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伊莎貝拉·博兒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伊莎贝拉·博德
Remove ads

伊萨贝拉‧露西‧博德 FRGS(英语:Isabella Lucy Bishop,1831年10月15日—1904年10月7日)是一位19世纪的英国探险家作家[1]摄影师[2]自然主义[3]。她与法尼·珍妮·巴特勒英语Fanny Jane Butler(Fanny Jane Butler)一同在斯利那加创立了约翰‧毕晓普纪念医院。[4]她也是首位当选皇家地理学会会员的女性。[5]

事实速览 伊莎贝拉‧博德Isabella Bird FRSGS FRGS, 出生 ...
Remove ads

早年生活

博德于1831年10月15日出生在英格兰北部约克郡巴勒布里奇(Boroughbridge),她父母是爱德华·博德神父(1794-1858),和他的第二任妻子多拉·雷森(1803-1866)。[1]

年少时期,博德多次搬家。1832年,博德神父因被任命为策展人而搬到英格兰梅登黑德地区。之后因为父亲的健康状况不佳,博德全家于1834年搬到柴郡塔顿霍尔[6],跟她住在一起的堂弟就是英格兰教会的大主教约翰·伯德·萨姆纳博士。同年,博德的妹妹海利塔出生。1848年,全家再次搬家,在伊斯特本住了一段时间后,在亨廷顿郡(现剑桥郡)的怀顿(Wyton)定居。[7]

博德从小就直言不讳。6岁时,她质问南柴郡的当地议员马尔帕斯·德·格雷·塔顿·埃格顿爵士,当时他正在竞选,她问他:“你告诉我父亲我妹妹这么漂亮,是因为你想要他的选票吗?”

博德早年身体不好,受到脊柱病、神经性头疼和哮喘的困扰,她的医生建议她多一些接近大自然的生活,[1]还是很小的时候,她就学会了骑马、赛艇,她父亲给他植物学的指导,她母亲教给她各种自然知识,博德的阅读面很广。[7]所以,她对外部世界有一种强烈的好奇感。[8]

博德十六岁开始就给各种杂志投稿[5],1850年,博德脊柱附近的瘤被切除,但是仍然受到其他疾病的困扰,博德家在苏格兰呆了六个夏天,希望以此改善她的健康状况。

1854年,医生建议她去海上旅行,她和她堂妹一起前往美国的亲戚家中。[5][7]1856年完成了她的第一本书《一个在美国的英格兰女人》[9]由约翰·马诺出版发行,约翰·马洛也成为她终身的朋友。[10]

Remove ads

中年时期的旅行

Thumb
博德满人服装相

博德1872年离开英国前往澳大利亚,接着前往夏威夷, 她非常喜欢夏威夷,于是写了她的第二本书.[11]然后她搬去了当时美国最新的州:科罗拉多 Colorado, 在此期间她到处骑行,走遍了800多英里长的洛矶山脉。她写给她妹妹的信发表于休闲时光杂志[11]也写成了她最著名的书《一个女士的落基山生活》。

Thumb
日本爱奴人的照片

在英国,约翰.毕晓普医生开始追求博德,但是她又继续她的旅行,她访问了日本、中国、韩国、越南、新加坡和英属马来亚。1880年,在她的妹妹海瑞塔去世后,博德接受约翰的求婚并于1881年结婚。[1]1886年毕晓普医生去世,博德受到了巨大打击,并在此时感到她先前的旅行没有目的性,于是,她在快到60岁的时候接受医学教育,并开始到印度开展传教士的工作。[来源请求]

晚年生活

Thumb
《韩国人和她的邻居》 (1898)

1889年博德到达印度,访问了印度和西藏边界的喜马拉雅山区,然后到达了伊朗、库尔德地区和土耳其。她作为部队首长,带领一队英国士兵,从巴格达到达德黑兰。[来源请求]

1890年,她成为苏格兰皇家地理协会的第一位女会员,两年后,她成为英国皇家地理学会的会员。[12]她在1897年成为英国摄影家协会的会员,她最后一次旅行是1897年对中国长江,韩国汉江和摩洛哥的探索。 [11]

去世

1904年,博德于苏格兰爱丁堡离世,享寿72岁。身后和她父母、妹妹及丈夫合葬在爱丁堡的迪恩公墓

著作

Remove ads

流行文化

  • 博德的东瀛纪行
  • 金德永、孙世演《一生一定要认识的女性领袖50人》第14章,台湾:汉湘文化,2015年2月

引用

参考书目

外部链接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