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伊朗—叙利亚关系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伊朗-叙利亚关系,是指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与叙利亚阿拉伯共和国之间的双边关系。叙利亚独立后与当时的巴列维伊朗建交,但直到阿拉维派上台后,两国才成为战略盟友,叙利亚复兴党政权通常被认为是伊朗“最亲密的盟友”,[1]即使叙利亚的世俗主义执政党叙利亚复兴党的阿拉伯民族主义意识形态与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的泛伊斯兰主义政策之间存在意识形态冲突。自两伊战争以来,伊朗和叙利亚即建立战略联盟,当时叙利亚站在非阿拉伯主义的伊朗一边反对邻国-由伊拉克复兴党统治的伊拉克。[2]两国皆对当时的伊拉克总统萨达姆·海珊怀有共同敌意,并协调反对美国和以色列。直至2024年12月8日阿萨德政权垮台。
叙利亚与伊朗合作,向包括黎巴嫩的真主党和巴勒斯坦的哈马斯运送武器。美国、英国和加拿大已将伊朗和叙利亚指定为恐怖主义的国家支持者,部分原因是对真主党的支持。[3]叙利亚内战期间,伊朗与俄罗斯一起进行了“广泛、昂贵和全面的武力支援,以确保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的政权”。[4]伊朗、叙利亚复兴党政权、伊拉克和俄罗斯共组成了一个反恐联盟,总部设在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阿萨德政权的垮台被认为是伊朗“抵抗轴心”的巨大损失。[5]
Remove ads
历史概述
公元前539年,波斯帝国阿契美尼德王朝的居鲁士大帝将叙利亚作为其帝国的一部分,被称为埃伯-纳里。[6]波斯帝国的统治一直持续到亚历山大大帝在公元前333年至332年征服了该地区。后来,萨珊帝国的霍斯劳二世在公元609年至628年期间成功控制了包括叙利亚在内的地区。[7]
1946年叙利亚独立后,伊朗王国在叙利亚设立了领事馆。特别是在被两国视为敌人的伊拉克复兴党政权成立以来,即使彼此对执政当局的理念不同,两国仍维持良好合作关系。这种关系的重要例子包括伊朗支持联合国安理会第316号决议,敦促以色列释放在黎巴嫩被捕的五名叙利亚军官,以及哈菲兹·阿萨德于1975年对德黑兰的四天国事访问以及签署两国的合作协议。
然而,在1970年代后期两伊关系改善后,哈菲兹·阿萨德表达了对伊朗持不同政见者的支持,通过他们在国外的联系方式联系反对派团体,如穆斯塔法·查姆兰和穆萨·萨德尔,并承诺协助训练伊朗革命游击队以推翻沙阿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
伊朗与叙利亚的关系在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后有所改善。由于埃以和约,叙利亚与埃及的战略联盟约于同一时间结束。革命后的伊朗为叙利亚总统哈菲兹·阿萨德提供了一个机会,可以为叙利亚与邻近敌国以色列和伊拉克之间找到新的平衡点。[8]与此同时,伊朗新任最高领导人阿亚图拉·鲁霍拉·霍梅尼将叙利亚视为通往黎巴嫩什叶派社区的渠道。穆斯塔法·查姆兰成为霍梅尼的贴身顾问,透过其曾在黎巴嫩作战、曾主张伊朗与阿萨德结盟,以增加伊朗在黎巴嫩南部的影响力。[9]
