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九龙巴士66线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九龙巴士66线是香港的一条已取消之巴士路线,来往大兴至深水埗(钦州街)。
Remove ads
历史
- 1978年5月8日:配合屯门公路首期通车而投入服务,并成为首条行走屯门公路的巴士线,以取代52A线(大兴至荃湾码头,途经青山公路),初时往来大兴及荔枝角桥底(现称美孚)。
- 1980年5月6日:被66M取代,此线取消服务。
- 1980年9月1日:重投服务,但只在平日繁忙时间行走,总站迁往长沙湾。
- 1982年5月16日:配合地铁荃湾线(今港铁荃湾线)全线通车,66M缩短至荃湾地铁站(现称荃湾铁路站),本路线则延长至大角咀码头,并提升至每天全日服务。
- 1995年5月8日:配合大角咀地区新发展,本线由大角咀码头总站迁往大角咀新填海区临时巴士总站。
- 1998年7月19日:配合奥运站公共运输交汇处启用,本线由大角咀新填海区临时巴士总站迁往奥运站巴士总站。
- 2002年11月25日:本路线增设空调巴士行走(只换入2辆),标志着途经屯门公路的全日路线再没有全线非空调巴士服务。
- 2004年4月18日:来回程绕经屯门站(现称屯门铁路站)、安定及友爱一带,成为自61M开办,60线停驶及59A全日不经安定及友爱后,安定及友爱一带再度有全日直接往来葵涌的巴士服务,并辅助60M、60X的庞大客量,同日本路线由大角咀奥运站缩短至深水埗(东京街),往来旺角及大角咀的服务则由与33A及37线的转乘优惠取代。
- 2004年7月11日:深水埗总站缩短至西九龙中心地下的深水埗(钦州街)。
- 2010年7月12日:本线首次加强空调巴士服务,空调巴士增加至3辆,而普通巴士则减至6辆。
- 2010年8月9日:本线又加强空调巴士服务,空调巴士增加至6辆,而普通巴士则减至3辆。
- 2010年10月18日:本线再度加强空调巴士服务,空调巴士增加至7辆,而普通巴士则减至两辆,并由荔枝角车厂派车。
- 2011年8月22日:本线最后一次加强空调巴士服务,空调巴士增加至8辆,而普通巴士则减至荔枝角车厂的1辆。
- 2011年11月7日:本线改为全空调巴士服务,象征所有行走屯门公路以至整个新界西北区的专营巴士路线都提供全空调服务。[1]
- 2013年9月28日:本线与263M一并永久停驶。[2]
Remove ads
服务时间及班次
Remove ads
收费
全程:$11.7
|
使用车辆
最初以利兰/平顶宝巴士行走,后于1980年代改派“鸡车”利兰胜利二型巴士,1990年代改用丹尼士巨龙及利兰奥林比安11米,2002年11月加入2辆富豪奥林比安12米(3AV)空调巴士行驶,不久后改用2辆富豪奥林比安11米(AV)空调巴士。2010年为善用资源,2辆富豪奥林比安11米(AV)空调巴士改用2辆丹尼士巨龙9.9米空调巴士行走。其后本线不断加强空调服务,令本线首次引入2辆斯堪尼亚K230UB 12米低地台单层空调巴士。
不过随着巴士服务空调化大势所趋,九巴加快将巴士路线转为全空调服务的速度,2011年11月7日起,将余下一辆普通巴士换成空调巴士行走,提升至全线空调服务,此线亦成为屯门区及整个大西北区最后一条改为全空调服务的巴士路线,象征所有行走屯门公路以至整个新界西北区的专营巴士路线都提供全空调服务,亦令到整个新界西北区的新市镇,再没有普通巴士行走。
本线全冷后现时主要使用2辆富豪奥林比安11米(AV)、3辆丹尼士巨龙9.9米(ADS)、1辆富豪超级奥林比安10.6米(ASV)双层空调巴士及2辆斯堪尼亚K230UB 12米(ASC)单层空调巴士,共8辆车。
本线取消前通常使用车辆列表(2013年9月)
