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伊彭堡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伊彭堡
Remove ads

伊彭堡荷兰语Ypenburg,又译勇堡[注 1])是海牙市内的一个社区,1936年随着伊彭堡机场荷兰语Vliegveld Ypenburg的建设而发展起来,1992年机场关闭后,1997年荷兰政府将伊彭堡划设为Vinex荷兰语Vinex新住宅区,因而持续茁壮,成为约有三万居民人口的社区。2002年,海牙市政府进行行政区划调整,伊彭堡兼并了部分雷斯威克派恩阿克荷兰语Pijnacker诺特多普荷兰语Nootdorp的土地,并与霍伦韦克荷兰语Hoornwijk (wijk in Den Haag)福勒帕克荷兰语Forepark (wijk in Den Haag)莱岑芬荷兰语Leidschenveen共同组成莱岑芬-伊彭堡荷兰语Leidschenveen-Ypenburg,为海牙市的八个行政区之一[3]

事实速览 伊彭堡 Ypenburg, 政府 ...
Remove ads

历史

史前至中古时代

Thumb
三个伊彭堡人青铜像:其中中间的女子被取名为雷斯威克的伊普耶(Ypje van Rijswijk),她的面貌是根据考古的头骨遗骸重建而来的。[4][5]

伊彭堡得名于历史悠久的同名农场,直到1997年在兴建伊彭堡购物中心时,考古学家发掘了一座非常古老的人类定居和墓葬遗址,才逐渐拼凑出此地的史前样貌[6]。在公元前约一万年以前,现今的北海是一片可直达英格兰的陆地。直到最后一个冰河时代结束,海平面随着融冰而再次上升,海岸线才不断东移。早在公元前3800年,新石器时代的哈曾东克人(Hazendonk)便来到海牙的沿海地区[7][8];地势较低的地区易被洪水淹没,或较为潮湿、不适合居住,人类于是选择在一些地势高突的沙丘上定居。伊彭堡便是其中最大的沙丘,高度约有100至750米。人类在沙丘上建造了1.8米高的房屋[8],主要以狩猎和采集维生,同时也耕种谷物和畜牧[6]。有时他们也住在其他地方,但仍会到沙丘地区狩猎和采集果子与坚果[8]。考古学家在伊彭堡遗址发现了火炉和水坑的遗留,以及墓葬遗迹和煤精石琥珀吊坠等贵重的陪葬物,代表当时人类已有饮用水的习惯和墓葬文化[4][7][8]。伊彭堡墓葬遗迹也是荷兰西部最古老的墓地[6]。直到公元前4000年至3500年,北海地区成为一片汪洋,海岸线向东推到了伊彭堡沙丘[8][9],沙丘的周围环境逐渐变得潮湿、浑浊。公元前约3400年,人类便离开了伊彭堡的定居地[8]。史前时代后期,海岸线逐渐向西后退,在今海牙市留下了沙洲或沙丘地形[6]

罗马帝国时期,海岸线退到了比现今的海岸线更西的位置,海牙地区也被罗马人攻占,成为罗马帝国的领土[6]。到了中世纪,受到西风的影响,海岸线向东移动了数英里,伊彭堡成为了一片泥炭沼泽。相较于伊彭堡,人类倾向定居在雷斯威克福尔堡等地势较高的地区,也因此后人对中古时代的伊彭堡所知甚少。伊彭堡最初偶被用于农耕,后来数世纪成为泥炭的盛产地,遍布挖掘泥炭所留下的水坑。一直到近代填海工程实施后,伊彭堡才有了渔业以外的发展[6]

Remove ads

伊彭堡机场

伊彭堡近海牙一侧因为较远离洪氾区,形成了第一个建成区:沿着弗利特运河,坐落着许多别致的乡村庄园,当地被名为伊彭堡农场。十九至二十世纪,伊彭堡开通了前往乌得勒支鹿特丹的铁路,二十世纪时更进一步辟建高速公路,以及沿之而建的雷斯威克单车道。最后,第一座“海牙”机场于1937年启用[6]

