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二水公会堂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二水公會堂map
Remove ads

二水公会堂台湾彰化县二水乡的一处公会堂建筑,约建于台湾日治时期1930年,于2017年被公告登录为彰化县历史建筑,目前闲置中并有待修复。

事实速览 二水公会堂, 位置 ...

1.历史背景

建设起源: 始建于昭和年间约1930年,其兴建目的是满足聚落民众的需求,用于举办大型活动、政府宣导及社会教育活动。 为二水分驻所的附属保甲事务所,与保甲制度有密切关系。 二水公会堂[1]主要用作保甲会议场所,偶尔用于地方组织的集会。

战后用途: 二战后至1976年间,曾由乡民代表会使用。 1976年后成为中国国民党民众服务站,后期改为老人会及消防分队使用。 2019年公告为历史建筑,但二水公会堂坐落之土地为私有地,地上建物则为县府所有,而此土地后经法拍而由新地主于2008年9月取得,并曾向县府提出拆屋还地之诉讼[2]

2.建筑设计

设计风格: 结构为红砖、木材与钢筋混凝土的混合构造,属于艺术装饰风格(Art Deco)。 主入口设计以厚重的双开门及圆拱形高窗为特色,具有直线硬边及阶梯状山形墙等特征。 内部空间:单一大空间,保留讲台,潜藏多样使用可能性。 集会空间的屋架形式为西式中式桁架,结构单元设计合理,便于开放式使用。 地坪处理为磨石子及地砖,具有实用性与美观性。

建筑平面呈长方形,主入口位于东侧山墙,并有“中山堂”之题字。入口墙面的雨遮板上方有三道连续半圆拱圈高窗,窗户两侧有水平饰带往左右延伸,两侧各有一半圆拱窗[1]

参考资料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