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战役遗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战役遗址位于江西省抚州市,包括金溪县左坊镇后龚村的左坊红一方面军总部旧址和乐安县谷岗乡登仙桥村登仙桥大捷旧址,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第四次反“围剿”战役的重要历史见证,2019年被联合列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
1933年2月至3月,红军第一方面军在朱德、周恩来等人的指挥下,在金溪县、乐安县一带进行了第四次反“围剿”作战。其中,位于金溪县左坊镇后龚村的红一方面军总部旧址是当时的指挥中心,而乐安县谷岗乡登仙桥村则是著名的“登仙桥大捷”发生地,此次战役中,红军运用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取得了重大胜利,为巩固和发展中央苏区发挥了重要作用。[1][2]
组成部分
位于金溪县左坊镇后龚村,包括司令部旧址建筑群、政治部旧址建筑群、卫生部旧址建筑群、通讯连旧址建筑群、教导团旧址建筑群等五处旧址群,总建筑面积2758.5 平方米,是第四次反“围剿”期间红一方面军的指挥机关所在地。朱德、周恩来等红军领导人曾在此指挥作战。[3]
位于乐安县谷岗乡登仙桥村,是第四次反“围剿”中的关键战役发生地。1933年2月27日至3月1日,周恩来、朱德指挥中央主力红军在黄陂、蛟湖和登仙桥一带,采取声东击西与大兵团伏击的战略战术,歼灭了敌军52、59两个师,取得“登仙桥大捷”。[4]登仙桥原名“洪门桥”,始建于北宋天圣年间,1922年重建。登仙桥横跨谷岗水上,呈东西向,为亭式单孔拱桥,桥体、桥面也是用长条石砌成,桥基建在天然石上。桥通长28.5米、宽6.15米、通高13.5米,拱跨17.1米、矢高10.5米、桥面厚0.52米。[5]
保护与利用
近年来,相关部门对遗址进行了修缮和维护,并建立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向社会公众开放展示。[6]
参考文献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