车牌 | 车队编号 | 车辆属厂 | 备注 | 用车去向 |
GU7753 | ADS131 | 荔枝角车厂 | 全日行走此路线 | 2014年退役 |
GZ6049 | ADS147 | 荔枝角车厂 | 全日行走此路线 | 2014年退役 |
HB695 | ADS175 | 荔枝角车厂 | 全日行走此路线 | 2015年退役 |
HT714 | AV429 | 屯门车厂 | 全日行走此路线 | 2016年退役 |
HT774 | AV431 | 屯门车厂 | 全日行走此路线 | 2016年退役 |
KA9153 | ASV39 | 屯门车厂 | 全日行走此路线 | 77K线用车,将于2019年退役。 |
PB7069 | ASC25 | 屯门车厂 | 全日行走此路线 | 现为沙田厂(上水分厂)巴士,278K线用车。 |
PB8119 | ASC28 | 屯门车厂 | 全日行走此路线 | 屯门厂后备车 |
Remove ads
行车路线
大兴开经:大方街、大兴街、石排头路、鸣琴路、杯渡路、河傍街、屯门站公共运输交汇处、杯渡路、屯门乡事会路、海珠路、海皇路、皇珠路、屯门公路、青山公路-荃湾段、青山公路-葵涌段、葵涌道、长沙湾道、钦州街南行、钦州街西南行、未命名道路、钦州街西北行及钦州街北行。
深水埗(钦州街)开经:钦州街、长沙湾道、荔枝角道、葵涌道、青山公路-葵涌段、青山公路-荃湾段、屯门公路、皇珠路、海皇路、海珠路、屯门乡事会路、杯渡路、河傍街、屯门站公共运输交汇处、杯渡路、鸣琴路、石排头路、震寰路及大方街
Remove ads
客量
由于当年来往屯门区至九龙市区的路线不多,而且当年屯门区往九龙的巴士线,除本线外其余的都是驶经青山公路,因此本路线是屯门区首条行走屯门公路的对外往返市区路线。
但1980年代中起,愈来愈多特快线投入服务,本路线的地位开始动摇,自从66X于1993年末提升至全日服务后,地位更被取代。由于本线绕经荃湾及葵涌一带,屯门区的走线亦比66X迂回(西铁工程展开后,屯门区内走线越来越迂回),班次亦较当时两边相同总站的66X疏落,乘客量一直偏低,除非由大兴邨往来葵涌道一带及大窝口站就必须乘搭本路线。另外在荃湾及大窝口乘搭本线往深水埗和转乘33A或于葵芳转乘37往旺角,更设有比港铁便宜的分段收费$5.5,因此在荃湾、葵涌的乘客占有一定比例。
由于乘客量持续偏低,过去数年其客量亦不断下降,加上屯门公路转车站首阶段已于2012年底启用,乘客于转车站有更多在车资上及班次上更具吸引力的选择,于2013年中当屯门公路转车站往屯门方向启用后,使用巴士转乘计划之乘客将会进一步增加,同时66线的客量亦预料会进一步减少。预期乘客量日后不会有重大改变,为善用资源,因此在屯门公路转车站启用后的相应巴士服务重组计划(《2013-2013年屯门区巴士路线发展计划》)内,建议停办本路线,重组方案于2013年9月13日的屯门区议会交通及运输委员会上获得通过,本路线最终于2013年9月28日起永久停止服务,由60M、66M、66P线(已停驶)接驳屯门公路转车站的转乘优惠取代,由大兴前往深水埗区则由66X继承。
乘客可享用屯门公路转车站之巴士转乘计划,使用60M(市中心、安定、友爱及兆麟)/66M(大兴至青云)转乘58M/67M线来往屯门及葵涌,以八达通缴付车费享有转乘优惠,其总车费为$9(2013年9月的收费),较66线的车费为低。
Remove ads
轶事
行走此线的利兰奥林比安11米非空调巴士(S3BL435/FU7371)的报站机曾经因程式出错,报站显示出现别字,包括“屯门消车局”(屯门消防局)、“荃景围切桥”(荃景围天桥)、“疯来邨永数楼”(福来邨永乐楼)及“科孚铁路祠”(美孚铁路站),被巴士迷多次提及。[3]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