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丽娅·阿赫扎科娃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丽娅·阿赫扎科娃
Remove ads

丽娅·梅季多芙娜·阿赫扎科娃(俄语:Лия Меджидовна Ахеджакова罗马化:Liya Medzhidovna Akhedzhakova;1938年7月9日),苏联俄罗斯演员,俄罗斯联邦人民艺术家[1],获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瓦西里耶夫兄弟奖尼卡奖得主[2]

事实速览 丽娅·阿赫扎科娃Лия Ахеджакова, 女演员 ...

生平

早年间

1938年7月9日,丽娅·梅季多芙娜·阿赫扎科娃出生在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3]

她出身于戏剧家庭,在阿德盖共和国的迈科普长大[4]。父亲迈吉德·萨列霍维奇·阿赫扎科夫(1914年5月15日—2012年1月3日)曾担任阿德盖话剧院的总导演[5][6],而母亲尤利娅·亚历山德罗芙娜是阿德盖话剧院的演员。阿赫扎科娃与父亲在电影《老驽马》里曾扮演父女的角色。父亲晚年失明。母亲被开放性肺结核困扰,1990年死于癌症。母亲病重时,在十几岁的她在老师的建议下下写信给约瑟夫·斯大林请求帮助,里加制药厂收到抄送信件后送来了治疗肺结核的药物。[7]

1956年她考入莫斯科加里宁有色金属及黄金研究所[8]。过了一年半的时间,她发觉自己选错了发展方向,因此她进入国立卢纳察尔斯基戏剧艺术学院深造,1962年毕业。

职业生涯

1961年—1977年,于莫斯科青年观众剧院乔装男角。

1977年—2023年,于莫斯科现代人剧院工作[9][10]

丽娅·阿赫扎科娃饰演角色的风格多样。她实现自我的执着驱使她进入了私人剧团。丽娅在尼古拉·科利亚达的剧本《花叶丁香》(俄语:Персидская сирень)中饰演角色并取得了成功[11]

1973年起,丽娅·阿赫扎科娃开始参演电影。她在电影《我找人》中首次扮演角色,电影在瓦尔纳电影节和洛迦诺电影节上获奖。她因在电影《天堂》(1991)中饰演菲玛,获1991年尼卡奖最佳女配角,被《苏联银幕》杂志评为1991年最佳女演员。

雷瓦兹·加布里亚泽曾委托丽娅·阿赫扎科娃为史诗挽歌《伏尔加河之歌》(又称斯大林格勒战役)配音[12]

苏联演员兼诗人瓦连京·加夫特从自己的诗中摘句赠予阿赫扎科娃:“阿赫扎科娃,演得都一样”。据导演埃利达尔•梁赞诺夫说,这二行诗冒犯了她。瓦连京·加夫特后来出面解释道“一样”应该理解为“一样好”。[13]

由于在莫斯科现代人剧院中没有被委以实际工作,2023年3月10日阿赫扎科娃自愿辞职。辞职后的阿赫扎科娃计划从事巡演事业。[14]

立场

阿赫扎科娃关心社会事务[15]1993年10月4日俄罗斯宪政危机期间,她在电视广播上表示支持俄罗斯首任总统鲍里斯·叶利钦的行动。

她多次对弗拉基米尔·普京政府表示不满,公开反对俄罗斯最高法院米哈伊尔·霍多尔科夫斯基的判决[16][17][18]。她在1996年和2003年同其他文化和科学界人士要求俄罗斯政府停止与车臣的战争,并开展谈判进程[19][20]。2001年签署了保卫俄罗斯NTV电视台言论自由的联名信[21]。2011年以来,阿赫扎科娃一直对弗拉基米尔·普京的政治活动持批评态度[22]

在2011年12月24日反对普京的游行示威集会前夕,阿赫扎科娃在莫斯科萨哈罗夫院士大街签署了向举行游行示威运动的参与者的呼吁书,批评了政府的行径,她还呼吁亲克里姆林宫的青年组织不要参加支持政府的行动。

2013年1月指责俄罗斯联邦政府通过272-F3号法律禁止美国公民收养俄罗斯孤儿。阿赫扎科娃称它为“极其卑鄙的吃人的法律”,并号召人们抗议[23]

2013年5月6号参加了在莫斯科博洛特纳亚广场举行的反对派集会。

Remove ads

个人生活

她的第一个丈夫是莫斯科小剧院演员瓦列里·诺西科。艺术家科切什维利是她的前夫。

2001年夏,阿赫扎科娃与莫斯科摄影师弗拉基米尔·佩尔西亚尼诺夫结婚[24]

参演

电影

更多信息 年份, 影片原名 ...
Remove ads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