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中兴里 (旗津区)

中华民国高雄市旗津区辖下一里行政区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中興里 (旗津區)
Remove ads

中兴里,位于高雄市旗津区最南端,其管辖包括东沙群岛南沙群岛太平岛中洲礁[3][4]。本里原与小港区相接,1967年因高雄港第二港口的兴建而人工分离[5]。连接旗津和前镇的高雄港过港隧道亦经本里[6]

事实速览 中兴里, 国家 ...
东沙群岛太平岛中洲礁位置图
图例: 红:东沙群岛 蓝:太平岛中洲礁
Remove ads

历史沿革

“崩隙”(台罗:Pang-khiah)位于旗津区最南段的中和里。由于这里属于沙质土壤,每逢巨大的风浪冲击时,沿海的土地常常有如山崩地裂一样塌落,形成一个大空隙,从此这儿的居民就以“崩隙”称呼此地。“崩隙”的居民多以随郑成功来台的郭姓、吴姓为主。但后来因为中和里改建为第二港口和货柜码头,而被并入中兴里,居民多搬迁到国民住宅“六百户”与“三百户”。位在更南方的红毛港也因第二港口而与旗津本岛分离,从此归入小港区管辖。(来源:旗津乡土情)

1945年国民政府来台,1946年1月1日设置“草柱里”,后因里名不雅,已于1950年4月24日改为“中兴里”,并于1984年7月1日配合政府经建计划设置“中兴商港区第四货柜中心”(办理中兴里、中和里及部分安顺里),尔后“中和里”因迁村而撤销该里并入本里。1999年7月1日将东沙群岛南沙群岛太平岛列入本里管辖范围,同时增设一邻,即第18邻[7]

地理

本里东以旗津二路为界与中洲、安顺里毗邻,隔河与前镇区相望,南临第二港口,西濒台湾海峡,北面中洲国小,尚属热带季风气候。

宗教信仰

  • 中洲广济宫:建始于乾隆二年(1737年),直至1969年高雄市政府为了打通第二港口、扩建高雄港中兴港区,致广济宫、进兴宫、阎罗殿3者合并,形成诸神合祀于一庙宇。新的广济宫于1990年兴建完成,今主祀观音及妈祖,是中洲地区民众的信仰中心[8]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