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交趾等处承宣布政使司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交趾等處承宣布政使司
Remove ads

交趾等处承宣布政使司(“交趾”又写成“交阯”、“交址”),简称交趾布政司,是明朝永乐五年(1407年)攻灭越南胡朝之后在越南设置的一个地方行政机构,推行与内地相同的管理方式,下设十五、卅六、两百余,统制范围大致为现在越南北纬十七度以北地区黎利建立后黎朝后,于明朝宣德三年(1428年)废止。

事实速览 交趾等处承宣布政使司 简称:交趾布政司, 国家 ...
Remove ads

成立背景

中国五代十国时期,曾在越南地区设置交趾郡官署,进行直接统治。其后越南于10世纪中叶起独立建国。[1]

14世纪后期,越南(又称安南国,当时国土约相当于现时中、北部地区陈朝接受明朝册封,双方处于宗藩关系明成祖时,陈朝被权臣黎季犛(即胡季犛)所篡,明廷乃起兵南下征讨,将之消灭(时在1407年)。据越南史籍《大越史记全书》记载,当时明廷遍求陈氏子孙,欲立为国王,安南官吏耆老说已被胡季犛所“灭尽,无可继承陈后”,并向明廷提出“安南国本交州,愿复古郡县,与民更新”。[2]其后,明成祖颁下《平安南诏》,声称为了回应安南官吏耆老的请求,便将当地改名“交址”,再次进行直接统治,依照内地的行政区划模式,设立承宣布政使司都指挥使司提刑按察使司等“三司”。[3]

辖境建置

交趾承宣布政使司治交州府,辖交州府、北江府、谅江府、三江府、建平府、新安府、建昌府、奉化府、清化府、镇蛮府、谅山府、新平府、演州府、乂安府、顺化府等十五府、三十六州、一百八十多个县。又置太原直隶州、宣化直隶州、嘉兴直隶州、归化直隶州、广威直隶州等五个直隶布政司的州,分辖二十九县,在要地则设十一、三,一市舶司。[4]。后太原直隶州、宣化直隶州分别升为太原府宣化府;九年末(1412年)置宁化直隶州;十三年(1415年)置升华府;降演州府为演州直隶州。


※下面图表内容,依据《明实录·太宗实录》卷六十八永乐五年六月癸未条制成。[5]其后,各地的建置情况陆续有所改动。

更多信息 府, 属州 ...
Remove ads

废弃

交趾承宣布政使司自成立后,当地民众起事不断,廷岁岁用兵。在明宣宗宣德二年(1427年),明军总兵官柳升在当地遭到重大挫败,明廷乃允许撤兵。越人黎利建立后黎朝,改国号大越,于是安南复国。[6]到宣德三年(1428年),正式废除交趾承宣布政使司。[7]

参考文献

Loading content...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