年起,中央电视台在原春节联欢晚会基础上开办春节戏曲晚会,安排于除夕夜当晚21:00在综艺频道播出,戏曲频道开播后,亦会与综艺频道同步播出,2011年起综艺频道不再播出[注 7]。针对春节联欢晚会歌舞类节目偏少的问题,1994年,中央电视台推出春节音乐·歌舞晚会,后定名为春节歌舞晚会于除夕夜当晚20:30在央视二套播出,在除夕夜曾经一度出现央视“三台春晚同台竞技”的现象,与传统的春节联欢晚会不同的是,后两台晚会是录播形式,且筹备期及晚会时长较春节联欢晚会短。自从2010年春节歌舞晚会停办、春节戏曲晚会其后调整至大年初一播出,春节联欢晚会成为今后央视唯一在除夕夜播出的大型晚会。
自2001年起,中央电视台元宵晚会与“我最喜爱的春节联欢晚会节目评选颁奖晚会”合并举办后,当年的春晚剧组开始同时承担元宵晚会的筹备工作,并在每年大年十三前后完成录制。由于跟春晚共享同一制作班底,元宵晚会也被称为央视春晚的“姊妹晚会”。按照历年惯例,由于超时等各种原因未能在当年春晚登场的部分节目,会在其后的元宵晚会中亮相。
1990年开播的《综艺大观》是一个标本式的电视文艺晚会栏目,延续了春晚的主要风格,可以看作是日常版、微缩版的《春节联欢晚会》。自开播以来,培养了倪萍、周涛、曹颖、董卿等一大批出类拔萃的春晚主持人。节目内容编排与春晚一样一直是五花八门,歌舞、小品、相声、魔术、杂技,一应俱全,俨然采用的是“小型春节晚会”你表演我观看的艺术传播形式。有观点认为“春晚其实就是综艺大观推出的一个子节目,如今综艺大观已停播但是春晚到现在还是可以播出并且经久不衰”。[来源请求]
2005年起,中央电视台综艺节目《星光大道》获胜的选手可直接获得次年春晚的演出机会。2010年9月起,综艺频道开办《我要上春晚》节目,节目优胜者将获得春晚参演资格。
相关条目
注释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