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伊斯兰教的神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伊斯兰教的神
Remove ads

伊斯兰教神学里,真主(阿拉伯语:الله,中文译音为“安拉”)是宇宙万物的全能全知造物主、支柱、命定者及裁决者[1]。伊斯兰教强调真主绝对是与生俱来的独一无二(讨黑德)、至慈至悲及无所不能[2][3]。根据伊斯兰教的学说,真主的存在不受限于空间[4],而根据《古兰经》,“众目不能见他,他却能见众目。他是精明的,是彻知的。”[5]《古兰经》又提及造物主只有一个:“我们敬拜和你们(信奉《古兰经》的人)敬拜的是同一个。”[6]

《古兰经》的第112章(忠诚章)给出了造物主的释义:“祂是真主(安拉),是独一的主;真主是万物所仰赖的;祂没有生产,也没有被生产;没有任何物可以做祂的匹敌。”[7]

在伊斯兰教,造物主是独一无二的主,在不同文化、语言有不同的尊称,有超过九十九个名称(阿拉伯语:al-asmāʼ al-ḥusná,字面上解作“最好的名称”),每个名称都分别指向祂的一个特性[8]。这些名称全部都用以指称安拉,安拉是至高无上及最为泛用的造物主尊称[9]。在这九十九个名称当中,“至慈的”(Ar-Raḥmān)及“特慈的”(Ar-Raḥīm)是最常用的[10]。世界的造物和秩序被视为是出自真主的仁爱之举,因此所有生物都为之歌颂赞美,见证造物主是唯一的主宰。《古兰经》形容祂是崇高和至高无上的,会随时回应身陷苦难的人所作的诉求,并给出指引,展示正确的“直路”[11]

Remove ads

名称

事实速览 神的概念 ...

安拉

安拉是穆斯林及说阿拉伯语的基督徒犹太人所用的阿拉伯术语,指称唯一的神,而伊拉(阿拉伯语:إله )则是泛称[12]。安拉一词与耶稣所用的亚拉姆语当中的词语“安拉哈”有关[13]

其他名称

《古兰经》及圣训用某些名称和形容词去描述和称谓神,当中《古兰经》指出“真主有许多极美的名号,故你们要用那些名号呼吁他”[14]。据伊斯兰教学者格哈德·鲍尔林所述:

这些尊名的数目在传统上总共有九十九个,其中最尊贵的名是真主的名安拉。在《古兰经》的注释本里列举这些名嘱的时候,最常被引用的篇章是17:110:“你们可以称它为真主,也可以称他为至仁之主,因为他有许多极优美的名号,你们无论用什么名号称呼他都是很好的。”还有59:22-24亦提及十数个神的形容词。[15]

伊斯兰教里的神最常用的名号有:

  • 至高的(al-Ala)
  • 胜利的、大能的(al-ʻAziz)
  • 至恕的(al-Ghaffār)
  • 供给者(ar-Razzāq)
  • 永生的(al-Ḥayy)
  • 维持万物的、自我拥有的(al-Qayyūm)
  • 全世界的主(Rabb al-ʻĀlamīn)
  • 真实的(al-Ḥaqq)
  • 克制的、永生的(al-Bāqī)
  • 给养者(al-Muqsith)
  • 安宁的(As-Salām)

除了安拉,非阿拉伯地区的穆斯林或者会使用不同的名号,例如英语里的“神”(God)、土耳其语里的“天”(Tanrı)、柏柏语的“神”(Yakush)、阿尔巴尼亚语里的“神”(Zot)及波斯语里的“胡达”。安拉一词作用外来词搬到所有伊斯兰国家使用,语音上没有变化或只有很小的变化[16]