伊朗和叙利亚政府之间的关系有时被描述为抵抗轴心。[10]叙利亚是第一个阿拉伯国家,也是继苏联和巴基斯坦之后第三个承认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政权的国家。[10]具体来说,叙利亚于1979年2月12日正式承认伊斯兰共和国。[11]然而,哈菲兹·阿萨德在霍梅尼在世时并未访问伊朗,因为阿亚图拉并不认为哈菲兹·阿萨德是真正的穆斯林。[10]阿萨德家族包括哈菲兹和其子巴沙尔本人在内的叙利亚领导高层主要信仰什叶派的分支阿拉维派。然而,两国关系并不赖于宗教因素,因叙利亚是一个世俗国家,而伊朗是一个伊斯兰共和国。[10]反之,两国的关系是建立在共同的政治和战略点之上。[10]
伊朗-叙利亚联盟的第一个主要战线之一是伊拉克。两伊战争期间,叙利亚站在非阿拉伯国家的伊朗一边对抗伊拉克,被沙特阿拉伯和部分阿拉伯国家孤立,利比亚、黎巴嫩、阿尔及利亚、苏丹和阿曼是例外。[2]作为伊朗在战争期间为数不多的阿拉伯盟友之一,叙利亚关闭了伊拉克的一条石油管道(基尔库克-巴尼亚斯管道),以剥夺伊拉克人的收入。叙利亚还对伊朗人进行导弹技术培训,并在1986年至1988年间向伊朗提供飞毛腿B导弹,[12]作为伊朗对叙利亚战争支持的回报。伊朗在整个1980年代向叙利亚提供了数百万桶免费和打折的石油。此外,霍梅尼在对1982年叙利亚发生哈马大屠杀的谴责中也有所节制。[9]
两国合作的第二个主要领域是黎巴嫩内战期间的黎巴嫩。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在叙利亚的协助下,建立并训练了真主党组织,以传播霍梅尼的意识形态并击退1982年以色列对黎巴嫩南部的入侵。伊朗和叙利亚将真主党视为对抗以色列的有用杠杆,以及在黎巴嫩事务中建立更大影响力的一种方式。[13]
伊朗和叙利亚在政策上偶尔会出现分歧。在1980年代中后期,叙利亚继续支持黎巴嫩的非伊斯兰什叶派阿迈勒运动,尽管伊朗试图最大限度地发挥真主党在黎巴嫩什叶派中的权力。[2]尽管伊朗对美国领导的将萨达姆·海珊逐出科威特的干预深感矛盾,[14]叙利亚参加了对伊拉克作战的国家联盟。尽管如此,这些分歧从未威胁到破坏两国关系。[15]
Remove ads

2000年,当哈菲兹的儿子巴沙尔·阿萨德接任叙利亚总统时,该联盟加深了。随后发生的伊拉克战争、雪杉革命和2006年以黎冲突等事件拉近了两国之间的距离。叙利亚在政治和军事支持方面越来越依赖伊朗,因为阿萨德在此期间无法与其他阿拉伯大国保持良好关系。[15]
2006年6月16日,伊朗和叙利亚国防部长签署了一项军事合作协议,以应对他们所谓的以色列和美国提出的“共同威胁”。协议的细节没有具体说明,但伊朗国防部长纳贾尔表示,“伊朗将叙利亚的安全视为自己的安全,我们认为我们的防御能力属于叙利亚。” 这次访问还导致伊朗向叙利亚出售军事装备。[16]除了获得军事硬件外,伊朗还不断向叙利亚经济投资数十亿美元。[17]
目前,伊朗正在叙利亚实施多个工业项目,包括水泥厂、汽车装配线、发电厂和筒仓建设。伊朗还计划在未来建立一家伊朗-叙利亚联合银行。2007年2月17日,艾哈迈迪内贾德总统和巴沙尔·阿萨德总统在德黑兰会面。艾哈迈迪内贾德随后宣布,两国将结成联盟,以打击美国和以色列针对伊斯兰世界的阴谋。[18]
Remove ads
自2011年以来的叙利亚内战期间,伊朗向叙利亚政府提供了援助。《卫报》报导,据一位伊朗驻大马士革的外交官称,2011年5月伊朗革命卫队提高了对叙利亚的“技术支持和人员支持水平”,以加强叙利亚“应对抗议者的能力”。[20]伊朗高级外交政策顾问阿里·阿克巴尔·韦拉亚提宣称:“伊朗不打算失去对以色列的黄金平衡。”[21]
据报导,伊朗协助叙利亚政府向其运送防暴设备、情报监测技术和石油。[22]它还同意在拉塔基亚国际机场资助一个大型军事基地。[22]《每日电讯报》在2011年8月声称,一名前叙利亚秘密警察成员报告称,“伊朗狙击手”已部署在叙利亚协助镇压抗议活动。[23]根据美国政府的说法,穆赫辛·奇扎里(Mohsen Chizari,圣城旅的第三号人物)访问了叙利亚,培训安全部门以对抗抗议者。[24]
