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丹桂村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丹桂村(英语:Tan Kwai Tsuen)是香港新界元朗区洪水桥的一条乡村,位于洪水桥南面,东面为大道村,西面为和平新村和锺屋村,南面是元朗公路。丹桂村于1926年开村,是一条为非原居民村,隶属于屏山乡乡事委员会。
历史
1920年代前,丹桂村一带是一片农田,田中有一个果园,位于屏山青山公路23咪、洪水坑(丹桂河)以东。1926年,新桂系智囊、国会议员王季文(王笠隐)从上海来港,购入果园及旁边一块地皮,筑路建屋。数年后,新桂系军阀被蒋中正领导的南京国民政府讨伐,将领包括林隐青、杨鼎中、周雁滨等与家眷流亡香港,得知王氏的建村计划后一同加入,在现今洪水桥一带聚居。村名命名为丹桂村,有“丹心保桂”的意思。
丹桂村划分成12个地段,各占六亩,其中7座大宅群陆续在战前建成,成为一个花园别墅区。被大宅群和荔枝树环绕的长型小公园,南北两端分别建有水塔和风车塔,能作发电。1930年年代中起,有部分桂籍业主重归大陆政坛,将大宅转让予其他华商。在香港日治时期期间,丹桂村大宅被日军占用,传闻小公园曾被用作刑场。[1][2]
战后,不少国内难民迁入洪水桥和丹桂村一带搭建寮屋聚居,周边有很多小型工厂设立,亦有数个石矿场在公庵山西麓开设。英国皇家空军工程部继续征用部分大宅作屏山机场兴建工程的宿舍,机场计划取消后被用作炮兵团军营(Quarry Camp),在丹桂村周边设多个圆筒型临时建筑物,直至1957年。[3]1950年代中,丹桂村有居民2,202人,共467户, 以务农为主。
1976年,屯门理民府成立。丹桂村沿洪水坑一分为二,西面部分脱离元朗区,1978年自立成和平新村。随着洪水桥的发展,丹桂村最初的大宅群自1980年代起已建成多个低密度私人屋苑。
Remove ads
- 丹桂村2号:由村长王季文拥有,刘熙众、方振武家人曾居于此。1980年代末拆卸,1990年重建成玉桂园的一部分。
- 丹桂村4号:由广西军人夏威拥有,1937年后转让予东北商人吴氏,他再将大宅改建。1980年代末拆卸,1990年重建成玉桂园的一部分。
- 丹桂村5号:名为叶园别墅的西式平房,1973年重建成丹桂苑。
- 丹桂村6号:原名汉园,由广西军人兼银行家龚氏拥有的西式平房,1930年代末出租予难民居住,早在战前已有闹鬼传闻,后来大宅曾更名为昭锦,再改成为五金工场,直到大宅清拆。1984年重建成雅乐花园。
- 丹桂村8号:由广西银行家黄氏拥有。1980年代初拆卸,1986年重建成银禧花园。
- 丹桂村10号:由浙江望族俞氏拥有的平房,1970年代成为李联益藤厂的一部分,1995年重建成菁雅居。
- 丹桂村11号:由广西人黄氏拥有的平房,他在税关工作。1970年代成为李联益藤厂的一部分,1995年重建成菁雅居。
- 丹桂村12号:村长王季文的大宅,后来是善基英文书院的校址,1990年代初拆卸,1995年重建成菁雅居。
Remove ads
现存建筑


未来发展


2017年,政府计划于元朗丹桂村配水库附近一幅原为绿化地带的约10公顷地皮用作发展公营房屋,将会分三期兴建7幢公屋,提供6,720伙,于2030年起分阶段落成。[8]
屋苑
- 丹桂花园
- 玉桂园
- 丹桂苑
- 雅乐花园
- 卓雅花园
- 银禧花园
- 菁雅居
- 伟景园
- 丹桂轩
- 富豪.悦庭
- 尚筑
- 珀爵
参见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