词组

有大量词组及用语都与神有关。

更多信息 名称, 词组 ...
Remove ads

特性

独一性

伊斯兰教最基本的理论是称为认主学的严格一神论思想,定言神是唯一的,没有其他事物可以与之比拟。清真言是伊斯兰教的基本信仰,在皈依伊斯兰教的时候作为誓言而诵读:“万物非主,唯有真主。”(لا إله إلا اللهlā ʾilāha ʾillallāh),这叫做证信。《古兰经》断言世间有唯一一个超然于世的绝对真理、一个自立于天下万物、独一无二、完整无缺的存在[21]

你说:他是真主,是独一的主;
真主是万物所仰赖的;
他没有生产,也没有被生产;
没有任何物可以做他的匹敌。

——《古兰经》 112:1-4[7]

你的主是自足的,是仁慈的。如果他意欲,他就使你们消逝,而以他所意欲的人继承你们,犹如从别的民族的后裔中使你们兴起一样。

——《古兰经》 6:133[22]

穆斯林是严格的一位神论信仰者,不接受基督宗教三位一体圣子圣灵学说,并把这些教义视为异端,与多神论相提并论[23],穆斯林愿意相信有耶稣这个人,是一个犹太人先知,但伊斯兰教的耶稣神的使者,不是神的儿子,神没有儿子,也不会有儿子。根据伊斯兰教的教义,神是超越任何的认知,没有参照物可以比拟,无论如何也不似他的所造物。伊斯兰教不是偶像崇拜宗教,禁止任何形式对神的形象化[24]

根据伊斯兰学者文森特·科尔内尔的解释,《古兰经》把现实描绘成一个统一的整体,而神是描述及解释万物的单一本源,使之具备一元论的概念,经文里提道:“他是前无始后无终的,是极显著极隐微的,他是全知万物的。”[21][25]一些诠释把它进一步解读,以一元论的观点看待神,遭到一些穆斯林的强烈抨击,因为他们认为这种观点模糊了造物主与众生之间的差距,不符合伊斯兰教一神论的主张[26]

神的完整无缺是指其至高权力的完整无缺,因此宇宙是井然有序及有伦理道德观念,而不是虚有其表和道德沦亡的。同样地,《古兰经》不承认神具备二元性等二元论的思想,并指出善恶都是神的创造物,邪恶力量没有任何创造能力。伊斯兰教的神是全宇宙的神,不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一个部落及一个教区的神,是综合所有正面价值、不容半点邪恶的一个绝对威能[27]

认主学是穆斯林信仰最重要的部分[28]。崇拜除了神以外的任何事物和人物或把他们神化(什尔克)是伊斯兰教里最大的罪行。伊斯兰教的一切教义都是以认主学的原则为主[29]。《古兰经》里神自称的“我们”是尊严复数[30]

Remove ads

造物主

安拉是宇宙的造物主,所有生物都在宇宙当中。

一切赞颂,全归真主——天地的创造者!他使每个天神具有两翼,或三翼,或四翼。他在创造中增加他所欲增加的。真主对于万事确是全能的。

——《古兰经》 35:1[31]

天,我曾以权力建造它,我确是大能的。

——《古兰经》 51:47[32]

我确已用泥土的精华创造人,然后我使他变成精液,在坚固的容器中的精液,然后,我把精液造成血块,然后,我把血块造成肉团,然后,我把肉团造成骨骼,然后,我使肌肉附着在骨骼上,然后我把它造成别的生物。愿真主降福,他是最善于创造的。

——《古兰经》 23:12-14[33]

众人啊!你们当敬畏你们的主,他从一个人(亚当)创造你们,他把那个人的配偶造成与他同类的,并且从他们俩创造许多男人和女人。

——《古兰经》 4:1[34]

仁慈

在主要的资料来源里,神最常见的名号是“拉赫曼”及“拉希姆”,意思是“至慈的”和“特慈的”[35]。据称神乐于宽恕,有圣训指出神会以有罪、但有悔意的人取代无罪的人,借此予以赦免[参 1]。拉赫曼一词是来自拉姆,拉姆是指母亲的腹胎,因此神的慈爱是与母亲对她的孩儿的慈爱相提并论[参 2]