2011年6月下旬,伊朗最高领袖阿里·哈梅内伊在谈到叙利亚反政府示威时表示:“在叙利亚,美国和以色列伸出的那只手是显而易见的”;对于叙利亚政府,他表示:“只要有伊斯兰运动、民粹主义运动和反美运动,我们都予以支持。”其他伊朗官员也发表了类似的声明,认定美国政府是示威的始作俑者。[24]然而,在8月下旬,伊朗外交部长阿里·阿克巴尔·萨利希发表声明,敦促叙利亚政府“回应人民的需求。”[25]
叙利亚持不同政见者和学者穆尔哈夫·朱埃加蒂认为,如果当前的叙利亚亲伊朗政府被推翻,伊朗对其在叙利亚的利益应急计划是在种族上分裂该国,以使伊朗能够支持一个独立的阿拉维派国家。[26]
伊朗一直在派兵参加叙利亚内战。这些部队担任叙利亚军队的顾问、安全人员、特种部队、技术人员和前线部队。包括军官和将军在内的几名伊朗高级军队在叙利亚的战斗中丧生。[27]据德国之声报导,伊朗一直在与叙利亚的分离武装分子作战,特别是温和派和极端派别,以及直接和间接的针对伊斯兰国。[28]
2017年6月,伊朗向叙利亚发射导弹,瞄准伊斯兰国武装分子,以报复伊斯兰国在德黑兰发动的恐怖袭击,这次报复行动造成18人死亡。[29][30]据路透社报导,伊朗多次坚持要求所有未经合法许可的外国军队都应尊重叙利亚的领土完整并撤离该国。[31]
2023年5月3日,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在大马士革与到访的伊朗总统易卜拉欣·莱希举行会谈,这是伊朗总统自2011年叙利亚危机爆发以来对叙利亚的首次访问。[32]
Remove ads
2024年末,阿萨德政权军队在11天内戏剧性地崩溃,迫使伊朗在这期间开始从叙利亚撤军。伊朗驻叙大使馆也被叙利亚人破坏。这被外界视为德黑兰在中东的巨大挫折。[33]叙利亚新政府于2025年初禁止伊朗人进入叙利亚。[34]
文化交流

伊朗于1983年在叙利亚开设了第一个文化中心,位于大马士革的梅泽赫社区,后搬至烈士广场旁的大马士革中心。该中心的目标包括增进两国间的文化、科学和宗教交流,以及成为伊朗伊斯兰文化和波斯语的论坛。该文化中心与四所叙利亚大学合作,鼓励波斯语教学。
虽然伊朗展现出将其文化传播至叙利亚的信念,但叙利亚并没有像伊朗人学习阿拉伯语那样有动力将其文化传播到伊朗。直到2005年,叙利亚才在伊朗开设了第一个文化中心,这对寻求提升阿拉伯语水平的伊朗人而言很受欢迎。[35]
伊朗和叙利亚之间最大的文化联系来自宗教旅游。2008年,有33万3千名伊朗游客前往叙利亚观光,其中大多数是前往萨伊德·扎伊纳布清真寺和赛义达·鲁盖亚清真寺等圣地进行宗教朝圣,伊朗协助叙利亚修缮和扩建了这两个圣地。同样,伊朗在拉卡协助修复陵墓(Uways al-Qarani和Ammar ibn Yasir两圣殿)。根据一本撰写关于叙利亚和伊朗之间文化交流之书的作者纳迪亚·冯·马尔察恩(Nadia von Maltzahn)表示,来自伊朗的大量宗教旅游让叙利亚人认为,所有伊朗人都是“信教的、背景温和的、保守的,这并没有打动更多叙利亚人前往伊朗观光。”[36]
Remove ads
领土主张
2024年5月的阿拉伯联盟峰会上,当时的叙利亚复兴党政权支持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对被伊朗在1971年占领的阿布穆萨和大小通布的主张,引起伊朗官媒的批评。[37]
相关条目
参考资料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