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亚马喇土腰

澳門關閘的道路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亞馬喇土腰
Remove ads

亚马喇土腰(葡萄牙语:Istmo de Ferreira do Amaral),又称关闸马路,是澳门一条连接关闸拱形马路之间的古老道路,长470米。由于此路位处于莲花山下,故有莲花茎之称。关闸马路的葡文名称“Ferreira do Amaral”为澳门总督亚马留的名字。

事实速览 亞馬喇土腰(關閘馬路) ISTMO DE FERREIRA DO AMARAL, 道路长度 ...
Thumb
1889年的澳门半岛与中国相连的莲花茎(最上端)
Thumb
古老的关闸中式城楼
Thumb
葡萄牙人所建的关闸拱门
Remove ads

沿革

关闸马路原只是由西江沙泥冲积而成的狭窄沙堤明代前称塘基路。明代时曾增修莲花茎的石矶,又称横石矶,成为连接澳门半岛中国本部的要道。莲花茎曾有一座建于万历二年(1574年)的“关闸门”,乃中式城楼建筑,由广东香山县设置的官关,后发展为与外国洋人分隔的边界。昔日的关闸门位置相当于现今关闸马路中段。据《澳门图记》载:“由寨而东十五里为官闸,设把总守之,为民夷出入要隘。明制每月六开关,支给夷人米石。给迄,仍闭关。今常开,惟不许夷人阑入,他皆不禁。”可见及至清代,关闸门已常开。《广东通志》更明载,康熙十二年(1673年)增建官厅有关闸门傍,由兵驻守。

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英国军队曾在道光二十年(1840年)炮轰关闸,欲逼令清军撤离澳门半岛。结果,被林则徐关天培所击退。1848年,葡萄牙向北扩张势力,并修筑通往关闸的马路。1849年8月22日,澳门总督亚马留被刺杀于此,当晚葡军赶至关闸,原防守关闸的20名汛兵已弃关而逃,只有湛逢亮等3名汛兵当值,葡军将3名汛兵带回囚禁于澳门。事件的发展令致中葡局势紧张,英国美国法国亦向清庭发出反对暴行抗议书及派战舰威胁关闸,关闸门8月25日被葡军占领。[1]1874年,葡萄牙人拆毁关闸门,将关闸北移并另建凯旋门式的新关闸。凯旋门式关闸门上刻有贾梅士名句,以夸耀战胜清朝政府之事。随社会发展,关闸马路长度随关闸延伸。现今,关闸马路由拱形马路起至关闸广场止,是澳门人车嚷往的繁忙街道之一。

Thumb
澳门关闸附近经营水货业务的商铺,内拢以基本为仓库,摆放于橱窗的货物,均贴上购买价以及差价,供购买者辨识购买,然后带往大陆出售获利
Thumb
澳门关闸马路附近驻守的治安警察局警车
Thumb
澳门关闸马路附近繁华的商铺,多数以药房以及日用品店为主,多数出售给大陆自由行旅客

街道类型为土腰,即地峡,乃澳门唯一街道属此类型者。

Remove ads

参考来源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