海牙机场的建造蓝图可追溯至1919年[6]。1926年,当时的海牙市长派坦先生(Mr. J.A.N. Patijn)主张在海牙附近新建一座更胜过史基浦的机场[10]。然而,由于1930年代经济成长缓慢,建造机场成本过高,计划持续延宕[6][10]。与此同时,滑翔飞行运动正在荷兰蓬勃发展,伊彭堡农场附近地区的上空是热门的运动地点。1935年,由海牙飞行俱乐部(Haagsche Aero Club)的主席瑞因德斯先生(D.H. Reinders)领衔,在荷兰国家航空学校和鹿特丹航空俱乐部的支持,以及海尔德灵与皮耶生银行(Heldring & Pierson)等资本家的资金协助之下,这群飞行运动爱好者向雷斯威克政府购买土地,伊彭堡机场破土动工,由雷斯威克市长在建地上铺上第一块石砖[10][11]。1936年7月11日,第一架飞机──德哈维兰F.K.C豹蛾单翼机──降落在伊彭堡机场[10]。伊彭堡机场最初是运动竞技机场,直到1937年8月18日获得国家批准转为民用机场。第一架降落在伊彭堡机场的航班是荷兰皇家航空柯尔霍芬荷兰语KoolhovenF.K.43飞机[11]

Thumb
Thumb
伊彭堡纪念碑,由两组青铜雕塑品组成:第一组(左图)由六个肩并肩站立的抽象人形,放置在比利时青石基座上;另一组(右图)则是两个抽象人形,碑上刻有两篇纪念伊彭堡战役的诗作。[12]

阿姆斯特丹史基浦机场鹿特丹瓦哈芬机场荷兰语Vliegveld Waalhaven之间,伊彭堡机场的经营状况一直很勉强[10][11]。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伊彭堡机场被转作军用机场[11]。1940年5月10日,德军袭击了中立的荷兰。德国伞兵和空降部队意图降落在伊彭堡机场,计划后续从伊彭堡向海牙进攻,进而俘虏荷兰皇室、政府和军队首脑[10]。荷兰面临了历史上第一次大型空降作战的威胁。德军战斗机的激烈轰炸和大规模空降炮击不断,但荷军顽强抵抗,最终成功守成伊彭堡机场。这次行动也是德军在西欧“闪电战”之中所遭遇到唯一的重大挫败[10]。为纪念伊彭堡战役,今日的伊尔西公园(ILSY-plantsoen)矗立了“伊彭堡纪念碑”。许多街道也以当时在伊彭堡作战的荷兰将士命名[10]

战争结束后,伊彭堡机场继续被用作军用机场,一直到冷战结束后,伊彭堡机场于1992年9月20日关闭[10][11]

人口

截至2018年 (2018-Missing required parameter 1=month!),伊彭堡共有27,165位社区居民,居民的平均年龄为34.6岁,低于全海牙市的市民平均年龄。其中,青壮年人口(20-64岁)占61.0%,青少年与幼年人口(20岁以下)占31.9%,老年人口(65岁以上)则占有7.0%。自2002年以来,伊彭堡的老年人口日益增加,青少年与青壮年人口则皆逐年减少。伊彭堡的青壮年人口所占比例(61.0%)也低于全海牙市(62.7%)[2]

伊彭堡的荷兰本地人口占58.8%,大幅高于全海牙市的比例(46.2%)[2]。而在2015年伊彭堡的移民人口中,非西方族裔占总社区人口的25.3%,西方族裔则占11.8%[3]

根据海牙市政府估计,截至2018年1月1日 (2018-01-01),伊彭堡共有10,191个家户,其中23.0%为单身家户,12.2%为单亲家庭,有无子女的双亲家庭分别占了43.2%和21.6%[2]

伊彭堡社区居民的社经地位和教育程度普遍较高[3]

Thumb
伊彭堡一景,2005年10月
Remove ads

邻里

伊彭堡社区共包括八个邻里(buurten[13]

更多信息 邻里 代码, 邻里名称 ...
Remove ads

参考文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