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中华民国道教会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中华民国道教会(英语:Taoism Society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1][2])于1966年在中华民国台湾)成立,是由道坛宫庙及道教界人士所组成的全国性道教组织。为了便于与中国大陆交流,于2006年挂名成立中华道教总会,两者实为一体[3]。中华民国道教会之下设有委员会,于国内直辖市、县、市有地方分支的道教会[1],并在海外其他国家或地区设有联络所。

事实速览 成立时间, 类型 ...

戒严时期,中华民国道教会是支持中国国民党的重要社会团体,也是政府控管宗教信仰的工具。当时台湾华人民间信仰庙宇,皆得加入中华民国道教会或中国佛教会。至于从华人民间信仰派生而出的新兴宗教,只有与国民党友好的少数团体得以合法生存,如理教天帝教等,其他则遭禁止[4]一贯道慈惠堂信仰都在这种压力之下,加入中华民国道教会,接受其“辅导”,以便成为合法信仰[5][6][7]。道教会纳编一贯道为“先天庙群”,慈惠堂信仰为“瑶池庙群”[8]

解严后,出现其他类似于中华民国道教会的道教团体,例如“中华道教联合总会”、“中华道教团体联合总会”、“中华道教文化团体联合总会/中华民国道教法师联合总会”、“台湾道教门派联合总会”,还有以寺庙为主的“台湾寺庙金兰会”等。其余还有大大小小不同派别或庙宇供奉主神所组成的社会团体,如“台湾灵宝道教总会”、“中华闾山派道教协会”、“台湾妈祖联谊会”、“全球鲲鯓王联谊会”、“中华道教中坛元帅弘道协会”、“中华道教关圣帝君弘道协会”、“中华道教玄天上帝弘道协会”等[9][10]

Remove ads

成立背景

古代中国设有管理道教的官署机构:如明、清二代于中央设道录司、府设道纪司、州置道正、县置道会[3]

民国成立以后,宗教界面临“废庙办学”的危机,为求团结自保并处理内部事务,于是佛教、道教纷纷建立其社团组织。就道教而言,全国性的道教团体,有[11][12][13]

  • 中央道教会(北京白云观,联合多省的全真道观,于1912年发起;以全真道为主,反对符箓咒术。)
  • 中华民国道教总会(六十二代天师张元旭,联合上海、江南的正一道观,于1912年发起;影响力有限,局限在上海。)
  • 中华道教会(正一、全真的上海道观,于1936年发起;陈撄宁拟《中华道教会缘起》,该团体不久就因中日战争爆发而终止。)
  • 中华道教总会(正一、全真的上海道观,于1944年发起;为日本扶植的汪精卫国民政府下的团体。)

二战结束后,六十三代天师张恩溥打算重建全国性的道教会,不过因为与杭州玉皇山福星观住持李理山之间的争执,而未能成功。道教会的成立,在当时也面临道士的经济来源,全真道和正一道型态不同,住庙道士和火居道士需求不同,道士和民间法师、术士与其他民间秘密宗教的认定与统合的诸般问题[12]

1949年12月张恩溥因国共战争而抵台,于1951年以道教领袖的身份,结合赵家焯萧天石李玉阶等人,成立“台湾省道教会”,并打算以该组织为基础,建立能获官方支持与同意的全国性道教会[5][3]。1965年,姜伯彰、赵家焯、张恩溥、李玉阶、萧天石等人,联合了数名民意代表与64位道教界人士,呈请内政部筹建中华民国道教会[14]。获得批准之后,道教界于1966年2月13日,在北一女大礼堂举行成立大会,宣告“中华民国道教会”成立[5]

最初,在台的道教会成员是以正一道的道坛道士为主,部分容纳了丹道的修炼者。后来,配合戒严时期官方对地方庙宇的管理政策,根据《监督寺庙条例》,扩大至地方民众所建立的庙宇,纳入为道教庙[15][3]

Remove ads

历史沿革

  • 1966年的成立大会推选张恩溥、姜伯彰、赵家焯、蒋肇周、李玉阶、卢崇善、段剑岷等七人组成会议主席团,姜伯彰、赵家焯为主席,龚干升为秘书长[14]。由于对理监事选举方式的看法不同,投票无法达到法定表决人数,造成理监事、常务理监事和理事长延迟选出。最后在内政部斡旋下结束争执,并在1968年7月11日的理监事会议中,由张恩溥当选中华民国道教会的首届理事长[5]
  • 第一届,理事长张恩溥(1969年逝世,张培成暂代)[1][14]秘书长:徐荣[16]
  • 第二届,理事长:陈仙洲(1973年逝世,张培成暂代)[1][14]。秘书长:徐荣[14]
  • 第三届,理事长:赵家焯[1]。秘书长:徐荣[14]
  • 第四届,理事长:赵家焯(1982年逝世,张培成暂代)[1][14]。秘书长:?。
  • 第五届,理事长:邓文仪[1]。秘书长:?。
  • 第六届,理事长:高忠信[1]。秘书长:?。
  • 第七届,理事长:高忠信[1]。秘书长:?。
  • 第八届,理事长:陈进富[1]。秘书长:张柽[17]
  • 第九届,理事长:郑逢时[1]。秘书长:张柽[18]
  • 第十届,理事长:张柽[1]。秘书长:?。
  • 第十一届,理事长:张柽[1]。秘书长:张肇珩[19]
  • 第十二届,理事长:许春夏[20][21]。秘书长:张肇珩[22]
Remove ads

中华道教学院

1989年,中华民国道教会与指南宫合作,在香港青松观观主侯宝垣的推动下,在指南宫创立了中华道教学院[23][24]。2021年,中华道教学院设址处的指南宫凌霄宝殿进行内部设施整修[25]。后来,中华道教学院迁离了指南宫的教学大楼,目前设址于松山天宝圣道宫[26][27]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