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乌林鸮

鸱鸮科林鸮属鸟类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烏林鴞
Remove ads

乌林鸮学名Strix nebulosa)是一种非常大型的猫头鹰,分布在北半球

事实速览 乌林鸮, 保护状况 ...
Thumb
Remove ads

分布

成年乌林鸮的头部很大及圆,面部灰色,眼睛黄色,有深色圈围绕。下身浅色及有深色斑纹;上身呈灰色有淡色斑纹。它们没有耳羽,是所有猛禽中拥有最大面盘的。

乌林鸮的大小可以媲美雕鸮毛腿渔鸮。它们比这两种猫头鹰都要轻,但不及大雕鸮雪鸮[2]它们的羽毛较为蓬松,尾巴也较长,所以虽然身体较长,但却较轻。它们约长61-84厘米,雄鸟及雌鸟分别平均长67厘米及72厘米。翼展长达152厘米,雄鸟及雌鸟分别平均长140厘米及142厘米。成年的乌林鸮重700-1800克,雄鸟及雌鸟分别平均重1000克及1290克。雄鸟一般较雌鸟细小。[3]

Thumb
雌性乌林鸮。
Thumb
Strix nebulosa lapponica

繁殖

乌林鸮在北美洲魁北克[3]太平洋海岸及阿拉斯加及由芬兰爱沙尼亚横跨亚洲北部繁殖。它们是留鸟,但有时会向南及东南迁徙觅食。在加利福尼亚州内华达山脉有一个细小的群落,数量少于100只。这个群落是最南端的群落,但却濒危。[4]

乌林鸮栖息在近开放地区的北方针叶林。它们不会筑巢,一般会使用其他大型鸟类的旧巢。繁殖期于3月至5月,每次会生4颗蛋。鸟蛋平均阔42.7毫米及长53.5毫米。孵化期为30天。雏鸟需要哺育2-3星期,雌鸟于此时会留在巢的附近。幼鸟到了3-4星期大就会离开巢穴,再多1-2星期就可以飞行。大部分雏鸟在换羽后都会留在出生地多几个月。

食物供应是会影响雌鸟生蛋的数量。当食物稀疏时,它们会飞一般距离寻找猎物。

食性

乌林鸮会等待及留意猎物的动静,继而向下俯冲捕猎;它们也会低飞寻找猎物。它们的面盘可以聚合声音,而不对称的耳朵也可以帮助猎物定位。在繁殖期,它们主要在晚间及近暮晨猎食;其他时份它们主要会在夜间猎食。它们的听觉很强,甚至可穿越重达180磅积雪,定位雪下移动的猎物。它们的主要食物是啮齿目,尤其是田鼠。还包括野兔鼹鼠鼩鼱科鼬鼠鸫科松鸡科灰噪鸦、小。有时,乌林鸮雏鸟及幼鸟有时也会成为棕熊渔貂、大鹰及苍鹰的猎物,但这些情况极少;而成鸟则会是雕鸮属猞猁属的猎物。

乌林鸮平时较为寂静。当与地盘或与雏鸟交谈时才会发声。

参考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