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问题
时间线
聊天
视角

伊藤氏莲座蕨

来自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伊藤氏觀音座蓮
Remove ads

伊藤氏莲座蕨学名Angiopteris itoi)又名伊藤氏原始莲座蕨,为合囊蕨科莲座蕨属下的一个台湾特有种。仅分布于南投莲华池及乌来云仙乐园,数量十分稀少,野生种群不到100株,极度濒临灭绝。[1]

事实速览 伊藤氏莲座蕨, 保护状况 ...
Remove ads

发现及命名

由前国立中兴大学教授谢万权博士于1968年2月25日采自南投县鱼池乡莲华池(海拔 700米), 并于1970年发表为新种, 并以其日籍植物学老师伊藤(Hiroshi,Ito)之姓氏作种名。[2]

形态特征

  • 外观:根茎短匍匐状,叶丛生,植株可达1.5m
  • 叶柄:长60~100cm中下段具鳞片,基部有两枚全缘、厚革质之托叶
  • 叶:长50~70cm,一回羽状复叶;叶柄基部、中段及羽片基部具膨大之叶枕;羽片4~9对,基部具柄,顶端略形成尾尖,长25~40cm,宽3~3.5cm,叶缘多少呈齿缘;叶脉单一或分岔一次,具回脉;孢子囊40~100枚集生,着生羽片侧脉上,孢子囊群位于羽轴与叶缘之间偏外侧,长可达1cm

[3]

亲缘关系

伊藤氏原始莲座蕨具有原始莲座蕨属的一回羽状复叶与膝状关节;而同时具有莲座蕨属的回脉,而其生育地同时可出现台湾原始莲座蕨与莲座蕨,故推测其为两者之天然杂交种[4]。而经染色体套数分析,莲座蕨为二倍体(2n = 80)、台湾原始莲座蕨为四倍体(2n = 160)、伊藤氏原始莲座蕨为三倍体(2n = 120),更加支持伊藤氏原始莲座蕨为其两者之杂交种。[5]

保育

由于云仙乐园内之生育地属云仙乐园所有,无法以划设国家公园与自然保留区来达到保育的效果,于是林试所和云仙乐园达成共识,共同合作并保育伊藤氏原始莲座蕨。云仙乐园方面负责现生野外种群和栖地的保存维护,林业试验所研究团队则负责保育研究和往后的技术移转。[6]

人工繁殖

由于伊藤氏原始莲座蕨野外种群相当稀少,于是林试所研究团队决定以人工复育的方法增加其数量,再移至野外复育。但因其孢子在人工培养下,孢子无法发芽,必须另觅其他繁殖方法。其后,研究团队利用其叶片脱落之托叶基部之不定芽进行无性繁殖,正常状态下这些不定芽在植株上非常不易萌芽,于是研究团队在不伤及母株的状态下并取得云仙乐园的同意与协助,少量切取其托叶并带回实验室培养。三个月后,长出了孢子体幼苗,一年后,其存活率高达90%。[6]

参考资料

参考数据

Loading related searches...

Wikiwand - on

Seamless Wikipedia browsing. On steroids.

Remove ads