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伊泰普水电站
巴西-巴拉圭水电站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Remove ads
伊泰普水电站位于巴西与巴拉圭交界的巴拉那河上,在友谊桥(巴西-巴拉圭)以北15 km(9.3 mi)。工程的范围是从巴西的伊瓜苏到巴拉圭的东方市,南边到瓜伊拉与北边到萨尔托德尔瓜。该电站的发电装机容量为14 GW,20台发电机组为每个700 MW与液压设计水头是118米(387英尺)。在2013年,该发电厂发电产生创纪录的98.6 TWh,供应了巴拉圭的电力消耗的75%和巴西的电力消耗的17%[3]。
Remove ads
基本数据
- 大坝长度:7744米
- 大坝高度:196米
- 水库蓄水深度:250米
- 水库蓄水面积:1350平方公里
- 水库总蓄水量:290亿立方米
- 水库产鱼量:40万吨每年
- 泄洪道泄洪能力:4.6万立方米每秒
- 发电机组数量:18台
- 总装机容量:1260万千瓦
- 每台发电机组引水管道:直径10.5米,长142米,流量645立方米每秒
历史
伊泰普发电站背后的概念是于1960年代期间,两国之间的认真谈判的结果。
1970年,IECO公司(来自美国)[4],和ELC Electroconsult S.p.A.公司(来自意大利)组成的联盟赢得了国际竞争,为实现可行性研究和建设工程的阐述。设计研究开始于1971年2月。 1973年4月26日,巴西和巴拉圭签署了为两国的水电开发巴拉那河的法律文书伊泰普条约。1975年10月动土兴建。
1984年5月第一台机组投入运转,1991年5月竣工,最后一台机组发电。
- 耗资:183亿美元
- 开挖土石方:6385万立方米
- 浇注混凝土:1257万立方米
在20个发电机组中的最后两个于2006年9月和2007年3月开始正式运营,从而装机容量提高到了14 GW和完成了发电厂的建设。这种增加的容量将允许在所有的时间里有18个机组保持运行,而另外两个留下来检修。
2009年11月10日,从发电厂的传输完全被打断,可能是因为风暴损坏多达三个高压输电线路[5]。伊泰普本身没有受到破坏。这导致在巴西和巴拉圭的大面积停电,巴拉圭整个国家停电为15分钟,而里约热内卢和圣保罗陷入黑暗超过2小时[6]。据报道,5000万人受到停电影响。
Remove ads
社会和环境的影响
当大坝建设开始,在巴拉那河旁边生活的约有10,000个家庭因为施工而流离失所[12][13]。
全球最大体积的瀑布瓜伊拉瀑布被新形成的伊泰普水库淹没。
参考资料
外部链接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