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亨利·施菲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亨利·施菲(英语:Henry Scheffé,1907年4月11日—1977年7月5日)是一名美国统计学家[1][2]。他以莱曼-施菲定理和施菲方法而知名。
Remove ads
生平
施菲于1907年4月11日出生在纽约市,是德国移民的后代。他们全家搬到纽约州艾斯利普,谢菲在那里就读高中。他于1924年毕业,在柯柏联盟学院上夜校,一年后进入布鲁克林理工学院。1928年,他转学到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并于1931年获得数学学士学位[2]。在威斯康辛州,他于1934年与妻子米里亚姆(Miriam)结婚,并于1935年在鲁道夫·欧内斯特·兰格的指导下完成他的博士论文,主题是微分方程[1][2][3]。
在威斯康辛大学、俄勒冈州立大学和里德学院教授数学后,施菲于1941年转到普林斯顿大学。在普林斯顿,他开始从事统计工作,而不是纯数学,并作为科学研究与开发办公室的顾问协助美国的战争努力。施菲又搬了几次家,1944年去了雪城大学,1946年去了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1948年去了哥伦比亚大学,在那里他担任统计系主任。他从1953年起在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定居,直到1974年退休;从1965年到1968年,他也曾在那里轮流担任系主任。从柏克莱退休后,他又在印第安纳大学任教多年[1][2]。
1951年,施菲获选为美国统计学会会士[4]。施菲在1954年担任国际数理统计学会会长,并在1954年至1956年担任美国统计学会的副会长[2]。
1977年6月5日,施菲在柏克莱逝世,享年70岁。
Remove ads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