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仿古世界语
一门基于世界语的社会方言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仿古世界语是一种人造世界语社会方言。主要用于文学翻译。其用途类似现代英语文学中需要引用中古英语的情况。
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 (2020年3月15日) |
仿古世界语的概念一开始由匈牙利诗人尔曼·卡洛采在1931年,翻译《葬礼的布道与祷词》的过程中提出。(该书为匈牙利语现存最古老的文本)
三大社会方言
《三大社会方言》的本意并不是要制造另外的世界语变体。该方案的唯一用途是辅助世界语的文学翻译。方案创造出三个领域的社会方言:俚语、方言和古文。三个领域的社会方言分别有自己独特的形式,但是又被标准世界语使用者所理解。一些运用例子为:翻译马克吐温作品中的大量俚语和美国南部方言;指环王中精灵语可以用仿古世界语,霍彼特语可用世界语方言。
与世界语的不同
定冠词 la 取消。但可使用 ityu (等同标准世界语中的 tiu,英文中的 that)。
存在不定冠词 unn。
主格和宾格与世界语相同。与格等同于世界语 al + 名词的组合,例如 al domo(给房子)变为 domod。属格等同于世界语中 de + 名词的组合,例如 de domo (房子的)变位 domes。
各格标志如下表所示:
与德语一样, 仿古世界语的名词,无论在句中的位置,首字母必须大写。例如“剑”la glavo = Glawon。
注释:仿古世界语中亦使用一个中性第三人称代词 egui,主要用于代指神、天使、动物等。
Remove ads
与世界语一样,以 -a 结尾。但是需要与被修饰词格配合。比较级由 pli 变为 plid,最高级由 plej 变为 pluy。
词尾由 -e 变为 -œ,发音与 法语中的oe相同(国际音标为 [ø])
动词不定式词尾由标准世界语中的 -i 改为 -ir。例如,fari (做) 变为 pharir。
仿古世界语动词需要根据人称变位。所以在不影响意思的前提下,主语可以不写出。
Remove ads
- ki- 行变为 cuy-
- ti- 行变为 ity-
- i- 行变为 hey-
- neni- 行变为 nemy-
- ĉi- 变为 chey-
- ali- 行变为 altri-
注意:世界语关连词列表中并无 ali- 行 (表示“其他”)。但是仿古世界语中 altri- 行则正式写入语法规则中。
- -o 行变为 -om
- -a 行变为 -am
- am 行变为 -ahem
- -e 行变为 œ
- -om 行变为 -ohem
- -u 行维持不变
- -el 行维持不变
- ĉi 变为 is-;例如 ĉi-tiu (这)变为 isiyu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