他的慈爱通过许多形式表达,正如他本人在《古兰经》里说道:“我的慈恩是包罗万物的。”[36]阿布·胡赖拉转述穆罕默德的说话称:“安拉把爱分为一百份,自己留了九十九份,把另外的一份降于地球上。万物互相慈爱,甚至母马为免于踏伤其子而抬其足,皆因这一份爱之故。”[参 3]根据伊斯兰教神学,使人上天堂也是神的慈恩。《布哈里圣训实录》记载道:“使者说道:‘一个人的工作不会使得他入天园。’圣门弟子们问道:‘安拉的使者啊!你也不例外吗?’使者说:‘对,只有(期盼)安拉的饶恕和慈悯。’”[参 3]

全知

《古兰经》形容神对于宇宙所发生的任何事情都有全盘的认知,包括私人的想法和感受,又指没有人能够隐瞒神:

无论你处理什么事物,无论你诵读《古兰经》哪一章经文,无论你们做什么工作,当你们着手的时候,我总是见证你们的。天地间微尘重的事物,都不能逃避真主的鉴察,无论比微尘小还是比微尘大,都记载在一本明显的天经中。

——《古兰经》 10:61[37]

我确已创造人,我知道他心中的妄想;我比他的命脉还近于他。

——《古兰经》 50:16[38]

与受造物之间的关系

亚伯拉罕诸教一样,据称神是通过给予先知启示与造物沟通。穆斯林笃信《古兰经》是神对穆罕默德的启示,一字不差。圣训是穆罕默德的言行纪录,其中库德西圣训是圣训的一种,这种圣训是穆罕默德转述神的说话。穆斯林认为库德西圣训是用穆罕默德的言辞表达神的意思,而《古兰经》则是神的原话,两者是有差别的[39]

穆斯林相信宇宙万物都受到神的完全掌控:“他只要对那件事说声‘有’,它就有了。”[40]万物存在的目的是为了崇拜神[41]。他是每位穆斯林的神,在他们有需要的时候随时回应他们的诉求[3][42]。《古兰经》没有提及像圣职者那样接触神的中介人,而是指出神可以直接窥探人的心灵:“我确已创造人,我知道他心中的妄想;我比他的命脉还近于他。”[38]穆罕默德·布哈里在他的著作《布哈里圣训实录》记叙的一条库德西圣训提到:“我就像我的仆人所猜测的。”[参 4]

安拉会饶恕他的仆人,仆人要向安拉虔诚的忏悔,的确安拉是至仁至慈的,安拉的慈悯胜于他的恼怒。[参 3][参 5]。有一段经文可以概括安拉与他的仆人之间的关系:“你告诉我的仆人们,我确是至赦的、至慈的;我的刑罚确是痛苦的。”[参 3]

Remove ads

比较神学

伊斯兰教的神学认为《古兰经》描述的神与亚伯拉罕与之立约的以色列神是相同的[43]。《尼西亚信经》建立的三位一体早期基督教基督论独有的产物,伊斯兰教及犹太教都不予接纳,使中世纪基督教视早期的伊斯兰教是其中一个不相信三位一体的基督教异端[44]

有人以伊斯兰教及基督教的神与亚伯拉罕的神吻合作为理由,主张亚伯拉罕诸教有限度地互相承认。《古兰经》的译者乔治·塞莱在1734年于导言里提到向依诺增爵十一世告解的意大利学者路易斯·马拉奇的观点[45]

穆罕默德及他的信徒都被视为正统,无论是在过去还是现在,他们对于神及神的定位一直都持有正当可靠的看法,这一点在《古兰经》及所有的穆斯林法律里再也明显不过。有些人主张穆罕默德信奉的神不是真正的神,去驳斥他们实在是浪费时间。

参见

参考文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